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黨校教學資源思考
時間:2022-10-29 05:49:00
導語:縣級黨校教學資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黨歷來十分重視黨校工作,三代領導集體充分利用黨校這個重要陣地,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黨員、干部,為各個時期黨的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從整個黨校系統(tǒng)來看,縣級黨校擔負著培養(yǎng)基層黨員、干部的重要職責,科學開發(fā)教學資源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試就縣級黨校教學資源問題進行一些研究和探索,旨在拋磚引玉,讓更多的人關注和探索這一問題。
一、縣級黨校教學資源的含義、分類和特征
1、縣級黨校教學資源的含義。具有自然屬性的物質財富稱為資源。所謂縣級黨校教學資源,是指縣級黨校在實施黨校教學過程中可調動、利用的物質財富。它包括三大要素:一是行為主體是縣級黨校;二是它的內容包括教與學以及實施教學工作的全過程;三是它的行為客體是指可以調動、利用的物質財富。
2、縣級黨校教學資源的分類。縣級黨校教學資源主要有四種:一是政策資源。主要指中央、省、市、縣委關于加強和改善黨校工作的有關政策、文件。中共中央于**年9月印發(fā)的《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和**年6月作出的《關于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是指導新時期黨校工作的兩個綱領性文件,必須認真研究并貫徹落實。二是教研資源。黨校要建立一支與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相適應的教研隊伍、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行政后勤隊伍還有黨校的圖書資料和信息網絡資源。三是培訓資源。即黨校培訓對象的統(tǒng)稱,在縣級黨校主要包括縣直單位、鄉(xiāng)鎮(zhèn)科級干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基層黨員干部、科級后備干部以及其他干部。四是物質資源。即黨校現有的土地、房產、教學設備的整合及黨校以外可以調動、利用的物質財富。
3、縣級黨校教學資源的特征。一是綜合性。縣級黨校的教學資源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二是開放性。黨校教學資源具有與外界的互通特征,許多資源雖不為黨校所有,但能為黨校所用。三是可開發(fā)性。黨校應在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中尋求、尋找有利于黨校教學的資源,增強黨校的教學效果。
二、必須不斷增強開發(fā)縣級黨校教學資源的緊迫性
1、全面開發(fā)黨校教學資源是促使縣級黨校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當前,縣級黨校特別是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縣級黨校普遍陷入困境,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拮據。由于地方財政吃緊,財政拔付黨校經費普遍不足,難以維持正常開支。二是教學資源貧乏。師資力量不足,教師積極性不高,圖書資料匱乏,難以開展正常教學科研活動,黨校主體班次不能正常開展,有些縣級黨校甚至幾年都未辦主體班次。三是教學手段單一。一些縣級黨校教學還是停留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疊講稿"的沿襲多年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沒有現代化教學手段。四是領導重視不夠。少數縣級黨校校委班子不健全,干部到黨校培訓學習沒有作為提撥任用干部的一項條件。
2、全面開發(fā)黨校教學資源是縣級黨校履行歷史使命的重要內容。進入新世紀以來,我黨面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任務,黨校作為輪訓和培訓黨的領導干部的重要陣地,作為增強干部黨性修養(yǎng)的熔爐,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要完成這一神圣使命,努力培養(yǎng)造就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具有時代精神,高素質、復合型、創(chuàng)造型的干部隊伍,要求全面開發(fā)黨校教學資源,加大干部培訓力度,著力提高黨政領導干部的政治素養(yǎng)、理論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
3、全面開發(fā)縣級黨校教學資源是縣級黨校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有效途徑。縣級黨校普遍陷入困境,政治地位不高,經濟待遇不優(yōu)。要改變這一被動局面,縣級黨校首先要在思想上樹立有為才有位的思想,要通過全面開發(fā)縣級黨校教學資源,加大干部培訓力度,主動參與到當地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各項工作中去,開創(chuàng)黨校工作新局面。
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開創(chuàng)縣級黨校工作新局面為重點,全面開發(fā)縣級黨校教學資源
1、圍繞全黨工作大局,充分履行黨校歷史使命,開發(fā)和用好黨校的政策資源。黨校事業(yè)的發(fā)展歷來是同黨的事業(yè)的發(fā)展緊密相連的。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要順利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人,關鍵在領導干部。黨校作為輪訓和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重要陣地和干部增強黨性鍛煉的熔爐,要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為培養(yǎng)和造就大批高素質的領導干部作出應有貢獻。縣級黨校要充分運用好《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確定的黨校教育方針、《中共中央關于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提出的"一個中心、四個方面"的黨校教學改革的方向和布局以及曾慶紅同志在全國黨校校長會議上提出的"實事求是、與是俱進、艱苦奮斗、執(zhí)政為民"十六字要求等政策資源,及時提出本縣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指導性意見,爭取縣委重視。縣級黨校各項工作要緊緊圍繞當地縣域經濟發(fā)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大局去思考,去謀劃,去落實,努力在增強黨校教學和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在促進當地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中發(fā)揮應有作用。
2、圍繞教學中心工作,推進黨校教學體制改革,開發(fā)和豐富黨校的教研資源。縣級黨校要按照"以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基礎、信息化為手段、行政后勤為保障"的格局,全面貫徹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斗、執(zhí)政為民的新時期黨校教育方針,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教育新布局,提高教學質量,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體現到教學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使之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二是以研究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為重點,進一步深化教研改革。縣級黨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教研人員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調查,通過制定科研規(guī)劃,組織重大現實課題研究的集體攻關、開展科研信息及經驗交流等形式,整體提高科研質量,拿出一批管用、解"渴"的精品力作和科研成果,為縣委、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為推進當地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服務。三是堅持深化改革,促進教學和科研的體制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機制創(chuàng)新。要推進縣級黨校教育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定期開展辦學質量和綜合條件評估中強監(jiān)督檢查,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機制。要加強縣級黨校同實際工作部門、政策研究部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部門以及大專院校的合作交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采取聯(lián)合辦學、委托辦學等形式,拓寬干部教育培訓渠道,開闊教研人員視野。要完善教學和科研激勵約束機制,加快實現教學科研一體化,加快研究式教學步伐。四是要進一步加強縣級黨校信息化建設,通過建設中央黨校遠程教學C級站,將縣級黨校納入全省乃至全國黨校系統(tǒng)信息資源共享、統(tǒng)一開放的信息網絡體系,實現縣級黨校教學、科研手段的現代化。
3、圍繞大規(guī)模培訓干部,努力打造黨校教育品牌,開發(fā)和用足黨校的培訓資源。縣級黨校要著眼于全面提高領導干部的素質,規(guī)范辦學班次,擴大辦學規(guī)模,提高辦學質量。一是按照《黨校工作暫行條例》的規(guī)定,著重辦好科級干部培訓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培訓班、中青年后備干部培訓班、理論骨干培訓班、建黨對象和新黨員培訓班等。二是按照"十五"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guī)劃和中央關于大規(guī)模開展干部教育培訓的總要求,認真落實大培訓、大教育的任務,集中力量做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三是緊扣當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要精、要管用"的原則,開展"缺什么、補什么,急用先學、實用深學"的針對性培訓,盡可能多辦一些時間短、針對性強、工作急需的各種專題研討班,每期重點研究一、兩個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幫助領導干部增強破解難題的能力,如招商引資培訓班、工業(yè)園區(qū)建設研討班、城鎮(zhèn)化建設研討班、農業(yè)產業(yè)化專題研討班、縣域經濟研討班等。四是積極探索縣委黨校、縣委組織部與有關單位、部門聯(lián)合辦專題研討班的"2+X"辦學模式,開辦一些專門培訓班,如婦女干部培訓班、政法干部培訓班、普法培訓班、公務員培訓班等。此外,縣級黨校還可利用自身的教學資源和優(yōu)勢,開辦函授教育和其他成人教育、技工學校等職業(yè)培訓,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潛力。
4、圍繞增強黨校活力,深化黨校分配體制改革,開發(fā)豐富黨校物質資源。縣級黨校要注重盤活固定資產,提高現有場所、教學設施等固定資產的利用率。特別是一些有固定店面、住宿等條件較好的縣級黨校,要利用公開招租等方式,把社會力量引進來,把服務市場讓出去,借助社會力量搞好黨校后勤服務,使經營社會化,盡可能地增加黨校經濟收入,為黨校更好地開展教學科研工作奠定更加堅實的濟基礎。
- 上一篇:農村黨員發(fā)展問題對策思考
- 下一篇:干部走讀現象實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