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干部建設思考

時間:2022-06-26 03:18:00

導語:農村基層干部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基層干部建設思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在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必須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優化農村基層干部開展工作、發揮作用的環境。

創新思路。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考慮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問題,克服就基層抓基層的傳統觀念,把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放在干部隊伍整體建設中來謀劃;克服就干部抓干部的思維定勢,把工作重點從單純提高基層干部素質轉向提高素質與改革政府機構、轉變政府職能相結合,優化農村基層干部資源配置。

創新方法。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努力創新農村干部工作的方式方法。一是調整基層黨政組織設置,增強基層黨政組織對農村社會的整合力。著眼于交通日趨便利、信息渠道日益暢通的實際,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鄉并鄉,建立中心鎮;著眼于農村行業協會日益發展的實際,撤村并村,建立中心村,并依托行業協會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構建中心鎮加黨政機關、中心村加村級組織、行業協會加黨支部的縱橫交織的農村黨政組織設置新格局,優化基層組織結構。二是結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轉變基層政府職能,增強基層政府對農村社會的控制力。在機構上,結合中心鎮的建立,大力推進鄉鎮機構改革,提高基層執法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在人員上,精減縣級執法機構的機關人員編制,增加基層執法機構的人員編制,增強基層政府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在經費上,加強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該財政供養的堅決保證供給,該退出財政供養序列的堅決退出財政供養序列,做到機構人員下沉、財政供給上收,避免與民爭利。三是適應農村稅費改革的需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實現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落實有關政策,著力解決農村債務問題、公共建設投入問題。同時,建立穩固的基層黨建活動經費來源渠道,保證基層黨政組織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

創新機制。結合基層實際和干部實際,大力推進基層干部工作的機制創新,形成抓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一是創新錄用機制,增強基層的“造血”功能。堅持每年拿出一定名額,從符合條件的人員中公開選拔一批公務員充實鄉鎮部門,激勵基層干部扎根基層。實施“人才反哺”工程,留住那些熱心基層、安心基層的優秀人才,解決基層干部后繼乏人的問題。二是創新激勵機制,增強基層的“護血”功能。優先選拔優秀的鄉鎮黨委書記擔任縣處級黨政領導干部,注重從有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中培養選拔黨政領導干部,鼓勵干部到基層建功立業。三是創新村干部儲備機制。地方與學校聯合,重點培養部分成績優秀的在校大學生和高中在讀學生,為基層儲備人才;地方和軍隊聯手,在保證軍隊人才需要的同時,對優秀的農村入伍戰士開展農村相關知識和實用技術培訓,通過部隊為基層有計劃地培養人才;基層黨組織與勞務輸出中介組織合作,有組織、有計劃地輸出部分青年農民到沿海發達農村“打工”深造,培養村級后備干部。

優化環境。各級黨組織應高度重視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問題,工作上緊緊依靠基層干部,感情上牢牢貼近基層干部,為他們開展工作、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條件。職能部門應統一協調,減輕基層負擔,保護那些敢于辦事、勇于改革的基層干部;組織部門應注意發現、總結、樹立一批基層干部典型,搞好典型引路;宣傳部門應加強正面輿論引導,維護基層干部的形象。同時,不斷改善基層干部的物質待遇、生活條件和社會保障,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