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科學管理的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06 03:21:00

導語:水資源科學管理的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資源科學管理的經驗交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江西省*市用水量急劇增加,加之存在水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和水污染,威脅著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江西省水量分配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的科學規范管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使命。本文就如何加強*市水資源的統一和規范管理談幾點認識。

1、水資源的基本概況

*市各地多年平均徑流深在400-1000mm之間,總的分布趨勢是山區高、平原低、湖區更低,以鄱陽湖湖區的400mm為最低,以幕阜山區的1000mm為最高,其次為九嶺山區和廬山區、由于山區雨量大,石多坡陡,匯流快,入滲少,蒸發量小,而平原湖區則相反。徑流年內變化大,汛期4-7月份的徑流量占全年的70.2%。全市地表水資源量136.53億m3;(詳見表1),地下水為5.3億m3;人均水資源量為4126m3,畝均水量為4000m3。其分布很不均勻,西部的修水、武寧兩縣人均水量為6000m3,而中部的都昌、湖口、星子等縣均在2000m3以下。

2、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市修建水庫1070座,其中:大型水庫2座,蓄水量87.15億m3;中型水庫23座,蓄水量6.37億m2;小(一)型水庫184座,蓄水量3.75億m3;(二)型水庫861座,蓄水量2.06億m3。總蓄水能力99.33億m3,塘壩58418座。修建和加固江河堤防1008.264km,保護耕地面積9.883萬hm2,保護人口189.246萬人。解決了108.54萬人和51.32萬頭牲畜的飲水困難的問題。水工程的建成為*市工農業和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全市水工程年供水量己達234400.7萬m3,其中:農業供水139425.70萬m3,工業46359.00萬m3;城鎮供水3270.00萬m3,水電供水45346.00萬m3。全幣己建成大小水電站261處,總裝機106108kW,2004年全年發電量20934萬kW•h。

近年來,全市先后發放取水許可證518套,總的批準取水量92.9888億m3(含水力發電用水),其中:地表水17.47112億m3、地下水0.3084億m3、水力發電75.1936億m3、地熱水0.0036億m3。

3、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以下簡稱《水法》)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各級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統一管理水資源費(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但從現階段來看,仍然是各個部門分別管理一部分,如管水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

3.1部門之間有事互相推誘,老百姓抱怨多

水利部門是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職能主管部門,負責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發放取水許可證,統一管理水質水量。多年來,一些部門為了自身的利益,涉及與水有關的建設項目從未征求水利部門的意見,各自為政。如城市規劃、城市水管網的規劃設計,很少征求水利部門的意見。結果暴雨時,造成城市大面積積水,給人民生活、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也給水利部門在水資源管理上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3.2水資源管理體制不順導致管理不到位

長期以來,我國水資源管理體制不順,簡單地以水體存在方式或利用途徑將地表水與地下水、城市與鄉村、水量與水質、供水與排水實行分權管理,形成“多龍管水”的局面。水資源管理各行其是,形成了管水量的不管水質,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節水,管排水的不管治理污水,管治污的不管污水處理回用。這種體制不利于水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不利于水資源有效利用和水環境的保護,造成了在水資源管理上諸多問題。因此,為適應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實現水務化一體管理勢在必行。

3.3行政干擾,有法難依

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全市上下掀起了招商引資熱潮。有些地萬的政府只顧本地的利益,而忽視水法規的規定,未按規定立項批準審核,隨意上馬工程。如一些建設項目必須按報批程序批準才能動工。因考慮本地區的利益,個別行政領導對其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施加壓力,先動工,后辦有關手續。所以*市山區縣小水電的開發一擁而上,未經批準就上馬,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也給我們在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防汛抗旱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嚴重破壞了流域的水生態環境。還有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保護主義,置國家的法律法規不顧,以招商引資為由,下發文件,未經批準不得進入開發區工業園區,阻繞行政執法單位執法,拒絕交納法律規定的水資源費、水土保持費等。

4、加強水資源管理的幾項措施

新《水法》對水資源的管理提出了要依法實施取水許可制度,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節約用水,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的原則。

4.1要嚴把建設項目關,實施取水許可制度

自從1995年以來,*市正式啟動取水許可工作。由于工作抓得不緊,許多的建設項目,包括涉河建設和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都沒有按規定辦理取水許可。所以,要大力宣傳水法規,讓水法規家喻戶曉。要做到嚴把涉水建設項目的審批關。

水資源的管理核心實際上就是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和節約用水。同時對現有的取水用戶的管理,要認真做好一年一度的取水許可年審工作,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年審,取水量退水水質要做到心中有數,重點抓好取水戶計量設施的安裝和普查,掌握情況,以便有序的工作,全面實施取水許可制度。

4.2要加強排污口的管理,依法辦理排污口的審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污染、水土流失對水資源的損害在加大。隨著人類開發水資源程度的提高,水資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在加大。因此,保護水資源成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的核心問題。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履行水法賦予的職責,取水口附近不得新建排污口,對過去已設置的排污口要建議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重新考慮改建。

4.3要加強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近年來,*市招商引資的項目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尤其是一些高耗水、重污染的開發建設項目以及缺水區域的城鎮規劃建設項目,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參與重大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合理確定建設規模,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同時要防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盲目的發展證業的現象發生,為*市跨越“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階段發揮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能,讓有限的水資源為*市的社會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4.4落實水量分配制度,實行行政區域和行業水資源總量控制

江西省在全國南方豐水地區率先進行了水量分配工作,將水資源分配到各個設區市和各個大型灌區,分水方案己經通過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具有了強制約束力。這項工作為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減少了取水許可證發放的盲目性,增加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科學性,大大增強了水資源管理的宏觀調控和預見性。我們市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將省里分配的總量具體分配到各縣(市、區)及各行各業。分配的方法是按照區域和行業進行劃分,主要參數是人口、耕地面積、社會經濟發展等數據,總的原則是總量控制,節約歸己,體現節約用水的原則。

4.5加強水資源保護,做好水功能區劃工作

*市水資源量雖然較豐富,但時空分布不均,域性缺水時有發生,水污染也日益嚴重,制約了全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根據江西省水利廳的統一布置,2008年己完成水功能區劃工作。

*市的水功能區劃確定的范圍從流域面積為50km2以上的河流和2km2的湖泊為這次水功能區劃的重點,劃分為一級區和二級區。一級區劃分為保護區、保留區、開發利用區、緩沖區;二級區劃分為飲用水源區、工業用水區、農業用水區、漁業用水區、景觀娛樂用水區、過渡區、排污控制區。

根據區劃的劃定,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在各自的行政管轄區樹牌立碑,標明保護區的起點和終點,以告示民眾。我們還要著手開展對保護區的河流和湖泊水體納污能力的核定,一旦政府批準后,水行政主管部門就要按規定對排污嚴格審批、嚴格管理。

4.6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水務一體化建設

(1)提高認識,統一思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核心是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提高用水效率。近年來,*市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上部門之間爭權,相互不溝通,導致整個城市的規劃與水利銳鉤,造成城市兩湖的污染,城市排水管網集水等諸多問題,各級政府、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按照《水法》規定的職能,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把水資源統一管理歸口水行政主管部門。

(2)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形成"一龍管水,多龍治水"的新局面。水資源不僅是一種自然資源,也是一種經濟資源,更是一種戰略資源。*市水資源雖然豐富,但如果不加強節約和保護,局部地區缺水將更加嚴重,水質型缺水就會更加普遍。要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就要改革我市現行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建議政府采取水務一體化管理模式,成立水務局,實現水資源和涉水事務的統一管理即“一龍管水,多龍治水”。

(3)水務一體化管理有利于實現人水和諧。隨著水資源問題的日益突出,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問題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因此,要逐步建立起符合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統一管理的新體制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機制。即在宏觀管理上按流域管理原則,統一調配水資源,以利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實施統一規劃、統一治理;逐步建立從取水、供水、排水及水資源保護的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以消除部門分割管理給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帶來的不利影響,有利于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