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監督的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4 05:04:00

導語:財政監督的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監督的經驗交流

一、加強財政支出監督。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加強財政支出監督,確保財政資金運行的安全、可靠、準確、高效是提高財政監督質量的關鍵環節,是發揮財政宏觀調控作用的客觀需要。我們把推進財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作為財政改革的重點來抓,加強了重點單位和重點項目的監督檢查,并根據監督檢查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改革財政管理的措施,堵塞管理中的漏洞,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縮短資金在途時間,避免資金沉淀,防止擠占、挪用,以適應財政改革的需要和更好的服務于財政中心工作,使財政監督工作在服務財政改革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我們在開展財政監督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方案,嚴格監督。制定財政內部監督方案,其方案包括內部監督的具體內容、方法和步驟。監督的預期目的是通過監督方案來實施的。結合財政財務的特點、會計規范管理的要求和以往業務監督經驗,財政內部監督檢查著重從六個方面進行的。即堅持六查六看六有六無。一是查會計賬簿,看記賬是否完整,總賬是否平衡,明細賬是否與總賬相符,有無涂改賬簿、串戶記賬現象;二是查會計憑證,看會計憑證是否合理合法,有無白條支出、虛假發票和內容殘缺不全單據;三是查資金結構,賬實是否相符,看有無違反規定多頭開戶,私設小錢柜,挪用公款現象;四是查會計科目,看是否有變相安排財政支出,巧立名目截留或挪用專項資金,突破預算指標支出等舞弊行為;五是查財政撥款,看是否符合規定的運行程序,有無串戶、跨行、越級撥款;六是查“兩費”(財政業務費和經費)使用情況,看費用報銷是否符合機關財務管理制度,有無濫發獎金、實物、補貼及用公款消費現象。財政內部控制機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運行是財政內部監督工作開展的保障。

2、對財政預算編制的監督。在總結多年財政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在預算的編制、預算的執行、財政收支的管理及其財政資金的分配程序等方面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控制機制,并根據工作實際制定了相應的業務工作職責。監督檢查人員參與財政其他業務部門預算的編制,包括一般預算和部門預算,并對預算編制的程序、方法及其行為實施監督。對各部門報來的預算基數包括人、車、會、話的編制及實際數等進行核查,檢查預算編制行為是否符合預算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否嚴格執行預算編制工作程序,是否有隱瞞、虛報、謊報、漏報預算等問題。將檢查處理決定與預算編制同時進行,這也是監督預算編制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在節省財力資源,減輕財政負擔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對財政預算執行的監督。日常監督過程中,對財政相關業務部門的預算撥款情況和各單位預算執行進行監督檢查,包括檢查有無

擅自調整預算,挪用預算收入;有無違反規定審批退庫;有無將預算資金轉為賬外資產等。根據撥款進度、經費收支月報參與財務分析,同時,對個別部門反映財務運行困難、公共財產安全和群眾反映較大的問題等進行專項監督檢查。今年結合全區開展財政預算收支執行和專項資金的檢查工作,自治區對部分地區的預算執行情況、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整改并向相關地區作了信息反饋。

4、預算標準測定。結合監督檢查工作參與了預算標準的測定工作。在保證人員工資的基礎上,對差旅、車輛、電話及會議等公用經費進行了測算。由于20*年推行了新的休假制度和差旅費標準,根據上級財政給予的財力資源與標準提高后存在的差距,結合我區實際,在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基礎上,測定了適合我區的預算標準。

5、參加中央政法補助專項資金規劃的編制,合理安排財政專項資金。根據上級下達的通知精神和指標控制數,結合政法部門的實際和財政狀況,編制規劃項目資金,突出重點,把專項資金安排在正常財政經費照顧不到的、急需解決的業務裝備和維修項目上。

6、參加年終行政事業財政決算和企業財務決算工作,對單位預算執行過程中經費指標進行審核。參與決算工作電是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的再次監督檢查。按照實行“超支不補,結余留用”的辦法,財政只按財政預算指標予以核銷支出,對于超預算部分支出,結轉下年沖減結余或基金。

通過財政監督工作的開展,在財政預算的編制、執行監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們將在總結財政監督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監督范圍,提高監督質量,對預算外資金的管理、本級財政與下級財政資金結算情況、對審計部門提出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及其他需要監督檢查的事項進行監督檢查,力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為財政改革服務,為財政中心工作服務。

二、當前我區財政監督檢查工作面臨的幾個問題

1、做“消防隊”現象普遍,打“預防針”力度不夠。由于財政監督往往偏重于事后監督,使很多違法違規問題都在既成事實后才被發現,從而造成財政、稅收等經濟領域的違法違規現象屢查屢犯,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從我們對違法違規的處理情況看,往往是進行事后監督的結果,但是從檢查出來的問題的具體情況和性質來看,有一些違法違規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要充分認識事先預防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日常監管。

2、財政監督的覆蓋范圍仍然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目前財政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仍然不夠,其覆蓋范圍不能適應財政經濟發展形勢的要求。

3、財政監督方式尚不規范。長期以來,由于受財政監督職責權限等因素的影響,財政監督工作主要針對財經領域的某些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檢查治理,監督的方式方法比較單一,也不盡規范。從方式上看,表現為專項和突擊性檢查多,日常監督少;從監督環節上看,表現為集中性和非連續性的事后檢查多,事前、事中監督少;從監督內容看,表現為對公共收入檢查多,對公共支出監督少。

4、財政監督和其他經濟監督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理順。財政監督、稅務監督、審計監督和社會審計機構監督共同構成完整的經濟監督體系。現在存在的問題是財政監督與其他經濟監督的關系尚未理順,各個經濟監督主體之間的職責分工還不甚明確,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在檢查計劃上不能相互銜接,工作信息上不能相互共享,檢查結論上不能相互利用,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財力和時間的浪費,使得監督成本提高,監督效率降低。

當前財政管理和財政改革的實踐,加上經濟發展不平衡給財政監督工作帶來新的矛盾,給財政監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突出表現在對財政管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從全區范圍來講,在各地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怎樣把握工作方向性,有效推進工作,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探索。一是研究探索對財政資金“三性”的監督問題。進一步明確劃分工作職責,建立規范、有序、高效的協調配合機制和長期、穩定的工作機制,提高財政資金的有效性。二是建立有效的財政監督機制問題,進一步使財政監督參與改革、融入管理。三是進一步強化監督手段,加強依法行政和責任追究。四是逐步實現監督對象的過程監控、動態監控、連續監控,真正做到事前審核、事中跟蹤問效、事后檢查,做到信息共享,降低監督成本,提高監督效率,以此帶動財政管理理念、模式、方式的創新。

三、以頒布實施《*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為契機,狠抓落實,不斷強化財政監督工作

為推動依法行政、依法理財、依法監督,加快我區財政監督的法制建設,借鑒《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和兄弟省市的經驗,《*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重視下,經過自治區人大、自冶區法制辦、自治區財政廳等有關部門大量調查研究,并認真總結近年來在財政監督工作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立法程序制定產生的。《*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于2005年1月12目自治區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200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我區財政法制建設和財政監督工作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體現了自治區對財政監督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清理整頓財經秩序的決心。也為今后財政監督執法丁作提供了一個準確、客觀的執法尺度和規范化的法律保障。

一是認真組織各級財政部門的領導干部深入學習《*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為核心的財政法律法規,以法律法規來規范、約束、衡量、監督財政管理行為,推動體制、機制和制度的創新,從源頭上堵塞漏洞,不斷提高依法行政和管理服務水平。

二是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服好務,把《*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全面貫徹到具體的財政工作中去。《*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明確了我區財政監督機構的職責權限、財政監督的對象、內容和程序,規定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辦法和原則。要求各級財政部門在具體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確保財政監督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確保財政監督工作的嚴肅性不斷增強。

三是各職能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共同認真貫徹落實好《*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財政監督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各地市、各部門,特別是財政、審計、稅務、物價和社會審計監督機構等經濟監督部門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在維護經濟秩序和保障財政資金安全與使用效益中的作用,形成監督與管理并重,日常監督管理與專項監督檢查相結合,財政部門的監督與人大、政府其他部門的監督以及社會監督相結合,科學、規范、靈敏、高效的財政監督工作新機制。

四是要適應新時期財政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創新臨督理念,拓展監督范圍,改革監督方式,不斷提升監督的水平。當前,各級財政部門要做好貫徹《*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的細化工作,把《*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真正落到實處,貫穿于財政監督工作的始終,使財政工作的各個方面,每一個環節都置于監督之下。要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積極探索和研究財政監督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徹底改變過去那種重支出輕監督、重檢查輕管理、重收繳輕整改的做法,寓監督于管理之中,寓監督于服務之中。

五是各地市、各部門要不斷加強財政監督干部隊伍建設,確保《*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得到順利貫徹實施。為了切實履行好《*自治區財政監督條例》規定的各項監督職責,各地市要進一步加強財政監督檢查機構與人員隊伍建設,確保有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良、作風過硬的合格隊伍,把財政監督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