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科學發展觀的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11-18 05:35:00
導語:鄉科學發展觀的工作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鄉學習實踐活動參學單位為鄉機關支部、教育支部和孔明村支部3個黨支部,參學黨員109人。
一、找準突出問題,確定活動主題
(一)堅持群眾路線,廣泛征求意見。一是用手機短信向全鄉干部和孔明村黨員、群眾征求意見;二是召開座談會和設置“征求意見箱”廣泛征求意見。共征集到關于基礎設施建設、人畜飲水、移民搬遷等問題25條;關于農民增收、產業結構調整等問題21條;關于農村茅草屋改造等民生問題10條;關于干部思想意識、作風等建議4條。
(二)查找突出問題,確定活動主題。鄉黨委對征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梳理和剖析,找準了影響和制約全鄉發展的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產業不發達。全鄉基礎設施薄弱,生態惡化,經濟結構單一,貧困人口比例達3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1405元。二是群眾存在“等、靠、要”懶惰思想和落后觀念。圍繞這兩大突出問題,鄉黨委研究確定了以“推動科學發展、走出貧窮困境、建設富民之鄉”作為全鄉學習實踐活動的主題,以“少喝酒、多流汗、抓機遇、拼命干”作為全鄉學習實踐活動的總載體。
二、堅持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學習
(一)機關黨員結合工作職責職能采取“集中學”和“輔導學”。針對鄉干部主要精力是撲在農村生產一線干具體工作的特殊性,鄉黨委主要利用召開工作會議的時機,由班子成員組織進行“集中學”和請專家、領導進行“輔導學”,將學習融入工作,學習與工作兩不誤。
(二)學校黨員圍繞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引導學”。為了增強教師的責任感、提高教學質量和學校管理水平,鄉黨委引導教育支部制定了學習計劃,結合學校的教學安排,由學校采取分組討論學習、互動學習、遠程教育學習等,將科學發展觀融入教學計劃。
(三)農村黨員圍繞發展經濟實地參觀“討論學”。針對農村黨員文化素質低,部分少數民族黨員群眾聽不懂漢語,以及農村黨員不便集中和“坐不住”、“靜不下”、“聽不懂”、“學不進”、“不會寫”的實際,鄉黨委除了組織一次動員大會集中學習外,沒有要求支部制定學習計劃、集中學習和寫筆記,主要以實地參觀學習討論的方式進行。一是組織黨員到本村的早熟蔬菜基地和種養殖基地參觀學習、集中討論,請致富能手、“土專家”談經歷、談體會;二是組織黨員到其它村的種養殖示范基地考察學習,讓黨員們認識差距和貧窮的根源,激發他們抓生產促發展的信心。三是將科學發展觀學習內容編成群眾喜聞樂見“山歌調”和“布依小調”,組織黨員群眾采取漢語與布依語相結合的“雙語”形式進村入戶去傳唱。四是利用“村村廣播”和手機短信等方式向群眾廣泛宣傳科學發展觀知識。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了學習的效果,使黨員想學、愿學,學得懂、記得住。
(四)舉辦“兩賽一考”檢驗學習成效。鄉機關和教育支部聯合舉辦演講賽、知識競賽,并組織鄉機關和教育支部黨員參加全縣科學發展觀知識考試,既營造了學習實踐活動的氛圍,又檢驗了學習成效。
三、結合實際調研,集中民智討論
將調研和解放思想大討論相結合,寓調研中開展大討論,在討論中開展調研。
(一)鄉機關支部:明確調研課題后,由鄉班子成員領題深入村組圍繞“三著力三抓好”進行調研,即著力于找準和解決影響制約全鄉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抓好專題調研;著力于找準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抓好問計調研;著力于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抓好案例調研。
(二)教育支部:針對學校教學質量不高,群眾文化素質低的問題,以各中心學校為單位,由鄉分管領導組織召開教師座談會,征求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校長組織召開學生家長代表座談會,征求如何抓好掃盲,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等并進行大討論。討論結果報鄉黨委作為調研的依據。
(三)孔明村支部:針對農村黨員文化低、不會寫、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實際,鄉黨委明確班子成員和駐村指導員組織黨員群眾、典型示范戶、縣鄉兩代表等,以自然村寨為單位召開座談會,與群眾溝通交流、聽取呼聲,幫助轉變發展觀念、理清發展思路,并將座談內容整理為村級調研材料,對于有價值的內容由鄉駐村指導員形成調研報告。
四、注重邊學邊改,突出實踐特色
(一)抓機遇、上項目、促發展。鄉黨委政府搶抓黨建扶貧、新一輪扶貧開發、農村生活能源試點等機遇,積極爭取并實施了十個方面的富民、惠民工程。解決了5個自然村寨的人飲工程;發展了500畝板栗;為困難群眾購耕牛100頭、能繁母豬200頭;實施了200戶危房改造;爭取*至孔明村油路建設等項目。同時,創新扶貧方式,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在板繞村發展“二元雜交豬”,皎貫村發展“瘦牛育肥”,推進“一村一品”和“一村一特”產業結構調整,轉變了群眾發展觀念,效果明顯。
(二)建立“黨內生產發展資金”,加強黨內關懷幫扶機制,推動科學發展。鄉黨委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采取“上級部門幫扶一點,愛心人士贊助一點,黨員干部捐贈一點”的方式,建立黨內生產發展資金24.9萬元。加強黨內關懷機制,為實現黨員群眾共同致富,構建和諧*打牢基礎。
總之,我鄉“摸著石頭過河”開展試點工作,邊學邊探索,在學習中整改,在整改中提高,逐步摸索一條真正使“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科學發展路子,不斷把學習實踐活動引向深入,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學習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