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農業產業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8-31 11:25:00
導語:鄉鎮農業產業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仲夏時節,穿行在“蓮藕之鄉”的田野和湖泊之間,當涼爽的微風帶著蓮葉、蓮花的清香拂面而來的時候,也許你會聯想到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的這聯詩句,但是你是否知道,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背后,又有著多少共產黨員為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呢?
XX鎮地處三縣(市)交界處,東接云夢、北端應城,三分崗地、十分湖汊、四面環水,是漢川市西北部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湖區“口子”鎮,全鎮881名黨員,其中農民黨員6**名。參與“雙建雙帶”的黨員687人,機關和鎮直部門黨員153人,農村黨員534人。
近幾年,我們按照鎮委、鎮政府提出的“緊緊立足湖區實際,牢牢把握發展重點,做大做強蓮藕特色產業,恢復鞏固糧食基礎產業,挖掘升級水產優勢產業,滾動發展畜禽后繼產業”的總要求,不斷轉變思維和工作方式,堅持“示范、引導、服務”的宗旨,按照“建基地、建公司,干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以我做示范,風險自己擔”的基本思路,鼓勵和動員廣大黨員帶頭和帶領群眾推廣新技術,興辦大基地,開拓大市場,創辦服務組織,籌建加工龍頭,大力推進我鎮農業產業化進程,全鎮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20**年,我鎮年產蓮藕1億斤,糧食1000萬斤,鮮魚600萬斤,絨毛蟹30萬斤,畜禽30萬只(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科技興農為平臺,不斷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
20世紀末,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我鎮農民對蓮藕種植有了一定認識。鎮委、鎮政府抓住時機將1999年定為蓮藕宣傳,推廣年,通過“十調”(政策激勵調、資金幫助調、輪作換茬調、人田移位調等)幫扶,吹響“蓮藕之鄉”建設高潮號角。
近年來,我們立足于實施“效益農業、品牌農業”戰略,發揮我鎮品牌、網絡、質量上的優勢,依托鎮農技部門和科技館的平臺,不斷創新農產品種養殖模式,更新農產品品種,革新農產品生產技術,全鎮基本形成三大規模農業塊:一是以共產黨員陳金軒、陳連華等200多名農村黨員采取良種良法、無公害生產和配方施肥等新技術,建“3735”、新“鄂蓮1號”、“湖南泡子”等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2.5萬畝。二是以機關共產黨員王望來,以及村黨員楊先國等100名黨員實施藕稻、藕油、蒜稻、麥稻、季節蔬菜等模式,建糧食“二優培九”、大蒜“金香1號”等高產優質示范基地1萬畝。三是以漢北河沿線農村黨員為重點,建櫻桃谷鴨等家禽養殖基地和千頭牛養殖基地各一個。四是以部門黨員劉瓊林為代表依托,東西汊湖、鄔家海、鄂家海等精養漁池,建1萬畝中華絨毛蟹養殖基地和2000畝鱖魚等優質魚養殖基地。XX東西汊湖水產養殖場,是全市優秀共產黨員劉瓊林、劉家華等集體承包的,現有水面1.5萬畝,總投資300萬元,主要以養殖中華絨毛蟹為主,每年投放蟹苗100多萬只。20**年養殖場產四大家魚10萬斤、成蟹30萬斤,總產值達600多萬元。帶動漁民300多戶增收,漁民人均收入300元。
二、以銷售網絡建設為重點,不斷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我們立足“水鄉念水經、藕鎮興農業”的思路。通過政府指導、資金扶持、市場引導,加大對蓮藕經銷公司的扶持力度。我們提倡黨員干部帶頭辦藕行、跑銷路,有力拓展了我鎮蓮藕銷售渠道。農村黨員凡在鎮內成立藕行可享受相應的減免手續和費用,有一定規模且銷售量過200萬公斤的銷售人獎現金2000元,年終可優先考慮評模評先。如紅廟村農民黨員王再庭、吳門村黨員王國志等所辦涼亭藕行和隆盛藕行年銷售近500萬公斤,先后被評為鎮特等勞模和孝感市致富帶頭先進個人。一是培植產銷額達500萬公斤的藕行2個,50—100萬公斤的藕行9個。二是大力支持組建農貿運輸公司,農資運輸車隊13家。三是大力構建蓮藕銷售網絡。開辟了以廣州、深圳、北京為軸心的30多個銷售窗口,網點遍布10多個大中城市,全鎮擁有100多名銷售人員和22名蓮藕經紀人。蓮藕年平均外銷量達1億斤。
三、以加工企業為龍頭,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
在支持藕行壯大發展的同時,我們協調做好百信藕業、精米加工廠、涼亭藕行等加工企業與基地、農戶對接。走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路子,使我鎮更多農副產品經過加工實現轉化增值,縮小“剪刀差”。百信蓮藕食品有限公司是我鎮鎮直部門黨員劉貴昌引進香港百信藥業投資建成的現代農產品加工企業,公司總投資500萬元,以生產純藕粉、鹽漬藕段、小藕片為主,年產值達1000萬元,產品遠銷廣州、江蘇、出口日本、美國。公司現有蓮藕基地3000畝,可輻射周邊3萬畝蓮藕面積(包括劉格、楊水湖),帶動5000戶藕農征收,藕農人均收入可增長100—150元,直接、間接增加就業人數200多人。初步完成了蓮藕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進一步夯實了我鎮農業產業化基礎。
四、以科技體制改革為中心,大力構筑科技惠農新“基地”
一是通過向上爭取一點,政府支助一點、科技部門自籌一點的方式不斷加大對科技應用的推廣力度。近幾年,我鎮蓮藕品種更換了5種、3次革新生產技術,3次調優種植模式。二是抓好農民科技培訓基地建設。20**年5月,我鎮原農技站站長、高級農藝師、共產黨員盧秀清同志,雖年近七旬,仍發揮余熱,在鎮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原農技站的基礎上,創辦了全孝感地區第一家公辦民助科技館。把科技館辦成我鎮預測市場信息的平臺,科技下鄉的載體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試驗基地,以及培養鄉村科技人才的搖籃。鎮科技館的創建是我鎮“雙建雙帶”基地建設的新亮點,也是我鎮“雙建雙帶”工作向社會化、市場化邁出的堅實一步。去年孝感漢川兩市科協分別在我鎮科技館召開現場會。現在我鎮科技館下設四個協會,分別是:漢川市XX鎮優質蓮藕生產協會、漢川市XX鎮古渡香優米生產協會、漢川市XX鎮梭角生產協會、漢川市XX鎮水產生產協會。網絡農村科技人才200多人。三是以科技館為載體,不斷加大我鎮農技培訓力度。20**年科技館共培訓農民2批次,培訓人員達160多人,其中黨員人數近93人。另外,農技員協會成員常年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生產,搞好科技跟蹤服務。20**年,我鎮科技培訓準備分三個階段,一階段對種養殖大戶進行重點培訓,二階段對扶貧脫貧對象進行專題培訓,三階段全面推廣。目前,第一階段正在進行中。
五、以“信貸資金幫扶”為途徑,加大“金融+基地+企業”模式建設力度
“信貸幫扶”是一項惠農政策,為了認真落實好,鎮確定目標,以機關黨員和信用部門黨員為重心,想千法設百計搞好幫扶。
一是引導我鎮種養殖大戶主動聯系信用社,爭取政策性信貸資金。二是指導信用社擴大向基地、企業的資金幫助力度。三是政府對信用社貸款回收實行政策支持,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四是積極向信用聯社爭取更大額度的信貸資金。20**年,我鎮發放信貸資金1200萬元,其中用于蓮藕品種調優,蓮藕運輸車隊建設和蓮藕加工的資金達600萬元,有近100名黨員享受信貸幫扶,當中政府貼息貸款15萬元。用于藕稻、藕油、蒜稻種植模式調新資金400萬元。用于多種經營資金200萬元。全鎮受惠企業和基地28個,受惠農戶達3000多戶。
XX今天的成績來之不易,是XX鎮委、鎮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赤誠奉獻、奮斗不息的結果。今后,我們將一如繼往開展“雙建雙帶”活動,發揚傳統,以只爭朝夕的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把XX建設成為富裕型小康鄉鎮而努力奮斗!
- 上一篇:黨風民主評議匯報材料
- 下一篇:涉訴信訪工作經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