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業黨員交流
時間:2022-11-28 10:46:00
導語:非公企業黨員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積極擴大黨建工作的覆蓋面,保持黨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不斷增強黨在非公企業領域的影響力、號召力,努力探索非公企業黨員發展工作的新辦法、新途徑,從黨員發展規劃、企業環境、組織設置、對象培育、制度建設等五個環節入手,不斷提高非公企業黨員發展工作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
確定目標,合理制定非公企業黨員發展的規劃。根據省、州要求,科學制定非公企業黨員發展工作的5規劃和年度計劃,出臺了《加強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通知》。在規劃的制定上,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規劃的系統性。黨員發展是個系統工程,規劃的制定是一項系統的工作,在制定非公企業黨員發展5年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時,把上級對非公企業黨員發展的要求、上個5年黨員發展規劃、全縣非公企業的職工現狀作為重要參考系數,使規劃與以前工作不脫節,與上級精神相吻合,與企業現狀相適應,具有系統性。二是堅持規劃的可操作性。為了把非公企業黨員發展工作落到實處,我縣對全部規模以上非公企業的黨員情況、職工人數、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崗位設置、工作能力、思想狀況開展了系統的調查摸底,從而在年度工作任務分配中確定每個企業黨員發展工作的具體指標,使規劃在執行過程達到目標明確,切實可行。三是堅持規劃的發展性。既注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現實狀況,同時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來調整黨員發展計劃,根據職工數比例明確入黨申請人的新增數及入黨積極分子與發展對象的比例。到2**2年,使全縣50人以上的企業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100名以上企業有8名以上正式黨員,每年在非公企業中發展黨員數不低于全縣發展黨員總數的10%,從而確保黨員在非公企業中比例的不斷提高。四是堅持規劃的合法性。按照《黨章》的規定和黨員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在堅持黨員發展的四項基本原則的同時,又大膽創新,注重“重點發展”,對黨建工作比較扎實、黨組織設置科學、黨員形象好的非公企業中的優秀分子,不受名額限制,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并按照黨內有關規定,嚴格履行好入黨手續。
轉換角色,精心營造非公企業黨員發展的環境。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環境,是黨員發展工作的前提。只有營造出企業主重視黨建,職工尊重黨員,黨員為黨員身份而自豪的工作氛圍,黨組織在企業中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時,黨員發展工作才會出成果、出質量。巴東縣委按照創優企業發展環境,促進企業發展的工作理念,營造良好的黨員發展環境。一是建立縣領導干部聯系非公企業制度。縣四大家領導每人聯系至少2家以上的非公企業,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從各方面給予指導和幫扶,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二是建立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制度。對每個50人以上的非公企業,都安排了黨建指導員;對規模以上的非公企業,縣委組織部直接安排黨建指導員;對于省委組織部聯系的我縣丹陽實業有限公司和朝陽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縣委組織部分管黨建工作的領導親自任黨建指導員,進行重點指導。通過黨建指導員的扎實工作,規范了企業的黨建工作,營造了良好的黨建工作環境。三是建立部門幫扶制度。每個縣直部門至少對口幫扶1-2個非公企業,每年為企業解決3個以上的實際問題,并提供政策法規等方面的服務,指導規范黨建工作,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夯實基礎,完善非公企業黨組織的設置。認真貫徹落實《湖北省委組織部關于抓緊在規模以上非公企業組建黨組織的通知》精神,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組建了工作專班,采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三種形式組建非公企業黨組織。近年來,通過與非公有制企業聯系,調查摸底,與業主配合,認真選配,把政治素質好、組織能力強、懂經營管理、善于做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黨員選拔到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并成立了企業黨支部,使黨組織在企業經營中發揮重要作用。到目前為止,已經單獨建立黨支部的非公企業有8家(1家建立了黨總支,6家建立了黨支部),共有黨員**9名。他們大多數已成為企業各管理層和重要崗位人員,在企業發展和管理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成立了巴東縣信陵鎮商會黨總支,除8家規模以上非公企業以外,其它的170多家非公企業都是會員單位,這些非公企業中的黨員能夠定期參加商會黨總支的組織生活,使全縣非公企業黨員都有了黨組織,使黨組織在非公企業的覆蓋面達到100%,為非公企業的黨員發展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質量為先,注重非公企業員工的教育管理。縣委把非公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切實增強企業黨支部的凝聚力,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夯實非公企業黨員發展的基礎。一是加大宣傳。利用集會、板報、廣播、座談會以及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向廣大員工宣傳黨的主張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擴大黨的影響,激發他們的政治熱情,增強廣大員工爭做一名共產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為他們在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創造必要的條件。二是加強教育。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每月對所在企業員工進行一次黨課宣講,宣講的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如對于部分青年人對黨的歷史缺泛了解,理想信念缺失的現象,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們明白革命成功之路的艱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緊迫性,從而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擴大培訓。全縣非公企業主十分重視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保障企業員工的培訓時間和培訓經費,同時,安排企業中所有35歲以下的年青人輪流參加全縣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學習。通過培訓,提高了員工素質,普及了黨的基本知識,為非公企業黨員發展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創新方法,規范非公企業黨員發展的程序。為規范非公企業黨員發展工作,建立健全發展對象培訓考試制、公示制、無記名投票表決制、責任追究制、黨員聯系制、動態培養制度、入黨預審制度、入黨后跟蹤制度、企業支部報告制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規范非公企業黨員發展工作,創新黨員發展思路,采取“雙票雙考”的模式發展黨員,縣委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縣黨員發展工作的意見》。一是規范了“雙票雙考”的內容,即滿意票、贊成票、理論考試、組織考核。二是明確了“雙票雙考”的操作環節。分為四步:第一步,支部在確定入黨積極分子時,必須先召開單位全體職工(農村包括村民小組長、群眾代表)大會,在介紹人介紹情況、本人作入黨動機和德、能、勤、績、學、廉等方面的匯報后,由群眾以“滿意”或“不滿意”的方式投票表決,黨員以“贊成”或“不贊成”的方式投票表決,凡是群眾“滿意”票、黨員“贊成”票不到半數的不得列為積極分子。第二步,對已列為積極分子的,定期進行集中培訓,支部定期進行全面考察,培訓結束后,組織閉卷考試,上級黨組織在必要時不定期對積極分子的理論素質、學識水平進行現場測試,凡是考試不及格和測試不過關的,取消其入黨積極分子資格。第三步,在考察培養期滿、擬確定為發展對象時,再一次召開群眾代表大會和黨員大會,先由入黨介紹人介紹情況,個人匯報培訓期間的心得體會、思想認識以及工作情況,支部組織委員報告上級黨組織考核情況,最后由群眾以“滿意”或“不滿意”黨員以“贊成”或“不贊成”的方式投票表決,凡是群眾“滿意”票、黨員“贊成”票不到半數的,視具體情況作出不納新或暫緩納新的決定。第四步,預備期滿后,黨支部召開黨員會議,通過評議,以投票方式表決預備黨員是否按期轉正,并將入黨材料報上級黨組織審查,上級黨組織派員深入單位走訪職工、群眾,再次進行考核,對入黨材料進行認真審核后,以書面形式通知黨支部及其本人。三是全縣統一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發展黨員時,嚴格按“雙票雙考”的內容和環節操作。發展黨員“雙票雙考”制度的提出堅持了群眾路線和民主集中制原則,在發展黨員的程序和環節上實現了群眾監督與黨內監督、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的有機結合,為黨員與群眾、黨員與組織、組織與群眾三者之間行使監督與被監督、選擇與被選擇提供了有效載體,保證了人民群眾在黨員發展工作中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