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9 02:15:00
導語:農業產業化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進一步把握**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狀況,推動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近期,我對**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對下一步農業產業化發展有關問題進行了一些思考。主要情況如下:
一、**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基本情況
**市地處廣西東南部,面積4**4平方公里,總人口17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3.5萬人,占全市人口的90%。**市境內黔江、郁江、潯江三江交匯,北回歸線從**中部穿過,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土地肥沃,農業發展有著獨特的優勢。近年來,**市以發展工業資源型農業為主導,積極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積極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農業產業化取得了較好成效。目前,全市有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100多家,20**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42億元,增長6.6%。在今年全區農業產業化工作會議上,**市作為全區兩個發言縣市之一,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并獲全區優勢農業發展三等獎。**市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做法和特點有幾方面:
(一)積極發展工業資源型農業,基地化發展成效明顯。通過發揮資源優勢,引進優良品種,大力抓好農業基地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優質谷、木薯、甘蔗、淮山等生產基地58個,為農業資源型工業企業提供了充足原料,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其中,今年在20多個鄉鎮建立了優質谷生產基地,推廣超級稻7.2萬畝,總產量達3731萬公斤,農民種植超級稻人均實現增收30元;木薯種植推廣了優良品種,全市木薯種植面積17.2萬畝;甘蔗種植推廣了“新臺糖”優良品種,全市甘蔗種植面積6.51萬畝,甘蔗總產估產為26萬噸;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40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1.85萬畝;黃沙鯊、特種魚養殖面積1.2萬畝。在規模基地的帶動下,全市農業生產呈現了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由“分散型”向“集約型”轉變的趨勢。
(二)扶持發展龍頭企業,產業體系逐步形成。**市通過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大力推行“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模式,拉長產業鏈條。把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聯成一體,木薯、甘蔗、優質米、中藥材、林產品等主要農產品逐步實現了由原產品銷售向加工產品銷售的轉變,增強了農業產業化發展成效。全市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多家,包括自治區級龍頭企業2家,貴港市級4家、**市本級4家。全市涉農龍頭企業固定資產總值6.33億元,從業人員1.2萬人,大部分龍頭企業都與農戶簽訂了產品收購協議,連接農戶18.9萬戶,其中連接養殖戶3.4萬戶、種植戶15.5萬戶,連接基地45萬畝。其中,在**市金源酒精實業有限公司的帶動下,全市木薯種植面積比20**年增加了7.2萬畝,鮮木薯銷售價格比20**年提高250元/噸,**市金源酒精實業有限公司今年實現產值5億元,稅收3000萬元;廣西源安堂藥業有限公司今年實現產值1.5億元,稅收1000萬元,帶動3000多戶農民發展中藥材;廣西貴港金田糖業有限公司今年實現稅收2500萬元。
(三)依靠科技創品牌,現代農業發展迅速。通過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提高農產品的市場份額,農業龍頭企業品牌效應及農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目前,全市已制定10多宗農產品的地方質量生產標準,并有20多個產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20多個農產品被評為國家名優產品,10多個產品獲國家授予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0多個產品被評為自治區名牌產品。其中,通過改良品種,木薯產量平均畝產由原來的1.5噸提高到3噸,最高畝產可達5噸;廣西源安堂藥業有限公司擁有了“源安堂”廣西著名商標和“膚陰潔”中國馳名商標。
(四)發展壯大合作經濟組織,農民發展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通過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政策信息,開展知識技術培訓,提供良種、肥料、農藥、生產技術、農副產品銷售等服務,大大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目前,全市合作經濟組織已發展到84個,入會農戶1萬多戶,輻射帶動農戶2萬多戶。20**年,參加合作經濟組織的農戶戶均純收入1.5萬元,受輻射農戶戶均純收入1.1萬元。其中,**市金田黃沙鱉養殖協會、金田淮山協會、官橋蔬菜協會、羅秀米粉協會等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效益比較明顯。
(五)抓住關鍵環節,農產品流通渠道不斷拓寬。在農產品流通中,**市注重把好關鍵環節,積極拓寬渠道,取得叫好成效。一是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每年舉辦農民培訓班1500余期,培訓農民25萬多人次。通過培訓,農民的市場意識和駕馭市場的能力明顯提高。二是積極抓好農產品經紀人隊伍建設。目前,全市農產品營銷經紀人5000多人,參與農產品流通的農民1.3萬多人。三是強化市場信息服務。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站,加強對農業信息的宣傳,特別是加強了對農產品供求及價格變化信息的,有效促進了農產品的流通。
(六)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農村勞動力轉移成效顯著。**市在招商引資中,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主動承接產業轉移,積極引進毛織、服裝、電子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安置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20**年以來,全市轉移農村勞動力29.3萬人,其中就地轉移就業7萬多人。目前,全市針織、毛織廠400多家,提供了4萬個就業崗位,有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社會和諧。
二、**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市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中,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重點龍頭企業少。現有的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僅有**市金源酒精實業有限公司、廣西貴港金田糖業有限公司、廣西源安堂藥業有限公司等少數企業年產值超億元,其余的龍頭企業規模都不大,缺少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龍頭企業。
(二)品牌產品少,市場占有率低。從現有農業產品看,多數產品屬粗加工產品,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比較少,缺乏名牌名優產品,大多數龍頭企業產品知名度不高,競爭力不強,市場占有率低。
(三)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戶分散生產經營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農戶與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之間的關系還比較松散,企業對農戶的帶動力有限,還未形成規范、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
三、推進**市農業產業化的思考和建議
總體而言,加快推進**市農業產業化發展,要努力在龍頭企業發展、基地建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品牌培育等工作上有新的突破。具體應突出抓好幾個方面:
(一)堅持龍頭帶動,大力發展龍頭企業。龍頭帶動,是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所在。**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已有一定的基礎,要依托農產品優勢產業,培育壯大一批有潛力、有前景、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發展。要重點抓好木薯、甘蔗、優質糧食、茶葉、中草藥、禽畜、水產養殖、林產品等加工企業的發展,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檔次,增強經濟效益,提高市場競爭力。因此,要認真做好服務工作,促進**市金源酒精實業有限公司、廣西貴港金田糖業有限公司、廣西源安堂藥業有限公司、**市金田木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做強做大。加快推進廣西皇氏乳業**基地建設。
(二)加強區域布局,加快農業基地建設。結合優勢農業和特色農業,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重點建設標準化、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不斷擴大甘蔗、木薯、優質稻、優質水果、茶葉、中藥材、優質蔬菜、西蕃蓮產業化經營。加強優質水產畜牧業養殖基地建設,大力抓好標準化無公害瘦肉型豬示范基地、優質家禽養殖示范基地、名特優水產養殖示范基地等基地建設,全力推進水產畜牧生產產業化。
(三)大力發展中介服務組織,提高市場化水平。鼓勵專業合作組織開展跨區域經營,壯大自身實力。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和各類服務組織開展工作,培育壯大一批專業大戶和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和“農產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等經營模式。積極培育大型流通龍頭企業,加快農村流通服務業的發展。大力發展外向型龍頭企業,擴大農產品出口,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四)實施品牌戰略,提高農產品競爭能力。廣泛開展質量、品牌、商標、廣告和營銷策略的宣傳教育,強化品牌意識,使企業和農戶成為實施品牌經營的主體力量。要建立現代農業企業,加強農產品的精加工,強化產品質量,改進農產品包裝,樹立企業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競爭能力。重點扶持“膚陰潔”、“乳泉井”、“金利牌”、“萬德牌”、“宜生”、“西山茶”等品牌的發展。
(五)創新體制機制,強化保障機制。建立農業經營風險保障機制,保護農民合法經濟利益。要以農民專業協會為基礎,逐步建立政府扶持,協會會員自愿參加的生產風險基金,幫助農民自我保護,調動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積極性,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