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10-12 09:03:00
導語:工商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積極應對新“三定”方案、“兩費”停征和“陽光工資”實行后,基層工商隊伍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年初以來,市工商局踐行科學發展觀,以實現“優化中層干部組合,增強班子活力,提高整體素質”為目標,強化責任、競爭、協作理念引領,優化中層干部資源配置,深化改革干部選人用人機制,努力推動高績效工商團隊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著眼人才培育,突出適配和諧,強化責任意識引領。
為充分發揮中層干部在基層工商隊伍的領軍人才作用,該局緊扣人才適配和崗位責任的關鍵點,努力推進中層班子和諧建設。一是推行適崗定人,實現基礎性和諧。打破原有人員崗位界定,應新“三定”方案后職能轉變需要,明確提出中層正職干部上崗推行“適崗定人”。即按編設定中層正職崗位,通過發放《中層干部正職適崗意向表》,先由全體中層正職干部根據其個人能力專長競選三個意愿崗位;局黨委再綜合分析干部能力水平、綜合素質與意愿崗位是否適配進行充分研究,合理布局中層正職崗位人選,努力使中層正職崗位的干部配置實現基礎性和諧。經過調整,大部份中層正職干部根據個性特點,如愿輪換到其專長適宜崗位,通過自主擇崗進一步強化了崗位責任意識,切實解決“有位無為”、人才不能“專用”的問題。二是推行適配定編,實現功能性和諧。在調整中,打破以往干部調整選拔任用時實行滿編滿員的慣例,針對個別雖有定編的崗位但與其他崗位的功能職責相近可兼顧的崗位,堅持由合適干部進行兼崗不滿編;對功能職責比較少的崗位堅持能不設正職的就僅配一副職工作,能不配副職崗位的就僅配一正職開展工作;對人員較少、事務較少的山區基層所配一名副職就能開展工作的,就不再設兩個副職崗位。通過該次調整,中層正職崗位配置縮減了_個;中層副職崗位縮減了_個,崗位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精簡高效。三是推行適者搭配,實現匹配性和諧。即在組合中層正副職搭檔時推行“雙向選擇,適者搭配”的理念。即由中層干部正職填寫單位《選副職意向表》,每單位可按編數_:_比例申請副職對象名單;中層副職填寫個人《擇崗意向表》,每人可申請_個崗位,并注明是否服從組織安排;根據雙向選擇意向,局黨委根據雙向選擇的結果從年齡結構、業務水平、性格類型等多方面著手,對正副職中層干部進行排隊組合,反復醞釀各單位中層領導班子搭檔是否合適恰當,提前消滅人員搭配出現不匹配的因素,力爭實現中層領導班子的優化組合和合理布局。最后,有__位中層副職干部通過雙向選擇交流到新的崗位,大大增強了中層領導班子的凝聚力。
二、實施開放選才,突出操作公開,強化競爭意識引領。
為了使這次人事改革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局黨委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紀律要求,無論是崗位推薦或是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一是公開方案,推行競爭上崗。該局精心制定公布了《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統部分中層干部副職競崗工作實施方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層正職選拔任用方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層副職干部崗位雙向選擇實施方案》,并召開動員大會讓全系統干部了解競爭上崗的每一個程序與步驟,公開表明不搞因人議事,不先定人后定標準,更不提前安排,最大限度地鼓勵了干部的參與競爭的積極性,在中層副職競爭報名,系統內共有__名干部參與,占符合條件人數的__%。二是公開操作,實現公平競爭。該局在中層副職競崗工作中,從競爭上崗資格條件、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察考核、黨委研究任用等結果一律以網上公開張榜的形式公布,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筆試出題、批卷全部由溫州考試中心負責、監考則由市紀委人員負責進行;面試官由黨委成員_名、市人事局面試官_名組成,監督員由市紀委人員擔任,面試程序嚴格按照公務員面試程序執行,面試情況由前一位面試人員現場監督,面試成績現場公布。三是公開測評,堅持選才公正。民主測評根據投票人員對被測評人員的情況熟悉程度采用“三票制”,即黨委成員a票、中層干部b票、一般干部c票,a、b、c三類票依次分別占測評分值的__%、__%、__%,合成測評結果以__%的比例計入總分;考察對象由黨委成員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以__%的比例計入總分;最后,根據筆試成績占__%、面試成績占__%、民主測評得分占__%、市局黨委評價占__%的比例加上加分合成總分,按方案規定從高分到低分確定干部擬提拔名單。
三、堅持團隊培育,突出核心價值,強化協作意識引領。
此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局十分注重團隊精神培育引導,努力構建中層干部奮發進取的內在核心價值理念體系。一是培育“用心思考”的事業心。在干部調整前,發動全體中層干部開展“發現問題就是水平,解決問題就是政績”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切實轉變中層干部的思想觀念,引導培養中層干部用心思考事業發展、用心思考工作方向、用心思考工作方法、用心思考工作重點、用心思考隊伍建設。在干部調整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有想法才有辦法,有思路才有出路”的人才觀,將一批年輕有為事業心強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并優先安排到重要崗位或特殊崗位。二是培育“用力工作”的爭先理念。對不能發揮崗位作用或作用發揮不到位的中層個別干部,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形成讓“在野”的人有動力、有希望,“在位”的人有壓力、有緊迫感的工作氛圍;該次調整共有__名中層干部變換了崗位角色,其中__名中層干部進行城鄉、局所交流,切實解決在干部任用上“一勞永逸”的傾向,形成一個“用力工作才有位”的良性干部競爭機制。三是培育“鼎力相助”的團體精神。主動搞好團結是一個中層干部必備的素質,更是事業成功的基礎。明確提出中層副職的定位為“鼎力相助”,要求做到盡職盡責而不越權,協助工作而不添亂,幫忙補臺而不拆臺,擺正位置當好配角,顧全大局當好參謀,服從領導做好助手;對中層正職的定位要牢記責任,搞好團結,高屋建瓴,不負重托,不辱使命;中層領導班子要徹底破除“部門本位主義”的“小我”意識,開展用力服務大局的同目標、同創新、同發展“三同”教育,實現打造高績效大團隊的目標。
四、推動人事改革,健全監督機制,強化和諧意識引領。
通過該次干部調整活動,有效地統一了各單位中層領導班子的思想和行動,優化了中層領導班子結構,增強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在深化改革人事制度上初步實現“四個轉變”。即在干部使用上,實現了從“官本位”到以“專長為本位”轉變;在干部選拔上,實現了從“伯樂相馬式”到“賽場選馬制”轉變;在干部管理上,實現了從“身份管理”到“崗位管理”轉變;在干部激勵上,實現了從“要我干”到“我要干”轉變。同時,為保障隊伍規范管理,制訂出臺《市工商局日常督查計分辦法》,對全市所有中層領導班子和全體中層干部分別建立數字化、標準化的政績檔案,在政績考核中將督查結果與干部管理有機結合,做到平時工作日常考核、中心工作跟蹤考核和綜合跟蹤年度考核緊密結合,考核結果作為干部評先、獎懲和使用的主要依據,實現“一線督查——政績認定——選人用人——推動工作”良性循環的一種新型工作機制。
由于該次中層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透明度高,力度較大,形成了正確的用人導向,激發了干部隊伍奮發進取的內在動力;人事調整后,在新的中層領導班子帶領下各基層單位、機關各科室迅速展開工作,形成在量化工作上比干勁、比進度,在定性工作上,比亮點、比創新的百舸爭流、奮勇爭先的良好局面,營造了心無旁騖抓工作、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和諧氛圍。
- 上一篇:稅務行政補償探析論文
- 下一篇:編委機構編制管理經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