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設交流
時間:2022-12-06 10:42:00
導語:道德建設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腐敗現象和頻度地不斷上升,黨和國家對預防和懲治腐敗的力度也越來越大,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則有利于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因此,在當前反腐敗斗爭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塑造從政者的廉政世界觀,是控制腐敗的一項治本之舉。正確認識、理解和掌握思想道德建設發展的本質及其規律,是新時期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核心。
一、遵循道德發展的物質規律,認識腐敗現象的根源。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即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性。掌握了物質與意識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相互統一這一基本原理,我們就可以科學地揭示道德發展與消除腐敗現象的本質所在。
在物質世界中,道德的發展是不能脫離物質因素而獨善其身的。道德作為調節社會倫理關系的一種方式,發揮著廣泛的社會作用,維護著一定的社會秩序,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價值。其真理性與指導性存在于社會政治生活的復雜矛盾之中,時刻接受經濟社會生活實踐的不斷檢驗。道德的穩步與發展無時不受到物質的作用而產生影響,同時物質社會有序健康地發展也時刻受到道德因素的反作用力。因此,道德實踐的全部使命不僅在于道德本身,而在于為其賴以產生與發展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是維持社會政治經濟健康發展,構成社會先進生產力關系中的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之一。道德不僅僅是屬于精神的,更是屬于生產力的。我們應以發展生產力的觀點和方法來揭示傳統道德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馬克思物質決定論認為,道德是經濟階級等具體的歷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充分證明了道德因素在物質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從這一哲理中不難理解和發現,兩者的緊密聯系具有“同步性”。所以,在科學把握物質關系與道德意識發展相聯系的過程中,脫離了物質規律去談道德的發展與進步,或脫離了道德因素去談物質關系的發展,是一種脫離了聯系與發展的關系,既物質與意識的根本統一性,都不是真正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由于傳統的道德與價值觀的發展長期以來僅僅局限于道德價值本身的發展,從根本上得不到物質力量的根本性轉換,所以,不能為人們的道德理想、信念、意志和情感提供真正科學的指導方法,導致了傳統道德的發展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虛幻性。
道德的發展具有物質性,物質具有“兩重性”。物質因素是道德發展的生命和源泉,是促進道德穩步發展的根本;而物質因素又會誘導道德異變,是產生腐敗現象的根源。以新加坡為例:為有效遏制國家公務員滋生腐敗現象,新加坡政府采取“高薪養廉”的辦法來調整人們的行為取向,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但這一做法缺乏足夠的科學根據,因為它不能正確揭示物質與道德價值發展規律的根本性問題,即道德發展的這種價值與物質性的最高形式的統一。它只僅僅建立于為防止非道德產生與發展,盡力滿足于公務員的物質需求,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時間可能行之有效,具有遏制腐敗現象的作用,但它不是真正的科學。它脫離了物質與意識聯系與統一的根本性問題,犯了一種片面的、孤立的方法錯誤,在科學面前是站不住腳的,必然會受到違背這一規律的無情打擊和報復。如何認識道德與價值觀的科學意義呢?筆者認為,這種道德與價值觀應遵循“同步性”的基本規律,即實現物質與意識轉換的高度統一。正確認識和把握道德發展的物質規律,是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發展的最高形式的反映,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根本所在。
二、遵循道德發展的等級化規律,認識腐敗現象的特殊性。
在馬克思論述人類社會發展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必然性規律的啟示中,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道德發展也是從一種由低級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過程。這種從低級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過程,同樣具有等級性規律。道德等級化概念的產生與發展,同我國在農業領域產生與發展一樣。如:普通農工、農藝工以初級形式向高級農藝師形式的發展過程,它們既有形式上的趨同,也有本質上的區別。道德在人性意識發展的過程中有著更加發達,更加豐富的智力資源,道德的等級化發展規律更具有思想性、普遍性和權威性,對促進道德的穩步發展更具有科學意義。
道德等級化發展一方面是遵循馬克思主義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發展過程的基本概念,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到高級階段的道德發展規律為主體的道德發展體系;另一方面是遵循一般性的以階梯式的道德發展規律為主體的道德發展體系,即共產主義道德,這是由社會主義道德所引伸的道德發展體系。道德發展的根本任務和目標不單是道德本身的發展,更重要的核心問題是揭示道德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道德發展的相對性,這是道德產生與發展的全部意義所在,是實現道德穩步發展最高形式的統一。
1、道德等級化發展的特殊性和一般性。道德的發展具有廣義性,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不同的道德領域所產生的道德矛盾也有所不同。所謂的特殊性是指道德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即給社會倫理道德和倫理經濟秩序和諧、健康發展構成嚴重威脅的行為和現象。如在經濟領域涉及的拜金主義、權錢交易、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等;在作風領域涉及的官僚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其次是社會上讓廣大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偷、搶、詐、騙等違法現象,這些矛盾是道德等級化發展的必然歸宿,這是道德等級化發展的特殊性,必須依靠國家的力量來加以解決。由于人們對事物認識的立場、方法和觀點的不同,所引伸的道德矛盾,并不會給社會倫理道德和倫理經濟秩序的和諧、健康發展構成較大作用,這是道德等級化發展的一般性,只須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依靠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教育的力量來維持即可實現。
2、道德等級化發展的監測功能。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建立道德等級化監測機構,通過對道德與非道德發生、發展的監測,以獲得人民群眾對道德發展與反腐敗斗爭的支持提供對策建議,為黨和國家從戰略上謀劃道德發展與反腐敗具體決策建立有效機制而提供智力支持。
3、道德等級化發展的升級與改造功能。道德等級化發展的升級與改造功能其主要目的:一是為人們道德理想、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樹立科學意義上的發展方向和價值取向,引導人們自覺的溶入到道德等級化的發展過程中;另一方面對整個社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實際水平作出科學判斷和決策,以便及時調整在社會主義初級道德等級化向高級道德升華的成功轉型而提供科學的方法論。
三、遵循道德發展的時間規律,認識反腐敗斗爭的艱巨性。
道德的穩步發展和消除腐敗現象無不與時間有緊密的聯系,道德的發展過程無時不受時間因素的作用而產生影響。當某種道德的產生與發展的時間較短,此時道德發展空間就小,則作用力也小,消極因素也少。反之,各種消極因素會隨之增大。因而,道德的穩步發展過程具有時空性。
在社會經濟政治生活中,人們的道德發展一開始是不會,也不容易產生較大的道德異變。腐敗現象的產生與發展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這個時期人們對道德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道德精神的追求,并能自覺的遵守和堅持道德這一樸實的倫理觀,有抵制非道德的侵蝕的能力,是道德發展最具有可靠性和穩定性的時期。但世上沒有“永恒”的道德存在,任何道德的產生與發展過程不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在經濟政治生活的復雜矛盾中,人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借鑒、吸收和再認識過程,并伴隨著密切的物質利益關系和時空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并在思變中獲取新的道德價值取向。因此,任何道德與非道德的形成與發展,總是需要通過一定時間的實踐認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起作用。
道德產生與發展的時間過程越長,道德思想發展的空間與不確定因素必然增大,就容易產生異變而失去根基,越發變得空洞無力。這時再先進的道德理論、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也難以有效調節和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難以為人們、以及個體的道德生存提供有效的意義和指導。而異變引伸出的各種錯誤觀念便會滋生蔓延,對精神文明及其健康的倫理道德構成嚴重的破壞,阻礙社會前進的步伐。
從歷史上產生腐敗的根源可以看出,政治權力作為一種社會性公共管理職能,它既支配著大量錢、權、物的管理權,又把持著對整個社會倫理道德的宣傳和傳播,始終處于復雜的倫理政治道德和倫理經濟秩序之中。由于政治權力與政治道德擁有著特殊的道德自由地位和道德自由空間,不同于其他的倫理道德關系,因此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風險性和破壞性。政治權力是導致政治道德異變的重要因素,它無時不給政治道德發展空間帶來壓力。由于歷代的政權建設無法解決這種自身存在的道德發展矛盾,更無法科學揭示和掌握傳統道德發展與時空性的根本關系,因而導致各歷史時期的人民對腐敗政權深惡痛絕。為了解決和消除這種陳舊落后的政治權力與政治道德的發展矛盾,人類歷史上不斷演繹出新政權推翻舊政權,而新的政治權力因無法掌握“時空性”不穩定性、可異變性、短時效性的科學規律,因而歷代王朝無法逃脫覆滅的周期性規律。
正確把握和運用道德發展的時間規律,是科學揭示傳統道德與非道德產生周期性惡性循環的關鍵,對真正實現道德的穩步與發展,從而消除腐敗現象具有積極的決定性作用。道德發展的物質規律是本質,等級化規律是核心,時間規律是關鍵。三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相互統一。它是促進人們正確認識道德發展,揭示道德內部矛盾的有效途徑。只要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就能夠有效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精品范文
1道德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