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基層監管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9 03:02:00
導語:工商局基層監管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兩費”停征,是工商部門面臨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改革時期一次重要的發展機遇,更是一次對整個隊伍適應能力的考驗。如何抓住機遇促進監管與發展、服務、維權、執法的統一,提升工商形象與地位,是必須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沂水縣工商局積極適應“兩費”停征后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創新思路,大力推行區域監管責任、科所聯動、談心提醒等三項制度,凝心聚力,促進了監管服務職能到位。
“兩費”停征后,我們迅速改變“重收費,輕管理”的傳統思維習慣,把強化監管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積極推行區域監管責任制,將基層人員從收費的慣性思維和傳統監管模式中解放出來,為基層找到了方向,安定了人心,穩定了隊伍。
一是將監管責任集束到人頭。按照“劃清區域、明確職責,摸清底數、掌控動態、責任到人、監管到位”的原則,各工商所根據轄區大小、管理對象多少、管理難易程度、管理人員素質等實際情況,將管轄區域劃分成若干責任監管片區,確定一名監管人員為片區監管第一責任人,將工商法律法規中能夠分解到個人的監管、執法和服務方面的職責,集束在一起,按照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定責任、定考核的“五定”要求,捆綁式落實,使每個工商人員知道自己管哪個片區,管哪些對象,管哪些事,責任是什么,達到服務事項、監管職責“一口清”的要求。真正把職責履行體現在每一天、每一次的監管、執法和服務活動中,實現監管無盲區,服務零距離,把每個干部職工都鍛造成基層工商戰線的信息員、服務員、戰斗員,以自身行動自覺成為工商良好形象的實踐者、宣傳員,讓每一位辦事群眾感受到“兩費停征,服務更優”。
二是將監管目標分解到基層。出臺了《推行區域監管責任制實施意見》、《推行區域監管責任制指導意見》,不搞“大一統”,不搞“一刀切”,不統一具體標準,只框架性的提出目標和要求,制定并落實考核辦法。充分發揮各工商所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地制宜,因事而宜,注重實際操作性和效果。各工商所根據轄區實際,大膽創新監管服務方式,在落實“一圖、一賬、兩書、兩卡”(即監管片區分布圖、區域監管登記臺賬、片區監管責任書和商品質量責任書)的基礎上,實行了“兩卡”(區域監管服務指引卡和監管聯系卡)制度,一方面將片區監管責任人日常監管服務的重點內容、標準要求及目標細化后制成區域監管服務指引卡,人手一張,隨身攜帶,避免了監管服務的盲目性。另一方面為各片區內經營業戶每戶建立一張監管聯系卡,監管人員每次檢查后,必須在經營業戶的監管聯系卡內填寫檢查情況,并簽字備查,留下監管痕跡,自覺接受業戶監督。
三是將監管績效考核到個人。建立崗責人相統一的考核制度,每季度考核一次。每次考核兩個步驟:首先,考核組根據區域監管職責確定重點考核內容,到每個工商所后隨機指定一名或幾名片區責任人作為考核對象,通過面對面問答,考核該責任人對監管業戶狀態了解情況并予以評價;其次,深入該責任人監管的一個村莊或一條街道,隨機選定1戶或幾戶經營業戶對照考核內容進行實地考核,并對考核情況予以評價,責任人的綜合考核成績即為該工商所的考核成績。以崗位考核反映個人績效,以個人績效體現單位業績,實現了崗位—人員—單位考核的有機結合,改變了以往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偏重于執收執罰考核,對監管服務的考核指標不具體,缺乏可操作性,考核效果不明顯的辦法,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考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二、推行科所聯動制度,實現機關和基層監管服務的優勢互補
為強化機關科室和基層所的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合力,打造新形勢下的精兵隊伍,我們出臺了《關于推行科所聯動制度的實施意見》,在全縣系統推行了“科所聯動”。
一是聯動執法,形成隊伍整體合力。機關每個科室分別與1-2個工商所結為聯動對子,定期深入聯動工商所了解工作情況,參與基層執法,指導工作實踐,幫助解決問題。工商所可根據工作需要,邀請聯動科室參與本所重大活動和集中行動,使機關、基層融為一體,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各科室與聯動工商所成為一個考核單位,科室與所一并實施、一并考核、一并獎懲??扑搫影l揮了科室與工商所各自的優勢,強化了科所間的合作和優勢互補,方便了機關基層的溝通,保證了政令暢通,提高了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
二是共擔責任,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推行科所聯動后,徹底改變了過去“局長安排科室,科室布置工作,工商所組織實施,局長再組織檢查考核”的傳統工作模式,科室人員一改以往“指揮員”的角色,與基層擔同等任務,負同等責任,增強了為基層服務的責任感、使命感。通過科所聯動,機關科室人員全面接觸了工商工作的方方面面,全方位體驗基層工作的困難,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關鍵時候沖到一線,戰斗在一線,發揮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是延伸思路,提升基層監管服務水平。科室人員走出機關,深入基層,及時地發現基層監管服務中的問題和不足,擬定對策,制定措施,進行針對性地指導和幫扶,拓寬監管服務范圍,創新監管服務方式,逐步改變了基層監管人員只會辦理無照經營或超范圍經營等簡單案件,只會提供辦照、年檢、咨詢等簡單服務的現狀,使基層監管執法逐步向查處商標侵權、虛假宣傳、虛假出資、商業賄賂等方面拓展,服務發展上逐步向商標幫扶、合同幫扶、信用幫扶等方面延伸。科所聯動促進了基層創建“會管理、會辦案、會服務、會維權、會協調”全能工商所的積極性。
三、推行談心提醒制度,互幫互助打造上下一盤棋
在管理隊伍的長期實踐中,我們體會到了解職工想法,傾聽職工心聲,多與職工交流是維護隊伍思想穩定,提升隊伍戰斗力的重要途徑。通過推行談心提醒制度,把發現問題的途徑制度化,暢通了上下、左右溝通的渠道,凝聚了力量。
一是構建平臺,方便了溝通交流。實施談心提醒制度后,為干部職工構建了一個交流感情、解決問題、增進團結、凝心聚力的平臺,全縣系統上下級之間、同級之間坦誠相見,雙向溝通。干部職工對相互存在的問題,看到了及時糾正、提醒,達到了工作上協作配合,思想上坦誠相待,生活上互幫互助,打造“和諧工商”的形象,創建人心思上、人心思齊、人心思干的局面,工作效率大為提高。
二是載體豐富,凝聚了隊伍合力。談心提醒制度不固定形式,重在真心交流,相互提醒。面對面的交流、書信交流、網絡交流、OA辦公系統交流等都是談心交流的有效載體。很多職工通過這些載體,給黨組提建議、談想法、說問題,為局領導了解民情、知曉民意提供了方便。對個別有思想情緒的職工,局黨組成員及時與之溝通交流,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制度推行以來,共征集職工改善工商工作的建議37條,呈現出齊心齊意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十個必談,保持了隊伍活力。為使談心提醒制度富有針對性,我們提出了“十個必談”:工作崗位變動或職務升遷時必談、獲得榮譽時必談、工作出現重大分歧時必談、工作出現失誤或落后時必談、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重大困難和挫折時必談,在干部職工受到委屈或情緒出現大波動時必談、有矛盾磨擦時必談、群眾有不良反映時必談、發現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時必談、干部職工有與領導談心意愿時必談。“兩費”停征后,部分干部職工產生了“干不干照樣拿工資”的松懈思想,“擔心分流”的憂慮思想,失去了動力和斗志,思想不穩定,縣局黨組發現苗頭后,組織干部迅速靠上,開展一對一的談心交流,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統一了認識,增強了干勁,保持了隊伍的穩定。
- 上一篇:工商局科學發展觀監管經驗交流
- 下一篇:工商局基層考核機制監管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