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創業思考
時間:2022-11-29 08:35:00
導語:黨員創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體現黨員的先進性,貴州省思南縣結合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的開展,組織實施“黨員創業先鋒”工程,動員和引導能人黨員領辦經濟實體,創辦示范基地,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動員能人黨員帶頭創業
采取思路上引、事業上幫、政治上用的方式,多方面動員和激勵能人黨員帶頭創業發展。針對一些致富能人從事的項目普遍存在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經營粗放的實際情況,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組織縣直相關部門開展“送服務上門”活動,進村入戶為他們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幫助協調生產資金,為他們將項目做大做強出謀劃策。對重點種養大戶,還組織縣內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與他們實行“科技結對”。目前,全縣共安排**名專業技術人員與1**個種養加大戶結成幫扶對子。實行鄉鎮干部、村支“兩委”成員與致富能人“一幫一”聯系制度,讓鄉村干部與他們結成幫扶對子,每月與致富能人聯系不少于2次,并記好幫促方式、內容及致富能人思想變化的臺帳,重點解決他們“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落后觀念,鼓勵他們把原有項目做大做強。以農村黨支部為龍頭,按照“支部+產業協會+產業基地+創業培訓示范項目”的“1+3”黨建模式將致富能人吸引到黨組織周圍,強化技能培訓,讓這些致富能人帶動更多的黨員群眾學習創業致富技能,走致富共富的創業之路。塘頭鎮唐喬村能人黨員汪德芳在鎮黨委的引導扶持下,牽頭成立了華豐果蔬專業合作社,吸收163戶農戶分別以土地、資金和技術入會,創辦5**畝果蔬種植基地,年創收**0余萬元。目前,全縣已建起各類專業協會**多個,有5300多戶農戶在協會的帶動和幫助下興辦了致富項目。把致富能人列為選拔村干部的首選對象,按照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大戶培養成村干部的工作要求,全縣建立了5**人的致富能人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并建立信息臺帳,安排部分素質高的致富能人擔任村務助理員,讓他們在實踐鍛煉中經受考驗,盡快成長。在去年的村支兩委換屆中,全縣共有56名奉獻精神強、致富本領大、群眾威信高的致富能人被選進村“兩委”班子。
引導流動黨員返鄉創業
各基層黨組織充分利用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節假日,組織召開“流動黨員老鄉聯誼會”、“流動黨員返鄉創業表彰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家鄉的親情,全力營造“返鄉創業光榮”、“家鄉建設人人有責”的氛圍。同時,積極為流動黨員搭建創業平臺,提供創業信息,協調幫助他們簡化辦證手續,加大信貸力度,竭誠地為他們解決返鄉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和困難,使其回鄉創業有干頭,創業路上有奔頭。許家壩鎮許家壩村黨員楊繼勇到廣東打工闖蕩**年,積累一定資金后,回村辦起了礦泉水廠,解決了15人就業,年收入達**萬元。該鎮蒲家寨村流動黨員蒲飛利用自己在外經商時了解到的市場信息,回村發動組織村民種植1**多畝反季節蔬菜,使該村戶均增收4000多元,帶動了全村人致富;板橋鄉郝家灣村黨員汪永德原本在外從事建筑業,在村黨支部的動員下,他回鄉租賃土地300畝,發展豬、沼、蠶“三位一體”生態農業,為當地26名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
扶持困難黨員積極創業
采取組織幫、能人帶、單位扶的方式,加大對困難黨員的幫扶力度,引導和幫助他們積極創業致富。東華鄉黨委采取大戶項目扶持、小戶能人帶動的方式,對18戶農村困難黨員家庭實施生豬養殖扶貧,每戶分別無償投入5頭二元良種母豬,幫助他們走畜牧發展致富路;合朋溪鎮黨委采取政府租地規劃、黨員投勞種植的方式,出資為13名困難黨員租賃土地214畝,建立優質烤煙種植基地,并幫助解決肥料、農藥、燃料等生產投入問題。縣直各機關單位黨組織在開展“四加一”支部聯建活動過程中,重點落實了對困難黨員的創業幫扶措施。縣委組織部支部在與楓蕓鄉木蕓村黨支部開展支部聯建活動中,動員和幫助5名困難黨員發展優質烤煙32畝,預期可實現戶均增收***元以上。今年以來,各基層黨組織以各種方式幫助367名農村困難黨員發展種植、養殖和其它項目,有效促進了困難黨員創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