商業賄賂犯罪治理思考
時間:2022-10-16 06:11:00
導語:商業賄賂犯罪治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賄賂犯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國有單位在商業活動領域中利用職權實施的受賄犯罪,以及相關行賄、介紹賄賂犯罪。它同發生在人事權、行政執法權和司法權等領域的國家工作人員賄賂犯罪有所區別,但其本質仍屬于賄賂罪范疇。商業賄賂活動大量發生,會擾亂市場秩序,破壞公平競爭,敗壞商業道德,嚴重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完善與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總書記**年12月25日在人民大會堂同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代表和全國大法官、大檢察官座談時強調:“堅持執法為民,堅持司法公正,把維護好人民權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人民安居樂業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在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中無疑發揮著重要作用。結合我市檢察機關**年以來查辦的271件284人商業賄賂犯罪進行調查分析,以期掌握此類案件的特點和規律,有針對地制定治理措施。
一、商業賄賂犯罪案件滋生的成因
商業賄賂犯罪是經濟轉型時期各種利益交互沖突的必然結果,是我國經濟領域產生的一種新的社會現象,它將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而長期存在。現階段我國商業賄賂犯罪滋生的主要成因是:
1、依法經營的商業意識和誠實守信的商業文化還沒有在全社會得到普遍遵循,不健康的奸商文化仍被少數人奉行,合法競爭與不正當競爭兩種利益的沖突滋生了商業賄賂。在商業活動十分繁榮的現代社會,一些市場主體為爭奪商業資源,獲取高額利潤,在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醫藥購銷、政府采購,以及資源開發和經銷領域采取串通、合謀等不正當競爭手段乃至向國家公職人員賄賂,以謀取非法利益。商業賄賂使行為者采用非正常手段獲得了交易機會,這使得合法經營的市場主體失去了應得的市場份額。商業賄賂中的暗箱操作,還使得其他經營者對市場信息了解不夠充分,這是對資源配置機制有效發生作用前提的信息公開和對稱的破壞,結果導致正常的競爭秩序無法形成。
2、經濟領域公共權力的普遍存在,私權和公權的沖突滋生了商業賄賂。由市場占主導的經濟領域,主要靠競爭來約束和激勵,達到經濟福利最大化和資源配制最佳化的目標。公共權力的跨權越界,對經濟領域的干預,民主監督機制尚不能有效發揮作用,一些國家工作人員在商業活動領域利用職務便利進行權錢交易、收受賄賂。
3、在社會轉型期,存在大量的國有經營型資產和行政事業型資產,國家工作人員直接參與資產管理、招投標、采購、定價等經營性活動,具有市場管理者與參與者的雙重身份,商業賄賂便與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與職務行為密不可分。
4、對商業賄賂特別是行賄犯罪,懲處不力,也是商業賄賂滋生的重要原因。當前對商業賄賂的懲處主要是科以刑事與行政性處罰,而在商事領域的市場準入、從業、注冊、信貸等方面沒有加以限制,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賄賂犯罪。
二、商業賄賂犯罪特點和規律
1、國有企事業和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發案多。其中,涉案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15人,占47.1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53人,占21.72%。
2、發案部門相對集中。241件案件中,發生政府采購部門的47件,占19.26%,發生在工程建設部門的51件,占20.90%,發生在金融保險系統的29件,占11。89%。
3、窩案、串案現象突出,查處一案往往挖出一窩、帶出一串。如**年上半年,大豐市公安局在偵查一起故意傷害案件過程中,沈建東交待此案的另一主謀是原大豐市國土局局長陸燕行,并供出沈本人與陸之間的不正常經濟往來。大豐市人民檢察院于**年7月3日對沈某某立案偵查,同年7月14日對陸燕行立案偵查,陸歸案后交待了沈某某、王某某、宋某等人向其行賄的事實。經查,陸燕行于1990年6月至**年6月,在擔任大豐市某鎮常委書記,大豐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黨組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利,先后收受他人賄賂計人民幣175萬余元。該案也成為大豐市檢察院歷史上查辦的涉案人數最多、范圍最廣、案值最大的一起案件。
4、作案手段隱蔽,查處難度大。商業賄賂通常以正常的經濟活動形式為掩護,或者采取技術服務費、咨詢費、顧問費、贊助費、等貌似合法的手段支付,賄賂行為更隱蔽。如**年下半年,審計部門移送的鹽東建筑公司涉嫌串標的材料,其中并沒有任何職務犯罪的明顯線索,我市檢察機關通過調閱鹽東建筑公司每年的業務費用,針對該公司在**某學院已承建近億元的建筑工程等情況,對鹽東建筑公司以涉嫌單位行賄進行立案,扣押了其所有帳據,傳訊有關財務人員,從中發現了該公司幾年來用假票據先后夾支出170多萬元的費用用于“攻關”,最終迫使該公司董事長李某某交代了大量的行賄犯罪事實。根據李某某的交代,先后立案偵查了5件5人,其中處級干部3人。
5、涉及范圍廣,一些冷門行業也已被滲透。如教育領域收受商業賄賂已初露苗頭。在**年下半年我市檢察機關以學校圖書采購過程中的“回扣”問題為突破口,立案查辦案件7件8人,挽回經濟損失30多萬元。例如:我院受理犯罪嫌疑人梁修福于**年-**年在任**某學院教材科科長期間,采購教材過程中,采取截留應入帳回扣款等方式,侵吞公款十萬余元,另伙同**某學院原教材科工作人員顧某某、吉某某以補發加班費、勞務費、福利的名義共同私分圖書供應商給予的回扣款6萬多元。**某學院圖書館館長潘某某在**某學院圖書館采購圖書過程中,利用職務之便,收受圖書供應商的賄賂5萬多元。
6、犯罪數額愈來愈大。從近三年立案查處的賄賂案件來看,審查認定的犯罪金額分別為1189.25萬元、1606.79萬元和2018.79萬元,呈逐年大幅上升趨勢,犯罪動機已不再是生活必需型,而是揮霍享受型和營利型,犯罪數額觸目驚心。
7、一些公益性強、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業如醫療衛生行業收受商業賄賂的問題嚴重,社會危害性大。**年以來,共查處醫療衛生領域商業賄賂案件20件20人,涉及藥品、醫療設備購銷環節的賄賂案件16件16人,占賄賂案件的80%。例如:**年查辦的**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陸某某受賄案。陸某某**年3月至**年6月,在該院購進藥品和購買設備及制劑原料等業務過程中,先后收受廣東省某縣新藥特藥公司等單位和個人多次賄賂的人民幣246.52萬元財物,另有計人民幣109.61萬元巨額財產不能說明其合法來源。
三、商業賄賂犯罪的治理措施
1、加大查辦案件力度,有效扼制商業賄賂犯罪。檢察機關要突出辦案重點,集中力量查辦商業賄賂大案要案和窩案串案。偵查、批捕、起訴部門應加強協調配合,保證各個環節暢通,加強與公安機關和人民法院的配合,提高辦案效率,保證辦案質量,形成打擊商業賄賂犯罪的整體合力。
2、建立全國聯網的行賄檔案查詢系統,推行商業領域誠信準入制度。將行賄受賄、弄虛作假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記入檔案,供全國范圍內查詢,對有不良記錄者限制涉足相同領域的經濟活動。如采用行賄手段騙取商業貸款的,則降低個人信用等級,以行賄或串通合謀承攬工程的,則限制參加招投標,以及對有不良記錄者限制公司注冊、從業資格。這樣從源頭上過濾出可能涉嫌的商業賄賂犯罪,凈化市場環境。
3、加強宣傳教育,建立健康的商業文化,配合有關單位和部門積極開展預防商業賄賂犯罪工作,推動建立健全防治商業賄賂的長效機制。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重點加強教育,引導各類市場主體依法經營、誠實守信,打造健康的商業文化,深化改革,創新體制,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切實加強對重點環節和重點人員的管理與監督,通過剖析典型案例,以案說法,深入各行業、各部門廣泛宣傳教育,幫助有關單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4、做好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的銜接工作,形成治理商業賄賂犯罪的嚴密網絡。商業賄賂犯罪涉及面廣,已滲透到了經濟生活相關的各行各業,可以說是無孔不入,打擊和預防商業賄賂犯罪需要調動全社會的力量,我國的行政機構設置相當全面,各行業都有行政主管部門,檢察機關應當與行政機關相互配合,形成治理商業賄賂犯罪的嚴密網絡。各類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發現構成犯罪的商業賄賂案件線索,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檢察機關對涉及非國家工作人員的案件要移送公安機關,對不構成犯罪的案件,但應給予行政處罰的應及時移送行政執法機關。行政、司法機關要形成相互暢通信息交換機制,建立定期信息通報制度,及時發現和懲處商業賄賂等不正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