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社區化教育管理思考

時間:2022-10-26 03:09:00

導語:黨員社區化教育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社區化教育管理思考

近年來,隨著黨員社區化管理這一政策的實行,特別是去年中央《關于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下發以來,流動黨員、下崗失業職工黨員、企業離退休黨員等大批黨員進入城市社區,社區黨組織所管理黨員數量劇增,工作量不斷加大。為調整理順社區黨組織設置,切實加強和改進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今年以來,我們通過走訪、座談、調查統計等方式,對這一工作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了現狀,查找了存在的問題,研究探討了加強和改進的措施,以期推動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區委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委指示精神,高度重視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將黨員社區化教育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了社區黨建工作體系。多數街道、社區黨組織認真接轉流動黨員、下崗失業職工黨員和企業退休黨員的組織關系。進入社區管理的黨員數量陡增。據統計,自**年以來,**區13個街道黨工委133個社區黨組織,共接收黨員5470人。133個社區中,黨員100人以上的達21個,50人以上的達34個。老城區73個社區,原黨員都在50人以下,現已有30個社區黨員人數超過了50人。根據這一現實,各街道黨工委按照中央提出的“組織健全、班子堅強、隊伍過硬、制度完善、活動經常、作用明顯”的要求,及時調整理順社區黨組織設置,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積極探索黨員社區化教育管理的新途徑、新辦法,黨員社區化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進展。有的新城區街道黨工委鑒于一些社區黨員數量增多的實際,為加強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在原村改社區的基礎上,又按照區域新成立了社區居委會,并相繼成立了社區黨組織,隸屬于原村改社區黨委。有的街道黨工委在達到有關規定的新開發小區成立了社區居委會,并建立了相應的黨組織。但從實際而言,黨員社區化教育管理仍是社區黨建工作中的一個新課題,目前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有一些工作還亟待完善和規范。

二、黨員社區化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進入社區化管理黨員數量的劇增,帶來了社區黨組織現狀與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不相適應的幾個問題。

一是社區黨組織的設置方式與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不適應。據統計,全區老城區73個社區,目前11個社區黨員人數超過了100人,19個社區黨員人數超過了50人,其中最多的社區黨員人數達到174人。目前,這些社區黨組織設置形式都是黨支部,這么多黨員都在一個支部的管理之下,覆蓋面太大,黨員學習、民主評議、發展黨員、黨費收繳管理等組織活動不好開展,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難以保證。此外,有的小區雖然成立了社區,但沒有同步建立黨組織,黨員管理出現空檔。

二是社區黨務工作者的文化素質與社區黨員的需求不適應。目前,老城區73名社區黨支部書記,平均年齡45.7歲,35歲以上的68名,占93.2%。高中及中專以下文化程度的53名,占72.6%。社區黨務工作者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相比而言,進入社區化管理的黨員文化素質較高、政策理論水平也比較高,現有的社區黨務工作者的文化素質與社區黨員的需求不適應。

三是社區黨組織的力量配備與社區工作需要不適應。全區老城區73個社區黨支部,成員在3人以下的63個,占86.3%。僅設一名支部書記的24個,占32.9%。社區黨組織力量配備偏弱,當前居民群眾對社區服務、社區管理的需求越來越高,工作量不斷加大,社區黨組織的力量配備不適應社區工作的需要。

四是社區黨員活動陣地與社區黨組織活動需要不適應。從目前來看,老城區社區黨員活動陣地偏小,多在30平方米以內,而且多數為一室多用。有的新開發小區雖成立了社區,但沒有同步規劃社區黨組織活動場所,社區黨員活動陣地難以保障。

五是個別新城區社區黨組織的思想觀念與黨員社區化管理的要求不適應。個別新城區社區黨組織思想觀念和工作思路還停留在原來的農村模式上,對社區化管理的黨員特別是企業離退休黨員不愿意接受。這些社區黨組織的思想觀念亟待轉變。

三、加強和改進黨員社區化教育管理的對策措施。

新的形勢下,要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黨員社區化教育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活動;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健全的黨組織;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堅強的戰斗力,不斷擴大黨的工作的覆蓋面,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滲透力,推動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一)及時調整理順社區黨組織設置。一方面要針對一些社區黨員數量增多的實際,按照《黨章》規定,根據所屬黨員人數和工作需要,及時健全調整社區黨組織設置。黨員超過100人的,設立社區黨委,按照區域、樓宇或原所屬單位下設建立總支部委員會或支部委員會。黨員超過50人的,設立黨的總支部委員會,下設建立支部委員會。無論是社區黨委或社區黨總支,都隸屬于原街道黨工委。另一方面,新開發小區居民戶數達到有關規定,要成立社區居委會,同時要及時成立社區黨組織,防止黨員教育管理出現空檔。在健全調整理順社區黨組織的同時,切實選好配強各級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健全黨的工作制度,積極開展組織活動,切實把黨員社區化管理工作抓在手上。同時為第四季度開展的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二)大力加強社區黨組織干部隊伍建設。一是抓好教育培訓,切實提高社區黨組織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認真制定培訓規劃,根據形勢任務特別是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科學確定培訓的內容和形式,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社區黨組織干部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二是改革用人機制,大力調整充實社區黨組織干部隊伍。結合社區黨組織設置調整的實際和社區干部隊伍力量不足的現狀,引入競爭機制,擴大視野,廣開渠道,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選拔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熱愛社區工作的優秀年輕黨員,充實進社區黨組織干部隊伍。對年老體弱、文化程度低、能力差,不適應社區工作需要的及時予以調整,增強社區黨組織干部隊伍的活力。根據工作需要,可采取靈活的措施,適當增加社區黨組織干部隊伍的數量,不斷壯大社區黨組織干部隊伍,提高社區黨組織干部隊伍的戰斗力,為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可靠的人力保證。

(三)積極改善社區黨組織的辦公條件和社區黨員活動陣地。發動各方,加大投入,積極為社區黨組織配備現代化的辦公設施,努力提高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針對社區黨組織辦公場所和社區黨員活動陣地普遍狹小的情況,一方面街道黨組織、駐區單位要積極想辦法,為其擴大空間,提供場所。駐區單位應逐步免費或低償向社區開放文體等服務設施項目。另一方面在舊城改造、小區開發中積極與開發商搞好協調,在小區開發中同步規劃社區黨組織辦公場所和社區黨員活動陣地,為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平臺。

(四)確保社區黨組織和社區黨員活動經費。廣開渠道,多方籌措,通過財政支持、社會贊助、有償服務等形式籌集資金。一方面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駐區單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要積極出資。再就是建議上級黨委組織部門在目前各街道黨工委黨費全額上繳的情況下,拿出政策,適當留一塊供社區黨組織使用,解決諸如給社區黨員購買學習材料之類的問題,保證社區黨組織和社區黨員活動正常開展。

(五)進一步規范社區黨員黨費收繳工作。對黨費收繳,中央已出臺了一些規定。但目前進入社區化管理的黨員成分復雜、收入不等,不少街道社區黨組織反映黨費標準難以把握,建議上級黨委組織部門根據這一實際,對黨費收繳標準進一步加以界定,使街道社區黨組織在黨費收繳工作中有據可依,避免出現爭議分歧。

(六)切實轉變新城區社區黨組織的工作思路。新城區社區黨組織都是由原村級黨組織直接改建的,有一些轉變較快,適應了社區工作的需要。但個別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還沒有實現實質性的轉變,對諸如黨員社區化管理等社區黨建工作不支持,還是自己管自己的。建議黨委政府針對一些新城區村改社區管理體制還未實現根本轉變的情況,加快集體資產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實行清產核資,成立社區股份制企業,在確保居民利益不受損害的情況下,將居民納入社區管理。在此基礎上,著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社區黨組織,徹底消除體制上的障礙。同時,抓好教育培訓,使新城區社區黨組織負責人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思路逐步轉變到社區黨建的要求上來,切實把包括黨員社區化管理在內的社區黨建工作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