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科學發展觀經驗交流
時間:2022-07-15 10:54:00
導語:文化惠民科學發展觀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推動科學發展面臨的任務也有所區別。只有從本地實際出發,發揮優勢,創新思路,真抓實干,才能有效推動科學發展。××省××市××區是一個古城區,土地面積有限,自然資源匱乏,但文化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近年來,××區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推動科學發展必須立足實際、創新思路,充分發揮文化的重要作用。
堅持文化立區,增強發展動力。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論證,××區提出文化立區的發展戰略,制定了文化××行動計劃,積極打造文化××品牌,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動力和活力。具體措施是:以文化建設和文化發展為龍頭,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提升傳統服務業的文化含量,大力發展以智力、創意為主要特征的現代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大力推動文化與旅游、商貿等的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提升文化品位,優化發展環境。實現科學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環境。如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區立足于文化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的優勢,堅持從提升文化品位入手,注重在城區改造和建設中融入文化內涵,在城區管理中注入文化因素,努力形成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良性互動的氛圍,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城區改造和建設中,堅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累計投入上億元資金用于改造和建設一批重點基礎文化設施,既保護了古城風貌和格局,又拓展了其功能和作用;在社區綜合整治與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中,利用設置文化標識、增加文化元素等形式,彰顯人居環境的文化特色;在城區管理中,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環境衛生、市容市貌、平安綜治等工作的數字化、網格化,提高城區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推進文化惠民,共享發展成果。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加強文化建設,推動科學發展,目的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圍繞這一目的,××區積極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努力讓廣大市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構建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為廣大市民搭建交流平臺、提供活動場所;成立××藝術團、愛之聲合唱團、吳門藝術團、蒲公英藝術團等文化團隊,舉辦××文化藝術節、社區文化節、民俗文化節等文化活動,吸引市民廣泛參與,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 上一篇:商務英語語言特色管理論文
- 下一篇:設計階段深度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