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黨建對策研究思考
時間:2022-10-29 05:36:00
導語:社團黨建對策研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員流動日益頻繁。近年來,在一批優秀外出創業人員的領軍下,**外出創業呈加速產業化趨勢。據調查,我市的資溪面包、廣昌物流、臨川建筑、南城貨運、東鄉邊貿、黎川宏村家俱、南豐木竹加工、崇仁、樂安的蔬菜種植等外向型產業迅速崛起,不少產業還跨出國門。與此同時,一批異地行業協會應運而生。在此基礎上,各地依托異地行業協會組建外出流動人員黨組織。據統計,全市共組建異產業協會黨委2個、黨支部47個。其中,資溪縣面包協會黨委于**年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為了總結經驗,提升水平,打造品牌,我市組成異地**社團黨建工作課題組,進行了歷時兩個多月的調查研究。現將調查研究的情況撰文如下:
一、外出創業的規?;苿赢惖?*社團組織的迅速發展
1、勞務輸出和外出創業呈行業化發展之勢。**現有人口380萬。近三年來,作為沿海發達地區優質勞動力輸出基地,我市以農民工為主的外出務工和創業人員迅速增加。
一是聚集的產業成為流出地的支柱產業。例如,只有12.6萬人的資溪縣有4萬多人做面包,在全國1000多個城鎮開設了7500多家面包店,使一個默默無聞的山區小縣變成了享譽全國的“面包之鄉”。**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731元,其中60%來自面包產業。又如,被中國物流行業協會和中國物流誠信聯盟授予“物流第一縣”榮譽稱號的廣昌縣,經過20余年的滾動發展,23萬人中,有5萬余人從事物流行業,他們興辦的物流公司4000多家,遍布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年營業額突破300億元,形成了上海成協物流、上海利豐物流、江西昌順物流等大型企業。目前,位于廣昌城北、占地500畝的廣昌物流園區已在規劃建設中。
二是人員集中流入同一地區,在流入地形成產業聚集。全國家具看廣東,廣東家具看順德,而順德經營家具的老板有四分之一是宏村鎮人。家具經銷大戶葉福明已有寫字樓兩幢,工業園區50畝,家資已逾千萬元。在葉福明的影響帶動下,宏村鎮有3900余農民在異地創業,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辦家俱公司達500多家,收入達600多萬元。東鄉縣現有3500余人在內蒙古二連浩特市從事以服裝經營為主的邊境貿易,占該市服裝經營戶的70%,年服裝貿易額5個多億。崇仁、樂安兩縣現有2.5萬多人在廣州、深圳郊區租地種菜。在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初步形成了以資溪面包、廣昌物流、臨川建筑、南城貨運四大外向型特色產業,行業涉及種養業、加工業和各類服務業。
2、勞務輸出及外出創業的行業化特點,使各種協會組織應運而生。
近年來,在外**人的創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擴張期和轉型期,生產型企業逐步向大公司、大集團發展,物流和貨運業日益向規?;较虬l展。各縣(區)因勢利導,積極打造總部經濟,組建了一批外向型社團組織。
資溪面包協會——資溪是一個12萬人口的山區小縣,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一批又一批資溪人走出大山,將面包店開到了全國30個?。ㄊ?、自治區)800多個城市,開到了俄羅斯、緬甸、越南等國。2001年8月,資溪面包行業協會成立,目前已發展到28個分會,986名會員,近年來,周邊的金溪、南城乃至鷹潭貴溪等地群眾相繼加入協會。
廣昌物流協會——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批廣昌人開始到東部沿海地區從事物流、貨運中介服務。如今,全縣23萬人口中有4萬多人從事物流業,占全縣總人口的1/6強。廣昌人經營的物流公司網點遍布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100多個大中城市,成為匯源、格力、沃爾瑪、松下等中外企業的客戶。2003年3月,廣昌縣物流協會成立,全國各地現有12個分會。此外,作為物流業的衍生產業,1500多家廣昌人經營的旅館、餐飲店遍布深圳、廣州等地。
臨川建筑協會——“建筑之鄉”臨川,全區110萬人口中,有13萬多人從事建筑業,號稱“十萬泥刀闖天下”。羅針鎮2.25萬勞力中有半數從事建筑業,資產達百萬元以上的建筑老板有500多個。全鎮每天有16輛客車、500人左右往返于南昌與羅針之間。臨川建筑協會于1995年成立,首批會員130余人。
南城運輸協會——截止2003年5月底,全縣擁有各類運輸車輛1957輛,有大小運輸車隊60余家,在全國各地開設貨運公司(站、場)76個,維修企業和配件銷售店80家,從業人員達8000余人,其中,黨員112人,同年6月成立了“南城縣汽車運輸行業協會”,同步建立了“汽車運輸行業黨支部”。
此外,我市二連浩特東鄉商會、崇仁、樂安蔬菜種植協會、樂安縣的挖掘機租賃協會也有較大影響。當前,從異地**社團組織的情況分析,主要發揮了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在服務、聯系會員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異地**社團組織充分發揮要素凝聚作用,使創業者走到一起,融合各種生產要素的機會大大增加,促進了在外**人經濟的升級和壯大。異地**社團組織為在外**人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提供了平臺,為政府的引導管理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接口,對減少惡性競爭、處理相互矛盾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架起了各級黨委、政府聯系在外創業者的橋梁。異地**社團組織的組建使各級黨委、政府與在外**人有了溝通交流的平臺,推進了**的招商引資工作。
三是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異地**社團組織積極引導在外**人參與各種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如扶貧濟困、希望工程、光彩事業、賑災救災等等,促進了我市公益事業的發展。
二、我市異地社團黨建工作的基本經驗
各縣(區)異地社團黨建工作各有特色,其中資溪面包協會黨建更具代表性。下面,我們以資溪面包協會黨建工作為主,兼顧其他縣(區)的做法與成效,對我市異地社團黨建工作作一歸納和總結。
1、堅持“三個依托”,加大異地社團黨組織的組建力度。
我市堅持“三個依托”,即依托產業建協會,依托協會建黨組織,依托協會黨組織教育和管理黨員,鋪平了異地黨組織的組建之路。
依托產業建協會,集聚了人心,服務了產業。全市在市外建立各種協會、商會、同鄉會210余個,會員6000余人。資溪縣面包協會在全國各地的分會,基本上是由有較強實力的面包經營大戶“挑頭”,不但成了資溪面包經營戶的靠山,而且成了江西面包經營戶的“娘家”。同樣的,隨著一批現代物流運輸大戶的誕生,廣昌物流協會的組建堅持“靠大聯大”,將協會建在大物流公司,使廣昌物流協會的影響力明顯提高。
依托產業協會建立黨組織,使黨組織活動的穩定性增強。一是單建式。對在同一城市、同一市場、同一企業黨員人數較多的,單獨設立黨支部。二是聯建式。對同一城市、同一市場、同一企業黨員人數較少,但同一地區黨員人數較多的,在交通便利的城市聯片設立黨支部。三是移動式。主要是我市的建筑企業協會黨組織,堅持“建筑工地搬到哪里,黨組織就遷到哪里”,并將施工人員中的黨員組織起來。
依托協會黨組織教育和管理黨員,實現外出黨員教育和管理的網絡化。資溪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成立了22個面包分會及黨支部、40個黨小組,覆蓋全國120多個中小城市。協會成員的事業發展到哪里,協會及協會黨組織就建到哪里,真正實現了“外出創業黨員四處有家”。
2、堅持“四位一體”,創新指導機制。
組織部門牽頭抓。資溪縣將面包協會黨委作為組織部的一個重要科室,把協會黨建作為組織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建立了面包協會黨建工作協調會議制度,出臺了一系列加強面包協會黨建工作的文件。廣昌、南城、臨川等縣(區)委組織部也把外向型社團黨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經常研究外向型社團黨建工作,研究下發了一系列文件,多次派出人員赴外地指導。
協會黨委具體抓。資溪、廣昌成立了面包產業辦和物流產業局,為正科級事業單位。同時,依托面包協會和物流產業局,組建了協會黨委。如資溪縣面包協會黨委先后推出了四項管理措施:(1)目標管理;(2)跟蹤動態管理;(3)網絡管理;(4)黨員“限時定期”報告管理。協會黨委下發了《黨員限時定期報告情況登記表》,各支部和黨小組負責登記,年終進行考核。
縣直部門結對抓。資溪縣借鑒部門結對抓村建工作的做法,采取“領導掛點、部門結對、專人聯絡”的辦法,共安排22個強勢部門與在外的黨支部結對,每個單位安排2名黨務工作經驗豐富、與面包經營戶聯系密切的科級黨員領導干部(共48名同志)作為黨建指導員。今年6月至8月,22個縣直部門分別由部門主要領導帶隊,到結對的協會黨支部實地指導。通過召開座談會和個別走訪,征求產業發展意見,查找黨建工作的薄弱環節,進一步規范了協會黨建工作。在此基礎上,調整充實了9個黨支部班子。
鄉鎮黨委協同抓。資溪縣的做法是,凡外出流動黨員實行“雙重管理”。鄉鎮黨委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外出創業黨員摸清去向,同時,做好行前教育,指定專人負責行中聯絡,對返鄉黨員上門問候。資溪縣高田鄉還抓住春節、清明等外出黨員集中返鄉時機,召開返鄉黨員座談會。
3、堅持“四項服務”,做優做強產業
一是全力唱響品牌。資溪縣委、縣政府抓住省委孟書記作客中央電視臺《小崔會客》的機會,制作了一批光盤發給全縣各地的面包經營戶。資溪縣面包協會黨委開展了“135”評先活動,即選拔表彰100家“文明經營”面包店、30名優秀黨員面包戶、5個先進黨支部。近年來,全縣有近65%的面包店擴大了經營規模,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其中實行品牌化經營的面包店有1000余家,連鎖經營的有600多家,綜合經營的830余家,企業經營的26家。廣昌縣委、縣政府多次邀請國家級媒體前來采訪報道,對廣昌物流進行品牌宣傳,提高了廣昌物流在全國的知名度。
二是依法做好維權服務工作。當一些面包經營戶受到不法侵犯時,協會黨組織及時與當時政府、公安、工商部門聯系,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資溪縣先后多次組織公安、工商部門異地維權,提供法律援助10次,解決權益糾紛121起,讓在外經營戶有了安全感。廣昌物流公司曾經常遭遇企業押票扣款、車主扣貨騙貨、地痞欺行霸市等威脅,當該縣尖峰鄉東坪村黨員王德良在上海辦物流公司就受到不法分子搔擾時。上海分會黨支部及時與當地相關部門聯系,使當地公安機關及時對不法分子進行了打擊。
三是組建面包培訓基地。按照品牌經營的要求,資溪面包協會積極推進“全龍藝術蛋糕”和“建生蛋糕”兩大培訓基地建設,聘請烘焙專家和企業管理人員到基地授課?;匾雅e辦培訓班180多期,其中就業培訓123期、技術更新培訓57期,培訓面包人才3.5萬余人,其中黨員1000多名(含非協會黨員)?,F在,培訓基地地已成為江西省下崗工人再就業培訓基地、黨員“雙帶”培訓基地、巾幗建功基地和共青團培訓基地,吸引了全國10多個省、市的下崗職工前來參訓。
四是建立困難經營戶創業幫扶機制。資溪面包協會黨委根據黨員的特長和能力,發揮黨員市場信息員、資金借貸員、創業輔導員、辦事助理員的“四員”作用,將黨員的電話、手機、地址等告知附近面包戶。近年來,黨組織先后向社會公布就業信息150余次,提供就業崗位信息3600個,幫助2800名群眾實現了就業,其中下崗職工786名。幫助尋找店鋪433家,提供臨時周轉資金925余萬元。
4、堅持“兩種融入”,降低管理成本
一是積極推進我市異地社團組織與融入流入地社團組織的融入。我市注重整合外出創業人力資源,努力構建“**社團”品牌。例如,毗鄰資溪的金溪縣,近年來受資溪面包產業的帶動輻射,面包業發展迅速。全縣外出從事面包業的已達6300余人,2000多家面包店,68名黨員,由于較分散,成立黨組織有一定困難。我市引導金溪面包戶加入到資溪面包協會,黨員直接加入資溪面包協會黨組織。目前,南豐、南城等縣的物流運輸戶也正在主動融入廣昌物流協會及協會黨組織,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二是積極推進我市異地行業協會黨組織與流入地黨組織的融入?!皥猿忠粤魅氲攸h組織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是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則之一。我們的做法是:(1)建立“四共”機制,即組織共設、陣地共建、活動共抓、作用共促;(2)建立流出地黨建指導員巡視制度,每年定期派出黨建指導員赴各地巡視,既檢查指導協會黨組織工作,又與流入地黨組織落實“雙向共管”及“四共”機制。如東鄉縣楊橋殿鎮和圩上橋鎮在內蒙古二連浩特市有3500余人從事以服裝經營為主的邊境貿易,其中黨員24名,分屬兩個流動黨支部,所依托的社團組織屬二連浩特市商會江西分會。他們中有的被當地評為先進個體工商戶,有的被評為自治區“十佳”個體工商戶,有的當選為當地的人大代表和工商聯領導成員。
三、當前異地**社團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異地社團黨建工作在思想上尚未引起高度重視。不少縣(區)對異地社團黨建工作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有些地方對異地社團黨建工作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外出人員建不建社團組織、建不建黨組織沒關系。所以盡管不少外出創業人員有組織起來的愿望,卻沒有因勢利導及時組建行業協會。南城縣是我省僅次于高安市的一個運輸大縣,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產業發展勢頭很好,由于引導不力,盡管組建了協會,但形同虛設,這一產業幾經起伏,與高安市的差距越拉越大。
2、受異地產業發展狀況影響,一些地方社團黨建工作基礎薄弱。異地**社團黨建工作,盡管涌現出諸如資溪縣面包協會黨委、廣昌縣物流協會黨委、東鄉縣駐內蒙古二連浩特市商會黨支部、樂安縣鰲溪鎮下羅村挖掘機協會黨支部等一批典型,但總體來看,工作發展還不平衡。有的地方產業聚集程度低,尤其是缺乏創業能人的帶動,從業黨員少而分散。有些行業協會黨組織所依托的行業或產業既分散又弱小,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一部分原本做得較好的協會會員已經轉行或考慮轉行。產業或行業的變遷使黨員會員流動加劇,去向難掌握,黨員管理也難以堅持。據資溪縣外出指導工作情況匯報會反映,僅一年多時間,就有9個協會黨支部因班子成員到外地創業而無法正?;顒?。
3、異地指導成本高,影響了社團黨建工作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市異地社團黨建工作的指導普遍采取遠程指導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據調查,資溪、廣昌等縣(區)每年花在這一上面的費用少的幾萬元,多的幾十萬元。如資溪縣采取縣直部門結對方式進行指導,工作力度很大,但也面臨一個問題:經濟條件好的單位,一年還可以去二、三次;經濟條件差一些的,去了一次就不敢再去了。據了解,出差一次少的也要花費4000元左右,有的單位考慮費用問題,只好改現場指導為電話遠程指導。也有一些縣(區)采取領導外出招商時順路走訪,但這種方式作為一項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展異地指導成本成了制約我市外向型社團黨建工作的“瓶頸”,要么指導不及時,要么工作難堅持。
4、方法簡單,異地社團黨建工作作用發揮不突出。部分異地協會黨組織管理比較松懈,沒有嚴格按照要求開展工作,有的黨組織一年到頭只有一兩次活動,不少異地協會黨組織以聚餐和聯絡感情為主,在發揮異地黨組織及黨員作用方面探討不多,黨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夠強。
5、協調機制不順,責任主體缺位,異地社團黨建工作合力不強。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缺乏相應的多方聯動工作機制,異地協會黨建的工作合力還沒有形成。從我市目前的異地協會現狀看,絕大多數沒有經費來源。有一些黨組織活動場所沒有保障,黨組織負責人中真正熟悉黨務工作的不多,相當一部分異地協會的生存環境比較艱難。
四、加強異地**社團黨建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1、努力構建新的協調機制,精心打造異地**社團黨建工作品牌
鑒于異地**社團黨建工作各自為戰的局面,必須構建一種全市性的新的異地社團黨建工作協調機制。一是必須組建“**市社團工作黨工委”,掛靠市民政局,主要負責異地社團及農村產業協會及黨建工作的組織和指導。二是必須建立異地社團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市委農工部、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農業局、市工商聯、市招商局、**市人民政府各駐外辦事處等單位為成員單位,加強對異地社團黨建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形成全市抓異地社團黨建“一盤棋”的工作格局。三是必須建立異地社團黨建工作聯絡員制度。要借鑒資溪縣縣直單位掛點聯系流動黨員黨支部的做法,建立健全社團黨建聯絡員制度。尤其是針對社團組織工作內容的自主性和不確定性,以及社團黨組織負責人普遍缺乏黨務知識的實際,可從機關單位專門聘請一些熟悉黨務工作的干部擔任社團黨建聯絡員,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加強聯系溝通,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同時,要加強流出地與流入地的黨建合作,通過溝通信息、增進交流,努力形成城市之間的黨建工作互動平臺。四是要加大對全市異地社團黨建資源整合力度,防止重復建設,重點打造“資溪面包”、“廣昌物流”、“臨川建筑”、“南城運輸”四大異地社團黨建品牌。五是加大對“**社團”及“**異地社團黨建”的推介及品牌宣傳力度。
2、順應全市外出創業發展大勢,穩步推進異地社團組織建設
按照“三個依托”的要求,加強異地社團黨建必須首先提高異地社團組織的組建率。因此,一是要開展一次全市異地社團組織資源專項調查,摸清全市外出創業人員基本情況、分布狀況、外向型產業發展狀況及異地社團組織組建等情況。二是要科學制定異地社團組織發展規劃。異地社團組織發展規劃的制定要采取自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的方式進行,市一級要在各縣(區)社團組織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充分整合縣(區)異地社團組織資源,防止重復組建,降低組建成本。三是要加大異地社團組織的組建力度,努力構建**異地社團組織網絡。要因地制宜組建異地社團組織。近年來,隨著一些在外**人創業的不斷積累,創業規模及創業水平都在不斷提高,因勢利導組建異地**商會成為必然。有條件組建異地商會的要盡量組建異地商會,從業人員較多的、但又不具備組建商會的,要盡量組建各種協會,沒有產業基礎或產業基礎較差的,可以依地緣優勢組建同鄉會、聯誼會。
3、加大“把支部建向全國”力度,讓外出創業黨員四處有家
繼續堅持“三個依托”,加大異地社團黨組織的組建力度。各縣(區)應在努力提高異地社團組織組建率的基礎上,順勢組建異地社團黨組織。在黨組織的組建工作中,黨員的黨組織關系,可以將正式組織關系轉入新成立的異地社團黨組織,也可以將臨時組織關系轉入新成立的異地社團黨組織。借鑒資溪經驗,對異地社團黨組織黨員的管理,應堅持“雙重管理”原則,由屬地黨組織及異地社團黨組織共同管理。二是要積極推進異地社團黨組織的規范化建設。要重視異地社團黨建工作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重大活動報告制度、黨建工作定期報告制度、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和群眾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支部活動經費保障制度,確保支部活動經費。要按照“五有”的標準(即有場地、有辦公設備、有電教設備、有黨內各項規章制度、有活動開展情況記載),加強黨支部活動室規范化建設,營造濃厚的黨建氛圍。三是要加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要配強黨支部書記。黨組織書記最好在異地社團組織領導人員中產生,若條件不具備,可由上級黨組織指派人員擔任黨建工作聯絡員,指導商會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
4、完善異地社團黨建工作指導模式,努力實現“兩種融入”
一是要健全指導隊伍。要形成異地社團黨建工作市、縣、鄉三級指導網絡,層層挑選熟悉黨務工作的同志,組建異地社團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二是要完善指導方式。從指導力量上,可以采取領導掛點、部門結對、選派聯絡員等方式;從指導形式上,可以采取現場實地指導、網絡遠程指導、異地電話指導等方式。要充分發揮我市黨建網站對異地社團黨建工作的指導職能,開展異地社團黨建工作網上辦公、發展黨員網上審批、情況報告網上進行試點,進一步降低指導成本。三是要努力實現“兩種融入”和“雙向共管”。今后,異地**社團黨建工作要積極爭取當地黨組織的支持,爭取在活動場所、活動經費、活動指導等方面,堅持做到凡我市異地社團組織及黨組織成立,都要請當地黨政組織及社團組織參加,請當地新聞媒體參與報道。我市異地社團組織及異地社團黨組織成立后,要努力與當地黨委、政府溝通,并委托當地黨委、政府進行管理,做到“雙重管理、雙向匯報、雙重負責”,盡快形成“雙向共管”和“兩種融入”的指導新機制。
5、求實創新,積極探索異地社團黨建工作的長效機制
一是要建立異地社團黨建工作考核機制??煽紤]將異地社團黨建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一個單項進行專門考評,重點考評各地異地社團黨組織的組建率及黨員的組織率。二是要探索建立異地社團黨組織建設激勵機制。對工作好,凝聚力強,作用突出的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共產黨員,每年安排一定的評先表彰名額,同時,在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推選中,要有一定數量的外出創業人員。三是多方籌措活動經費。要爭取流入地黨委、政府經費支持,流出地黨委、政府也要安排一定的指導經費,各級組織部門在年度黨費預算時,要安排一定的經費扶持異地社團黨組織建設。
- 上一篇:助推新農村建設思考
- 下一篇:工業園區企業黨建調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