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廳發展經驗交流
時間:2022-10-23 03:59:00
導語:民政廳發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省共有民政事業單位827個,其中廳屬18個,市民政局直屬143個,縣級民政局直屬666個,共有干部職工1.3萬余人。按類別分,民政事業單位中屬于優撫安置類281個,社會福利類127個,殯葬類186個,救助類39個,收養類79個,其他115個。這些單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于發展民政事業、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歷史、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些單位也出現過發展慢、生存難、欠帳多、包袱重的窘況,個別單位還發生過干部職工因開不起工資到當地黨委政府上訪的事情。
2003年以來,我們按照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加強民政事業單位建設作為一件大事、急事來抓,分析形勢,查找原因,研究對策,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不失時機地搶抓機遇,堅持改革,謀劃項目,籌措資金,加大投入。經過近五年的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民政直屬事業單位的生存發展狀況和社會效益發生了可喜變化,職能作用發揮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大,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顯著提高。其中6個單位被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有2個單位被確定為“中國紅色旅游線路”;有12個單位被民政部授予“全國民政基層單位行風建設先進集體”稱號;有171個單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全省民政工作先進單位”。
一、明確定位,深化管理體制改革,為民政事業單位發展尋求新的出路
民政事業單位是根據民政工作的需要而設立的,是否適應民政工作發展的需要,也就成了事業單位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與前提。長期以來,民政工作的內容和任務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我們的事業單位卻沒能隨著這些變化及時進行改革與創新,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出現了越來越困難的局面,有些單位甚至負債累累,難以為繼。面對嚴峻的形勢,2003年以來,省廳多次專門研究直屬事業單位的建設,重點解決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認識問題。從指導思想上明確,民政直屬事業單位不是為民政部門自身服務的,而是為民政工作對象服務的。加強民政直屬事業單位建設,在民政直屬單位建設上花些錢,不是謀求民政部門自身的利益,不是小團體主義,而是關系到全省民政工作和民政事業發展進步的大事,我們必須理直氣壯地去抓,義無反顧地去干,實實在在地去做。二是管理問題。我省廳屬事業單位都是縣處級,原來由廳機關業務處分管,我們將這種管理體制改由廳直接管理,分管副廳長具體抓。三是改革、出路和發展問題。按照國家和我省的有關政策,根據新形勢下民政事業發展的需要,對事業單位進行改革,以尋求出路和發展。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堅持有進有退的原則,該管的堅決管住管好、該放的堅決放開;對功能缺失的進行完善;對喪失功能的進行改制;對存在的空白進行補充;對職能相似重疊的予以合并。我廳下屬的福利服裝廠,是以安置殘疾人為主要任務的福利企業,屬于自籌自支事業單位,多年來因國家扶持政策發生變化,生產經營舉步維艱。我們先是將其名副其實地改為企業,隨后指導其進行了改制,目前改制已近尾聲,114名職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應得待遇都有了著落。省勘界工作辦公室和省老齡基金會秘書處兩個直屬單位,因勘界工作已經結束、老齡工作另成立了專門機構,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我們將其撤銷,原有人員分別安排到廳機關和老齡辦。省民政干部培訓中心,由于管理不善,負債1200多萬元,已經資不抵債;而根據工作需要,我們準備籌建退伍軍人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經過反復論證,并經發改委、財政廳和省領導同意,我們決定通過整合資源,將兩個單位合二為一,在原省民政干部培訓中心場地設施的基礎上建起了省退伍軍人職業技術培訓中心,投入新建資金進行改造。這樣不僅使原民政干部培訓中心起死回生,而且使新建的退伍軍人職業技術培訓中心提高了檔次。河北省雙鳳山陵園是從事骨灰安放和安葬業務的單位,由于土地再生資源逐年減少,今后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困境。我們為其開辟了新的服務領域,使其由一般公墓逐步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過渡,保留了財政全額撥款單位的性質。我省從2004年到2005年對全省所有事業單位重新進行核定,指標是平均每個單位減少20%的財政供養人員,全省減少20萬。我們向省領導和有關部門詳細反映多年來民政事業單位工作任務急劇增加,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積極爭取財政供養。廳屬原有15個財政供養單位一個也沒被砍掉,還增加了132個財政供養人員編制。
在廳屬事業單位進行改革的同時,我省各個市縣民政部門也對所屬事業單位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唐山市民政部門成功地將30多家直屬單位改制為企業。石家莊市民政部門對原有民政事業單位的資源進行了整合,將優撫、救助、養老機構等單位進行了歸并,實行了統一管理。不少市、縣在對民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上也進行了改革,成效比較明顯。
二、加大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民政事業單位發展提供充足的條件
我廳的直屬事業單位大多成立較早,有些長期投入不足,設施設備陳舊落后的問題十分突出;有些管理不善,負債沉重,到2002年,有幾個單位共負外債幾千萬元。民政部門的事業單位,絕大多數是按政策進行無償服務的公益單位,即便有一些有償服務項目,收費也都受到嚴格限制,沒有多少創收和贏利能力。這些單位要想生存、發展,依靠自我積累是不可能的,民政部門必須從各個方面特別是資金方面予以有效支持。2003年以來,我廳各方籌集了近3億元的資金,用于直屬事業單位的基礎設施建設。大的項目有:省民政干部培訓中心和省退伍軍人職業技術培訓中心服務樓的改造,投入3000余萬元;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烈士紀念建筑物、資料館、辦公樓建設,投入2100萬元;省優撫醫院門診樓、住院部建設,投入3000多萬元;省復員軍人醫院病房樓建設,投入3000萬元;省榮軍醫院門診樓、住院部建設、改造,投入4000萬元;省榮康醫院康復樓改造建設,投入2200萬元。投入800萬元,在北戴河購置了占地9畝的3棟樓房,建成了河北省福彩培訓中心,對全省的投注站投注員進行培訓;投入2500萬元,購置土地35畝,用于河北省福彩數據中心建設。優撫醫院擬投入6500萬元,購地70畝,籌建河北省老年公寓。
除了在這些事業單位原有場地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我們還支持他們購置新的資產,壯大家業。譬如,我們投入5600余萬元,主要用于4所優撫醫院,更新和購置了醫療器械設備。
隨著資金的投入和建設、改造項目的完成,事業單位各個方面都有了新變化、新面貌。一是服務用房大面積增加。截至2006年底,我廳直屬事業單位新建、改建、維修服務設施9.2萬平方米,90%以上的單位對原有用房及附屬設施進行了整修改造。省優撫醫院新建了20000多平米的優撫病房樓和老年公寓樓;省復員軍人醫院新建了十一層高、16000多平方米的病房樓;省榮軍醫院完成了12478平方米的兩棟病房樓以及相關設施建設;省退伍軍人培訓中心對15000平方米的6層培訓樓房進行了裝修改建。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維修改造了烈士紀念館、墓區廣場,新建了革命烈士資料室;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完成了烈士紀念堂、烈士閣、資料室的新建改建任務。省救災捐贈中心,新建、翻建庫房7937平方米,新建道路3700延米,實現了電子監控、數字化、條型碼物資統計管理和自動消防。二是設施設備大批量更新。廳屬的四家優撫醫院先后引進彩色超聲儀、核磁共振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16排螺旋CT、數字腸胃機、血液透析機等先進醫療設備,醫院診治水平大幅提高,得到行業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認可,行業排名顯著提升。省復員軍人醫院在邢臺市八所綜合醫院中綜合實力排名位居前列,其新購置的直線加速器和X刀設備在當地醫院居于領先地位。三是服務功能明顯增強。廳屬的4家優撫醫院改造后共增加住院床位400張,老年看護床位300張,2006年,共有1.5萬多名優撫對象到醫院接受了康復治療;廳屬三個烈士陵園累計接待社會各界謁陵人士1000萬人次以上,越來越多社會各界人士到這里接受光榮傳統的教育。
我廳用于事業單位的投入,資金來源主要是省福彩公益金、省財政投入和上級民政部門及其它方面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對民政事業單位建設十分重視和關心,我們也非常注重與省直各部門的聯系、協調。省發改委、省財政、人事廳和編辦等許多部門對我們給予了大力支持。按我們省里的規定,每一個省直部門每年只能安排一個建設項目。鑒于民政廳下屬單位多年來基礎建設欠帳較多,省發改委在2003年至2005年3年的時間里,批準了我廳10個建設項目;省財政廳非常重視民政事業的發展,對于我廳提出的資金需求和安排意見,始終堅持從優從厚,只要政策允許,總是盡量予以支持;人事、編制部門也從干部、職工隊伍建設上給予了很多幫助,所有這些,都對我們加強直屬事業單位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
在對廳屬事業單位建設進行大規模投入的同時,我們積極籌集資金,用于支持各地民政事業單位的建設。2003年至今,我們先后向各市縣(市、區)下撥資金1.5億多元。其中,6000余萬元用于優撫事業單位建設;5700余萬元用于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建設;2700余萬元用于敬老院建設;2000余萬元用于其它事業單位建設。我們還為全省50個甲級光榮院、50個甲級敬老院各配一部工作用車。省里還出臺政策,從經費上對民政事業單位予以保障。我廳與省財政制定的《河北省光榮院管理暫行規定》確定:護理費每人每年2400元;醫療費得到充分保障,超支部分供養人員由縣級財政解決。各市縣民政部門也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對所屬的民政事業單位進行改造、建設和整治。唐山、秦皇島、廊坊、張家口等市都投入巨資,用于敬老院建設,并將敬老院設置由鄉級建院改為集中建設,統一收歸民政部門管理。石家莊市民政局投入2850萬元,用于直屬事業單位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更新;秦皇島市民政局投入2000萬元,用于救災物資儲備發放中心、老年綜合服務中心、復員退伍軍人就業指導中心、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等直屬單位建設;保定市民政局投入3882萬元,對直屬8個事業單位進行了改擴建。邯鄲市民政局投資3000多萬元,購買一棟舊樓,改造為老年活動中心。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以來,全省各市縣用于民政事業單位建設的投入總數達到近12億元以上。其中投資近5億元對120多所光榮院和50多個烈士陵園進行了改造修繕;投資1.1億元完善了軍休所的各項服務設施;投資3436萬元對設區市社會福利院進行了改造;投資5億多元新建、改建敬老院項目183個。
三、以人為本,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民政事業單位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素質決定著一個單位的興衰。近幾年來,在干部隊伍建設上,我們主要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為事業單位配齊配強領導班子,選用好的帶頭人。我們認真遵守《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嚴格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不拘一格,選賢任能。對個別素質低、能力差、私心重的干部,及時進行了調換。近年來,我們在廳屬事業單位的領導班子中,調整和提拔了23名處級干部,其中有2名是破格招聘提拔的職工身份的人才,有2名是沒有干好,給事業造成損失而被免職的單位一把手。二是下放直屬單位中層干部的管理權。以前,廳屬事業單位的中層干部全部由廳里直接任命,有些單位的領導對中層干部管不了、不敢管,出現過令不行、禁不止的現象。經過慎重研究后,我們于2003年將廳屬事業單位中層干部的使用由任命制改為備案制,把任免權交給直屬單位,使他們能夠大膽起用能人,大膽進行管理,以保證事業發展。三是把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作為事業單位建設的一項長期性工作來抓。2003年以來,各級民政事業單位大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職工的年齡、知識、專業結構逐漸趨于合理,擁有了一批高、精、尖人才。省直屬事業單位大專以上學歷人員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39%提高到2006年的50%,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員工達487名,占25%。人才隊伍的壯大,使各事業單位的整體素質得到明顯增強。如復員軍人醫院,幾年來床位利用率都在85%以上,治愈好轉率和救助成功率在90%以上,被衛生部評為“二級甲等”醫院。
幾年來,我們在加強民政事業單位建設上雖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離形勢發展的需要還有較大距離,與部里的要求和兄弟省區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決心乘這次會議的東風,加倍努力,進一步抓緊、抓實、抓好直屬事業單位的建設,進一步做好各項民政工作。
- 上一篇:紀念館經驗交流
- 下一篇:商品房小區社區管理報告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