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環境黨群關系交流

時間:2022-11-21 04:42:00

導語:常態環境黨群關系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常態環境黨群關系交流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廣大黨員和領導干部沖鋒陷陣,帶領群眾與自然災害頑強拼搏,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但我們必須承認,這次汶川大地震帶來的黨群關系的互動,畢竟是非常態環境下特殊背景的產物。為了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為民的根本方針,我們不能滿足于非常態環境下的黨群關系,而是要努力構建一個常態環境下黨群關系的良性互動機制。

一是通過選舉拉動黨群關系。選舉不是民主政治的唯一選擇,但選舉對黨群關系的拉動卻是明顯的。解決好權力的授受關系,也就解決了黨群關系的一半。要通過選舉,使黨員領導干部深切地感到權力來自人民,從而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當好人民公仆。我們從抗震救災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干部身上看到了四川基層黨建的效果。四川省一向在“公推直選”方面走在全國前面。2005年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他們又推出了擴大公推直選范圍、建立健全群眾公認的長效機制的決定,規定除民族地區外,鄉(鎮)、村和街道、社區黨組織負責人的產生,原則上要實行公推直選,并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直接選舉的范圍,縣(市、區)、鄉鎮(街道)黨委要全面推行黨委委員聯系黨代表、黨代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的“三聯”制度,這些措施保證了抗震救災斗爭中災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領導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的發揮,保證了黨群關系的互動。

二是通過利益密切黨群關系。任何政黨都是一定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利益代表者,因此,黨群關系實際就是以利益為紐帶的互動關系,為群眾謀利益是密切黨群關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只有通過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人民才能支持黨。所以,黨群關系最終要以群眾的利益為紐帶,所謂互動也是以利益為紐帶的互動。沒有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財富的增加,很難想象我們抗震救災物資能及時到位。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的同志對此更有發言權。當然,通過利益密切黨群關系,更要注意發展起來以后利益的分配問題。我們黨作為執政黨,必須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站在統攬全局的戰略高度,從代表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位置上進行引導和處理,以保證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發展。

三是通過監督保證黨群關系。十七大強調,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黨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地位,給我們黨運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服務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但是,權力如果得不到監督,就會濫用,就會產生腐敗,這是古今中外的事實所證實了規律。我們黨的黨員和干部,雖然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道德水準,但這只是為黨員、干部正確運用權力奠定了自律的思想基礎,還必須有強有力的監督,發揮他律的作用,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中共中央不久前印發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規劃》特別就強化監督制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以期在5年內基本建成權力運行監控機制。我們相信,《規劃》的實施將使腐敗現象進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一定會有新的提高。

把密切黨群關系的有關制度制定好建設好,構建常態環境下黨群關系的良性互動機制,是我們黨永葆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積極投身于這項工作中來,為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