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民主法治示范社區交流材料
時間:2022-09-01 10:57:00
導語:小區民主法治示范社區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XX小區,始建于1996年,東臨和燕路,南近鄰緯一路,西與南京農專接壤,北以水吉路為界。是新港開發區征地拆遷配套興建的復建房住宅小區,也是目前南京市最大的農民小區。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建有住宅70余幢,居住3000多戶近萬人,主要安置原燕子磯楊梅塘、新勝、興武、笆斗、曉莊等村的拆遷農民。經過幾年的建設,目前社區內已有幼兒園、蘇果超市、農貿市場、健身廣場、衛生院、停車場等生活配套設施,小區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服務功能日趨完善。與此同時,他們牢固樹立“一手抓發展,一手抓民主法治建設,堅持兩手都要硬”的指導思想,通過扎實開展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強民主監督等多種有效途徑,極大地增強了社區干部群眾的民主法治意識,形成了社區各項工作民主化、法治法和規范化的良好局面。
一.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規章制度,促進社區管理制度化
社區成立后,首先從建章立制入手,夯實民主基礎,從根本上取信于民。結合自身實際,依據《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經過初擬草案、專家,相關部門論證以及深入調查和廣泛征求意見不斷完善,制定了《社區自治章程》和《社區居民公約》,內容包括社區的經濟、政治、文化、治安、計生、福利、衛生、安全等各個方面,把社區的管理事項用規約的形式固定規定下來。根據自治章程的規定,建立了社區居民代表大會為決策機構,以投票表決形式選舉出的社區議事監督委員會是社區的議事監督機構,以社區居委會為執行機構的組織形式,形成凡涉及社區居委會工作的大事,均由議事機構進行討論,拿出實施方案,經決策機構研究決定后,再由執行機構組織落實的工作程序,保證社區治理有理有據,實行“依法建制、以制治居”,確保社區整體功能的發揮和運行的規范。為落實居民自治章程,提高班子成員的思想素質,規范社區居委會工作,還制定了居委會《約法三章》,嚴明紀律,規范行為,使大家有章可循,按規章制度辦事。
二.建立和完善民主選舉制,保障社區管理規范化
民主選舉是社區自治的基礎,是擴大社區民主,實現社區自治的舉措。小區建立初期,設有一村、二村、三村3個小型居委會,隨著城市化發展需要,20**年8月撤銷原三個居委會,采取公開、公平競爭的民主原則,依法重新選舉。這次換屆選舉有如下特點:一是依法界定選民資格,保障居民選舉的權利。將選民資格確認作為一項基礎工作來抓,根據依法和實事求是的原則確定選民資格條件。具體操作是:戶口在本轄區的選民是當然的選民,但不常住在這里的可以不予登記(本人有要求的除外);常住在本轄區,戶口不在本轄區的居民可以是社區的選民(本人不愿參加登記的除外);競爭社區組織職位的人員,經本人申請,選舉委員會同意,并將戶口遷往所在社區的,可以予以登記;軍人、大專院校的學生等一些特殊群體可以作為選民,參照本地人大代表選舉工作的有關辦法執行。這樣做有效的解決了長久以來比較頭疼的幾個問題,即大量的空掛戶不能參加投票而直接影響參選率;實際居住在社區而戶口不在社區的人被剝奪了選舉權;在社區初創時期,有志于社區工作的人才受居民身份的限制不能參與社區工作職位競本文來自文秘之音網,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網絡站選,影響社區工作者隊伍素質的提高。二是堅持民主選舉社區代表。選舉高素質的社區代表是提高社區代表會議決策水平的基礎。居民代表候選人不搞組織推薦全部由居民聯名推薦產生。在居民樓、駐街單位發放、張貼了《致XX社區居民和社區單位的一封信》,采取主任包樓、組長包戶的做法,分組召開居民會議,召開組長、社區單位、流動人口群眾會,向居民宣傳推選社區代表的重要性的認識,經過廣泛宣傳深入發動,民主選舉產生的社區代表,黨員比例高,文化程度高,在職人員比例增加,男性比例增加。民主方式直選產生的居民代表有著相對廣泛和扎實的群眾基礎與社會基礎,在社區群眾中有著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為社區民主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三是社區居委會成員候選人杜絕指派和內定,夯實社區真正意義上直選的基礎。XX小區直選的提名方式采用居民10人以上聯名,或者居民代表5人以上聯名二種形式,召開居民代表與居民小組長會議進行提名,再就提名更廣泛征求意見,為日后候選人高當選率打下了基礎。四是采取預選方式確定正式候選人。召開居民小組長會議和居民會議進行協商,最后由居民代表會議進行預選產生正式候選人,杜絕了任何組織和個人的指派與內定。五是從過去等額選舉、公開寫票變為差額選舉、秘密寫票方式。并且突破以往正式候選人不發表演講的傳統做法,開展平等競爭選舉。候選人要向居民們發表競選演說,陳述對社區的認識,描繪社區發展的藍圖,并回答居民們的問題。這些無疑給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實行依法治理、民主決策,提高社區管理民主法治化
XX社區居民多是“農轉非”,法制觀念淡薄,民主意識不強。針對這種現象,召開了社區班子成員會議和居民代表座談會,專門學習了有關文件,通過他們的宣傳,讓廣大群眾明確依法辦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統一思想、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采取多種形式開展依法治理。一是建立了由社區主要領導負責的依法治理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責任,完善工作制度和議事規則,切實發揮領導小組在社區普法和依法治理中的領導作用。二是實行了包片聯組責任制,領導小組成員人人聯片、個個包組。同時發揮聯戶聯防責任人的作用,讓他們與依法治理領導小組緊密配合,協同治理。三是綜合整治,實現社區專項治理經常化。圍繞社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突出問題以及社區居民或成員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經常性的專項整治工作,制定打擊和預防“”等邪教組織、凈化社區環境、預防矛盾激化、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掃黃、打非等具體工作目標,加強餓社區矛盾糾紛的綜合治理,建立化解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新機制,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強化對流動人口的管理,保障社區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民主決策是社區自治的核心,社區內重大問題由社區成員民主決定,體現了社區自治的本質要求。XX社區按照“議行分設”的原則,采取“四組織、三層次”(社區黨組織為領導層、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和社區議事監督委員會為決策監督層、社區居委會為執行層)的構建方式,制定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和社區議事監督委員會議事規則,明確議事主體、例會時間、議事內容、議事原則、議題產生、表決方式和保證措施等條款,保證民主決策有章可循。
四.建立和完善民主監督制度,推動社區管理透明化
民主監督是社區自治的保證,具體內容:一是堅持落實評議會制度。為更好地推進社區民主自治,社區組織定期向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和社區議事監督委員會報告工作,聽取意見,接受評議。為保證會議質量,居委會提前三天將會議通知、工作報告和要討論的文件發到代表手中,使其有充分的時間審查并征求居民意見。會上,代表認真聽取居委會和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匯報,做出評議,并對今年的工作計劃提出建議。社區代表會和評議制度疏通了社區成員參與社區建設的渠道,社區居委會也成為聯系政府與群眾的橋梁。二是實行三公開,進一步調動居民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三公開”制度,即居務公開、制度公開、財務公開,而財務公開更是關系廣大社區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本文來自文秘之音網,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網絡站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民主理財的重要途徑。為了管好財務,堅持一枝筆審批,每月定期集體會審帳目,并對每枝筆支出實行“四章把關”,即:所有支出單據,必須依次由經手人簽章、會計注明用途并簽章、居委會主任審批簽章、民主理財小組復查蓋章。此外,還實行“三書一單”理財制度:即年底由主任、會計、出納就全年財務收支情況簽定《經濟責任書》,保證全年經濟活動和審批單據沒有問題;各民主理財小組簽定《民主理財意見書》,對全年財務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居委會財務審計小組簽定《審計鑒定書》,對全年的經濟活動作出鑒定結論;會計、檔案員簽定《會計資料入檔清單》,顯示年底會計帳目資料交接情況。這一系列的制度落實,使居民對關系自身切身利益的大事清楚放心,也提高了社區事務民主管理水平。
五.強化教育,實現社區法制宣傳教育規范化。
XX社區以服務社區建設、規范社區管理、參與社區服務和保障社區穩定為宗旨,以法制宣傳教育和法律服務為切入點,主要抓好3方面工作:一是采用多種教育形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建造法制宣傳專欄,定期刊出與社區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案例,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具體事例“說“法,達到普法目的;建立XX社區法律學校堅持定期上法律輔導課,針對轄區居民不同情況,不同對象,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開展法制教育活動;建設社區圖書室,配置法律圖書,免費對居民開放,使居民真正養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嚴格依法辦事的良好習慣。并根據形勢和居民需要,經常開展喜聞樂見的法制教育活動和法制文藝活動,提高社區居民的自律、自治和自我保護能力。二是建立起一支社區法律服務志愿者隊伍。邀請在社區居住的法律從業人員和高校法律專業學生作為志愿者,為居民講法制課,進行法律咨詢,提供法律幫助。社區法制講師團發揮了較好的作用,社區治安義務巡邏隊、社區法制宣傳員、人民調解員、幫教信息員等活躍在各個社區,為確保一方平安,維護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強社區法律服務工作,滿足居民對法律服務的需要。設置社區法律服務機構,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調解糾紛、法律文書、辦理非訴訟法律事務、協辦公證以及為社區管理提出法律意見等,指導和幫助社區成員提高依法管理事務的水平,提高社區居民依法辦事、依法維權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設置法律援助工作站,確定專人負責排摸本轄區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特困戶,送法上門,提供免費服務。
通過強化基層民主法治建設,促進了居委會班子成員依法決策和民主管理意識,帶動了居民自我教育和管理,社會治安得到根本好轉,促進了居民遵紀守法,學法用法意識明顯增強,促進了社區的長足發展。
- 上一篇:物理測量數據估讀位研究論文
- 下一篇:稅收籌劃的稅收理論依據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