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領導經驗交流

時間:2022-10-17 09:25:00

導語:社區黨領導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黨領導經驗交流

目前,我們**社區中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團隊已有30余種,217支隊伍,成員11700名,其中黨員578人。社區黨工委通過發動黨員融入團隊,擔當團隊政治指導員的辦法,強化群眾性團隊的自治管理,使群眾文體團隊有效地起到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團隊中的政治指導員或是由該團隊中的黨員毛遂自薦,自發融入;或是街道文化站主管提名,介紹融入;或是團隊中尚缺黨員身份的隊員,由街道文化站或居民區黨組織主要負責人提議,指派其他團隊的政治指導員兼任,確保黨在群眾團隊中的覆蓋面。這些政治指導員既是專職的業余輔導員,又是協調有力的調解員。有了這支隊伍的作用發揮,團隊松而不散、松而不亂,在社區建設和了解社情民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另外,通過社會化招聘,充實社區黨群社工20余名,專職從事樓宇黨建工作,每人聯系一個“兩新”組織黨支部、一幢商務樓宇,對不同類型的新經濟組織進行指導。

凝聚社會是黨的領導社會化的關鍵

1、通過五種工作載體進行凝聚。

社區黨工委依托社區黨員代表會議、社區黨建工作會議、社區黨建聯席會、社區黨員服務中心(陽光驛站)、社區在職黨員理事會等工作載體,對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進行分類指導,通過互動聯動,拓展資源。

2、通過“四大節”形式進行凝聚。

社區黨工委堅持每年組織社區體育健身節、科學普及節、文化藝術節、教育讀書節主題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項目;組織**社區"十佳"評選表彰,編印《**年鑒》,出版《美好人生從讀書開始》、《**社區干部工作案例集錦》書籍等特色活動;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凝聚社區群眾。目前,**社區的新風家庭、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已超過總戶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市、區級文明小區鞏固性創建達到了96%,在這同時,涌現出來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文明樓宇(大廈),社區文明蔚然成風。社區黨工委提出的“**光榮我光榮,我為**增光榮”的口號已化為每個駐區單位和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3、通過“三服務”活動進行凝聚。

社區黨工委堅持每年深化“三服務”活動內涵,以實事項目為抓手,深入推進“凝聚力工程”。一是用實事項目為基層黨組織提供支持。嘉興大廈聯合黨總支的“硬包裝、軟包裝和精包裝”工程得到了所在總支和黨員職工的一致好評。二是用實事項目為社區黨員送去關愛。社區黨工委每年組織開展“百千萬”活動、黨員“六必訪”活動等,向黨員送去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三是用實事項目維護好居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每年推出一批解決群眾“急難愁”問題的實事工程,“十五”期間我們投入了5000多萬元資金,盡力打造和諧、溫馨、文明的社區環境。社區廣大黨員、群眾發自內心地說:黨就在我們身邊。

引領社會是黨的領導社會化的最終目的

為此,我們綜合運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式、思想領導依法辦事式、政治領導把握方向式、組織領導幫助服務式、人格領導榜樣示范式等各種工作方法,著力提高黨的社區工作領導能力、整合資源統籌能力、突發事件處置能力、破解難題創新能力、真心為民服務能力,努力成為社區網格管理的織網者、社區穩定平安的協調者、社區各界群眾的代表者、社區公益活動的組織者、社區文明建設的服務者。

在社區工作中,社區黨工委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追求綜合平衡發展。我們提出推進社區“五大文明”(物質文明、生態文明、服務文明、制度文明、素質文明),建設和諧社區。堅持硬件設施投入和軟件建設并舉,提升社區創建水平。既建立了多功能、現代化的社區服務設施,讓群眾得到方便快捷,事事處處都得到人性化的服務,又營造了濃郁的社區人文環境,使“打造和諧社區,建設溫馨家園”成為**人的共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