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社區創建黨建綜合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14 02:15:00
導語:示范社區創建黨建綜合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位于通化市中心地帶,20*年6月組建。共有居民2370戶,人口7680人,有黨員212名,其中在籍黨員50名,在職黨員162名,駐社區機關、事業單位14家,個體商業網點98個。幾年來,我們緊緊抓住市、區委提出創建黨建綜合示范社區的有利契機,強化思想認識,健全服務網絡,規范工作機制,使示范社區建設健康有序開展,推動了社區經濟和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實現了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新局面。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全黨工作的重心,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是各級黨組織開展工作的指導原則,和諧穩定是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市、區委關于黨建綜合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提出后,社區部分班子成員和少數黨員持有不同意見,認識不到位,思想不統一,我們黨政班子經過反復研究,示范社區是在標準化社區的基礎上提出的,這項活動不但要在*開展,而且要高質量開展,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首先是認識要有高度,理論上要抓住工作結合點。
在認真學習示范社區文件精神基礎上,組織班子成員及部分黨員到率先達到省級創建標準的龍泉街龍水社區考察學習,直接和間接地學習、感受示范社區創建活動給社區經濟發展和社區建設帶來的變化。我們深刻感受到:抓示范社區創建就是抓煥發推進全面工作的源動力,就是有效提升新時期社區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就是推進社區和諧穩定的強勢力量,就是黨的建設和經濟建設實現有機結合的有效載體。
班子成員形成共識,要發展社區經濟,實現經濟上的快速發展,前提條件是有和諧穩定的環境,核心是有黨組織的正確領導,關鍵是有一個好的制度和機制來保證。如何調動和激活這些要素,需要有一個媒介來承載,而創建示范社區活動就是承載體。各要素發揮了作用,就有了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經濟就會得到長足的發展,經濟發展了,各要素又會得到強有力的支撐。
二、開展積極有效的工作,推進示范社區創建活動高質量開展
我們把“服務群眾”作為創建示范社區,推進社區和諧穩定的中心要務,不斷創新服務載體,拓展服務領域,最大限度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狀況居民的需要。
我們率先提出實現“五三三”目標,即“五為”,“三到位”和“三滿意”。“五為”,即社區發展需要為駐社區單位所理解、為社區組織所支持、為社區居民所擁護、為社區黨員所歡迎、為弱勢群體所滿意;“三個到位”即思想工作做到位、群眾需求想到位、為民服務干到位;“三個滿意”即駐社區單位滿意、社區黨員滿意、社區居民滿意,不斷探索和推進了示范社區建設的新途徑。
一是在原社區便民市場的基礎上,協調工商、稅務、城管、環保、防疫等部門繼續擴大下崗再就業服務范圍。陸續開發了社區看車棚、社區超市、便民飯店、家政服務站、美容美發廳、托老所等社區經濟資源,共有7家社區經濟團體加入社區,真正建立起一個功能齊備、設施完善、項目繁多的經濟團體,由于社區安排大量的下崗、失業人員在此就業,百姓命名“*社區下崗再就業服務中心”。目前社區內有功能完備的集貿市場1個、幼兒園2所、社區門診服務部1個,商業服務網點7個,遍及全社區,社區年收入3萬余元,累計年收入12萬余元,共安排142人次再就業,人均收入4800元/年,直接經濟效益8.4萬元,為創建“黨建示范社區”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是黨組織從加大與駐社區單位的聯系入手,社區黨支部牽頭成立了社區黨建聯席會,吸納了市自來水公司、市城管支隊、市公共汽車公司等14個單位加入了社區黨建聯席會,大家共同探討新時期社區黨建的工作途徑和方法。通過社區黨建聯席會的運作,社區黨支部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社區黨員的心更加緊緊聯系在一起,社區建設得到了社區單位、黨員的有力支持。如,市公共汽車公司經常免費為社區提供大型會議場地;公用事業局、公汽公司等單位兩年多來為社區無償提供建設資金達1.5萬元,每年重大節日都在一起搞活動,加深了共建的感情。
三是在黨員中開展“黨員責任區”活動。*社區根據區委組織部“黨員任職做事”相關規定,通過黨員自選崗位、社區聘請等方式,使許多原來擔任市、區領導的老干部、老黨員在社區領任了不拿報酬的“黨員義務崗”。這些老領導、老黨員自身理論水平高、政治威望高,工作經驗豐富,在黨員義務崗上為社區獻計出力,為社區建設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如,社區里81歲高齡的共產黨員孔繁良,在樓道墻壁上自創“鄰里生活園地”板報,由于他設計的板報貼近居民實際,很受居民的歡迎。*社區黨組織共劃分了12個黨員責任區,發放黨員服務卡近千張,建立黨員群眾聯系箱2個,組建黨員便民服務隊4支。為居民解決實際困難30余件。我們還建立“三必談”、“三必訪”的服務,使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了載體內容,取得了實際效果。
四是以“三個面向”為中心,豐富了服務內容,根據社區職能變化,開展了面向殘疾人、貧困戶、下崗職工等弱勢群眾的人性化服務、面向社區居民群眾的便民利民服務、面向轄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三個面向”活動,準確抓住社區服務中心和建設管理兩個環節,不斷提升社區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在對貧困戶幫扶上,每到冬季社區支部成員都要去特困戶家看看過冬情況,并為生活困難老年人購置塑料布,封窗保暖。每年春節集資為特困老年人送去米、面、油,讓生活困難老年人能感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為了讓孤老、空巢老人不孤寂,社區于20*年5月成立了以老年人為服務重點的婚介服務社。通過工作人員努力,已有三對老年人重新組成新家,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對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幫扶上,社區專門成立了幫扶領導小組,并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社區主任趙書民、副主任張躍、季春華分別與新站委居民曹洋、銀廠小學的宋健和社區低保戶欒佳霖結成幫扶對子,在進行日常的走訪慰問之余,還為三個孩子辦理減免學雜費手續,促使他們早日成才。在社區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社區先后為120多名下崗再就業幫扶對象辦理各類減免手續,為23戶、65人下崗困難職工家庭辦理了低保。*社區就業服務站為176人辦理《再就業優惠證》,儲備就業信息1300條,介紹就業620人次;為9人辦理了小額貸款,共計18萬元;協調駐社區單位安排98人次再就業,社區失業人員再就業率達97%。
在對殘疾人幫扶上,我們一直把為殘疾人解決實際困難,作為我們工作的切入點。社區低保戶、殘疾人胡人光,雙腳殘疾,行動不便。每到雨季,他的房屋漏雨,社區黨組織都要組織黨員去他家,自帶油布為他家修理房屋。他多次流下了感動的熱淚,直說:“還是共產黨好!”
在拓展服務上,社區黨組織建立了以黨、團員、入黨積極分子為骨干的社區服務隊伍,無償為居民提供服務。社區黨組織從“便于群眾,便于管理,便于服務”原則出發,根據社區黨員群眾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特長,組織了一支“社區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為居民提供各種服務項目12個,初步達到了“十不出區”的服務目標。還制作了服務項目小牌匾,掛在居民住戶的房屋前,居民遇到各種麻煩事情,只要通知社區,都能很快地得到幫助和解決。
五是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提高社區居民文明素質。以拓寬服務領域,豐富社區文化為重點,我們黨支部充分利用社區活動中心的設施,廣泛開展了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滿足了居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需求。社區黨支部把社區平時愛好吹拉彈唱的居民組織成文藝隊,成立了民樂隊、舞蹈隊、秧歌隊、腰鼓隊、合唱團等文藝團體,為他們購置了1萬多元的音響樂器、服裝,并提供活動場所。同時每年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10余次群眾喜聞樂見、便于參與的文體活動和文藝演出,極大豐富了社區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精神文明素質。
在20*年8月,由社區黨支部牽頭,在社區內舉行了大型環保宣傳活動——“創建綠色社區”。舉辦“創建綠色社區成果展”、“創建綠色社區,從娃娃抓起”兒童繪畫展、“爭當環保小衛士”作文展、“構建和諧家園”活動綜合展覽及“創建綠色社區,構建和諧家園”文藝晚會等內容,集中展示了“創建綠色社區”活動的主要成果。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各樣的文化活動,共享共創美好家園新風尚在*社區已經形成。
三、建立有效運行機制,鞏固發展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成果
一是建立了貼近群眾的工作制度。通過建立家訪、談心、接待日制度,主動、及時、準確地掌握不同層次、不同狀況的群眾的愿望、情緒和需求,科學謀劃,著力解決與群眾利益相關的問題。*社區黨組織成立了交通管委會,建立了社區機動車和駕駛員管理的臺帳。管委會工作人員做到“三清”、“二熟”“一知”,解決了小區機動車停放混亂的情況,受到居民的歡迎與好評。
二是制定黨員責任區制度,通過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參與社區建設。
三是建立宣傳教育制度。*社區黨組織以社區活動室為陣地,采取授課、輔導和電化教育手段,組織社區黨員學理論,學科技、學文化,配合中心工作,開展法制、健康、科普教育內容講座,努力提高黨員素質和居民文明素質。
四是建立政務公開制度。設立社區居務公開欄和居民信箱,開展“我為社區進一言”活動,組織群眾獻計獻策,誠懇聽取居民批評,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增強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意識。同時,社區黨支部還向駐區單位黨組織、社區在籍黨員和在職黨員分別提出了“四個一”的倡議,有效推進了社區建設和發展,為示范社區建設注入了新鮮有價值的信息,促進了和諧穩定社區氛圍的形成。
同志們,我們*社區通過有效開展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推動了和諧穩定社區的建設,積累了一些經驗,但距離區委和街道黨工委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按照和諧社會總體目標,我們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今后,我們在上級黨委領導下,不斷謀劃新思路,采取新舉措,按照形勢發展需要,不斷賦予示范社區新內容,為建設居民高度自治、秩序穩定、保障充分、環境舒適、公共服務完善的和諧社區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探索黨員教育管理的新途徑
- 下一篇:保險公司弊端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