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工程思考
時間:2022-12-01 08:50:00
導語:形象工程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干部在任期間實施一些利國利民的重要項目是好事。但遺憾的是,有些干部對實實在在的項目,特別是對那些難度大、見效慢的艱苦項目不熱心,而特別熱衷于表面光鮮的所謂“形象工程”。他們不從本地實際出發,不從百姓的需要出發,不顧地方財政狀況,無視群眾的生活困難,好大喜功,嘩眾取寵,做表面文章,把大量資金用到“市容”建設上,把城市打扮得花枝招展、花團錦簇,以顯示其政績。接任者唯恐別人議論自己無能,往往另起爐灶,再搞一個更光鮮的“形象工程”,因而形成“一個書記一條街,一屆政府一座城”的現象。更有甚者,在實施“形象工程”過程中,層層下指標、定任務,甚至與工作實績掛鉤,如此惡性循環,使“形象工程”的鬧劇愈演愈烈。
一些領導干部熱衷于搞“形象工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領導干部“家長制”作風嚴重,喜歡拍腦袋下決斷,聽不得別人的不同意見。他們主觀上也許并不想玩花架子、搞形式主義,之所以愿望與現實之間出現嚴重反差,一個重要原因是功底不厚,素質不高,不講科學,又不善于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因而提不出科學的工作思路,造成決策失誤。而目前干部體制中對領導干部的行政行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也在客觀上助長了瞎指揮。
有的領導干部搞“形象工程”,是為了迎合上級機關或更大的領導的口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領導干部看到“形象工程”可以產生“功臣”,得到“先進”,可以換取自己的“政治資本”和“錦繡前程”,于是便轟轟烈烈上馬,熱熱鬧鬧施工,偷工減料收兵。這些人干工作、想問題、辦事情,不是以國家為重、大局為重,而是以一己私利為重。他們只對自己的“官位”負責,不對實際工作負責;只對自己的“烏紗帽”負責,不對廣大群眾的利益負責。
我國現階段干部政績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也為“形象工程”的產生提供了土壤。有的地方把上了多少項目、引來多少資金等列為組織部門的“考核”內容,以此來判斷地方領導的才能和魄力,這就給工作上急功近利、只注重短期行為的人以可乘之機。
“形象工程”坑國家,害集體,傷百姓,已到了非整不可的時候了。要剎住這股歪風,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首先必須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關注民生,體察民情,珍惜民力,真抓實干,講求實效,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當務之急,真正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要對權力運行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有效監督,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紀檢監察機關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對搞“形象工程”者要及時制止;對弄虛作假、追逐名利的壞典型要公開曝光;對搞“形象工程”已經給黨和人民事業造成嚴重損失的干部,要嚴肅查處,絕不能任其“一走”了之,更不能異地升官。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長期性。要建立健全科學全面的干部制度,完善用人機制。在干部的考核、提拔和任用上,只有讓搞“形象工程”的人不僅撈不到好處,而且要付出應有的代價,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直至杜絕“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