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村官交流
時間:2022-12-02 10:34:00
導語:三農村官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強村級班子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培養鍛煉優秀年輕干部,市于20**年開始,分兩批從市、縣、鄉三級機關行政事業單位選派了220名優秀年輕黨員干部到貧困村、后進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幾年來,市委組織部及各縣(市)區委、選派單位高度重視選派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強化教育管理,落實各項待遇,促進了選派工作的健康發展。
加強領導,做到“三個到位”。一是組織到位。各縣(市)區委堅持把選派工作作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戰略性措施來抓,建立健全了組織、人事、財政、農業、扶貧、教育等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通力協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指導到位。各縣(市)區委書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鄉鎮黨委書記認真履行直接責任人責任,經常深入選派村進行檢查指導。各選派干部工作單位,堅持把選派干部所在村作為本單位的聯系點,從物資上、資金上扶持。市、縣(市)區委組織部著力在強化對選派干部的管理、培訓、指導和考核上下功夫。三是宣傳到位。各地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積極宣傳選派村支書帶領農村致富的典型事例和在工作中創造出的經驗、做法,做到用身邊的人和事感染人、激勵人。
強化管理,建立“三項制度”。一是建立培訓制度。各地把選派村黨支部(總支)書記納入培訓計劃,重點抓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農村常用政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法律法規、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選派干部的政治素質和駕馭全局、處理村務的能力。二是建立考核制度。選派村黨支部書記年初與鄉鎮黨委簽訂工作目標考核責任書,從黨的建設、“三個文明”建設和自身建設三個方面對選派干部工作作出了具體考核要求,年底進行全面考核,并嚴格獎懲。三是建立聯系制度。各縣(市)區委組織部、鄉(鎮)黨委及派出單位分別明確一名領導或科室負責人聯系選派干部,及時了解選派干部工作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保證待遇,做到“三個落實”。一是落實經濟待遇。市級財政承擔選派干部每人每年****元工作經費,并于年末統一劃拔各地;縣級財政承擔選派干部每人每天15元的生活補助,由縣(市)區委組織部考核后統一發放;派出單位保證選派干部任職期間與原單位同級人員享受同等工資福利待遇,并及時將選派干部職務工資上浮一檔。二是落實政治待遇。派出單位保留選派干部在原單位的編制、職級和身份,在單位機構改革和調整時,對選派干部優先入編、定崗和競爭上崗,符合任用條件的,及時使用,切實穩定了選派干部隊伍。三是落實激勵措施。各地根據年終考核結果,對工作成績突出的,積極提拔使用;對不稱職的,及時進行了調整。開展選派工作以來,己先后有15人被提拔為科級領導干部。
選派工作緊緊圍繞“組織有加強、經濟大發展、社會有進步、群眾得實惠、干部受教育”的目標要求扎實推進,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基層組織建設得到明顯加強。一是領導班子建設得到加強。選派干部按照“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改進作風、增強團結”的要求,全面加強村黨支部領導班子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通過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實效,提高班子成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堅持民主集中制,進一步融洽“兩委”班子關系,營造了團結干事的良好氛圍,切實增強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干部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選派干部認真組織實施“素質教育”工程和“三培養”活動,黨員干部年齡結構、文化結構、素質結構不斷改善,一批年紀輕、懂經濟、善管理、熱心農村工作的優秀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進一步增強了村干部隊伍的生機和活力,提高了村干部的整體戰斗力。開展選派工作以來,****個選派村確定村級后備干部****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817名,發展黨員605名。三是制度建設得到加強。選派干部到村后,建立健全了學習制度,村兩委工作協調制度、議事制度,民主評議、管理制度,村組干部績效考核制度,“三公開一聽證”等制度,使村級事務和村務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按章辦事。據統計,開展選派工作以來,各選派村共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個,村級各項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一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選派干部通過舉辦培訓班、組織參觀、典型示范等形式,引導農民轉變觀念,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戰略;積極引進項目、資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品牌,增加農民收入。據統計,開展選派工作以來,選派干部共為選派村爭取協調資金****萬元,引進發展項目340個,建立好的發展產業353個,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二是集體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在選派干部的帶動下,各選派村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方式和辦法,通過產業互動、資源開發、資產經營、服務創收等形式,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無錢辦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選派干部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聽民意、訪民苦,想群眾所想,干群眾所干,不斷加強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據統計,選派干部到村任職后,共辦好事實事****件,修鋪道路****公里,架設橋梁****座。
選派干部綜合素質明顯提高。選派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自覺克服各種困難和壓力,沉下身子,扎根基層,主動向鄉村干部和廣大黨員群眾學習,2年多來,選派干部共走訪農戶****戶,召開基層干部群眾座談會****個。通過實踐鍛煉,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提高了駕馭全局、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增強了發展經濟、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培養了艱苦奮斗和樂于奉獻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