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黨建交流
時間:2022-12-03 09:21:00
導語:三大黨建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針對新社會組織面廣量大、規模不一、黨員歸屬難認同、黨員活動難開展的現狀,從實際出發,通過強化服務、活動、交流“三大”平臺建設,為推進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內外環境。
1、全力搭建服務平臺。建立健全區、鎮(街道)黨員服務中心統一協調、社區基層黨員服務站具體指導、社區民間組織服務中心配合管理的新社會組織三級網絡服務平臺。區、鎮(街道)黨員服務中心主要指導各社區基層黨員服務站和社區民間組織服務中心開展黨建服務工作。社區基層黨員服務站為新社會組織提供“菜單式”服務,將社區中的各種資源集中進行整合,形成社區活動資源庫,以菜單的方式列出,并落實專人經常性安排新社會組織到黨員服務站開展活動。另外,針對轄區內存在大量因規模較小、無法達到民政部門規定的登記條件而游離于主管部門以外的“小社團”(如群眾自發性組織,舞蹈隊、藝術團、書畫收藏協會等小型團體)的實際,我們成立了省內首家“街道、社區二級”社區民間組織聯合會(分會),提供信息交流、擴大組織影響、發揮組織作用和維護組織合法權益,并行使部分政府委托的管理職能,把新社會組織的需求、意見和建議向政府管理部門反饋,使其成為“加強黨建工作的支撐、完善雙重管理的依托、凝聚團體會員的載體”。
2、努力創設活動平臺。結合新社會組織的特點,在今年3月份開展非公企業黨組織“三服務”主題實踐活動的同時,在新社會黨組織中同步開展了以“服務社團推動發展、服務員工凝聚人心、服務社會促進和諧”為主要內容的“三服務”主題實踐活動,搭建黨員發揮作用的活動平臺,活動開展以來共為新社會組織提供發展金點子43條,改革、教研、科技等各類成果5個。扎實開展“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推進月”活動,每年10月份,區委組織部整合各鎮(街道)、主管部門工作力量,分組集中對新社會組織進行走訪調研,全面了解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著重解決好“有單位無黨員”、“有黨員無組織”、“有組織無作用”的問題,進一步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與新社會組織黨支部的結對包聯工作。開展“培訓提素質、宣講促和諧”活動,各級黨組織積極為新社會組織業主、員工開設國家宏觀形勢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各類講座,提高新社會組織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政策的自覺性。針對性地開展經濟、金融、教育、科技、勞動法等方面的培訓,并將新社會組織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培訓納入全區干部教育培訓主體班次,參加企業家培訓、人力資源管理培訓、黨員骨干培訓,有力地提升了經營管理者和中層骨干的整體素質。
3、著力創新交流平臺。推行“黨支部書記雙月工作例會”制度,鎮、街道或主管部門每逢雙月召開新社會組織黨支部書記工作例會,傳達上級有關精神,交流支部工作經驗,研究部署工作。開辦“新社會組織業主沙龍”,為業主互相交流搭建平臺。區級網站通過為每位黨員統一配發電子郵箱、定期發送電子郵件、網上信息和組建“新社會組織黨員QQ群”等形式,及時傳達上情、收集下情,加強與黨員的溝通和交流。同時,利用該區今年7月1日開通的“先鋒”電視頻道,提供良好的互動平臺,如《民聲快遞》欄目經常約請有關職能部門領導通過面對面政策講解,使新社會組織黨員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知曉最新政策動向;《熒屏黨員服務中心》欄目經常性地播出各類招聘、應聘信息和生活服務等信息,幫助新社會組織解決“招工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