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化促三農交流

時間:2022-11-25 02:31:00

導語:六化促三農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六化促三農交流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積極探索抓“六化”、促“三農”的工作新思路,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明確“三農”發展新思路

農業發展的關鍵在于技術進步和產業化經營。應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堅持用發展工業的思路發展農業,用管理工業的辦法管理農業,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把農業與加工業、服務業結合起來,推動農產品生產的市場化、組織化、標準化、科技化、國際化,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促進農業現代化。

農村發展的關鍵在于強化科學規劃,實施功能開發。無錫城鄉的人口和工業密度高,農村發展和城市發展一樣遇到了資源環境制約。走集約發展之路,關鍵是按照統籌發展、科學發展的要求,實施科學規劃和功能開發,統籌安排農村工業區、農業區、居住區、生態區以及重大基礎設施的空間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備、生態良好的農村發展新格局。

解決農民問題的關鍵在于完善社會保障和加強教育培訓。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客觀上需要大量土地,這就使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凸顯出來。應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有效保障農民的生產生活。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民的知識化和現代化。應大力加強對農民的科技、文化和就業培訓,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拓寬農民就業渠道。

以“六化”落實新思路

產業園區化。園區化是產業集約發展的必然選擇。結合無錫實際,農業產業化的重點是培育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符合都市農業和生態農業要求的現代化農業園區;農村工業化的重點則應放在工業園區和工業集中區建設上,走資源集約、企業集群、產業集聚的發展路子。

居住社區化。建立農村新型居住社區,推行農民集中居住,是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的根本出路。結合中心城市擴展、行政村撤并和各類開發建設工程的推進,大力調整現有散布的自然村落,高起點規劃建設一批農村新型社區和農民集中居住點,配套基礎設施,完善社區服務。

生產規模化。適度規模經營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必由之路。應加快推進農業向適度規模經營和現代都市農業規劃區集中。做大做強一批龍頭企業,支持和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專業大戶建立原料基地與加工基地,同時注重農副產品市場建設和品牌建設。

組織合作化。建立農村經濟新的組織體制,關系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和內在活力。應大力發展農村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積極引導和扶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保障社會化。個人、企業、政府共同出資,加快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是無錫農村工作的當務之急。應推進鄉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擴面工作,加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規范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到2010年基本實現全覆蓋。積極落實征地補償政策,做好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環境生態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應把農村環境整治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大力推進農村“三清一綠”(清潔水源、清潔村莊、清潔生產、綠化造林)工程,恢復“地綠、天藍、水清、居佳”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