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民族復興交流
時間:2022-04-02 05:26:00
導語:改革開放民族復興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果我們將視野投向廣袤的歷史長河,審視“民族復興”這一近百年來無數中華兒女為之矢志奮斗的目標,就會看到,改革開放30年來,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從未如此接近。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先后發生3次偉大革命: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引領中國人民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廣闊道路,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
在歷史長河中,30年只是瞬間。但這30年中華大地發生的大變革大發展,對于國家發展道路的探索,對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奇跡的造就,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里程碑意義。30年來,建三峽大壩、修青藏鐵路、辦奧運盛會、中國人行走太空……中華兒女的一個個夢想得以實現;30年來,香港、澳門先后回歸祖國,中國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回首近百年中華民族跌宕曲折的歷程,回首改革開放30年激動人心的歲月,我們完全有理由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30年來,我們取得了偉大成就,但同我們的遠大目標相比,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固步自封。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當前我國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我國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我們的工作中還存在缺點和不足,在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風險。我們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見,我們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復雜性世所罕見,我們在前進中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也世所罕見。改革發展任重道遠。
成就屬于過去,未來仍需創造。我們一定要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一定要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更好地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定要戒驕戒躁、艱苦奮斗,不斷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在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中矚望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更加清晰: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的事業崇高而神圣,我們的前景光明而美好,我們的責任重大而光榮。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奏出更加雄渾壯美的樂章。
- 上一篇:公司重整制度法律思考論文
- 下一篇:論行為金融學視角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