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打造廉潔高效經驗交流
時間:2022-01-11 10:49:00
導語:監察局打造廉潔高效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強化政務公開,打造公開為民政府
我們把政務公開作為加強政府與群眾聯系的重要舉措,搭建政府與群眾的溝通渠道,讓政府信息百姓知道,社情民意政府了解,在交流中促進政府工作,在溝通中解決問題。
第一,做到政府信息全部公開,讓廣大群眾擁有充分的知情權。我們通過網站把政府制定出臺的政策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全部向社會公開;通過新聞把政府在城市規劃、重大項目建設、解決重要民生問題等方面做出的重大決策全部向社會公開;通過新聞媒體把政府實施的土地出讓、投資項目招標、政府采購等重要經濟活動全部向社會公告;在政府網站把55個部門的工作職能、工作流程等全部向社會告知;通過新聞報道等方式將政府招商引資、城市建設、環境建設、解決民生等日常工作信息全面向社會公開。兩年多來,累計召開新聞會57次,公開政府文件659份,公布政府信息5萬余條,政府采購公告232次,政府招標公告97次,公示土地交易185宗,有效保證了群眾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
第二,暢通政府聽取群眾意見的溝通橋梁,讓廣大群眾擁有廣泛的參與權。為了提高政府工作科學化、民主化,政府在實施行政行為之前,都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每年年初,我們召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參加的聽證議政會議,聽取社會各界對政府工作的建議。政府重要決策前,政府主要領導都親自與群眾面對面征求意見。凡是政府制定涉及群眾利益的法規文件,我們都廣泛吸納群眾意見。今年上半年制定出臺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和《小區物業管理暫行辦法》,先后5次召開市民代表座談會,在法規文件中充分體現群眾意愿。我們堅持每年為城鄉群眾辦實事,但具體辦哪些實事,每年年初我們都通過媒體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根據群眾要求,確定辦實事項目。我們還通過開展局長進社區活動,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就進一步做好就業、低保、醫療等方面工作主動征求群眾意見。
第三,開辟多種信息反饋渠道,讓廣大群眾擁有有效的監督權。通過市民投訴中心、《市長電子郵箱》和在各社區及大專院校設立的《市長信箱》,廣泛收集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每天接待群眾投訴及建議不少于60件,收到電子郵件和群眾來信不少于40件,做到有信必看,每件必簽,事事都落實,件件有回音。針對群眾反映的千山區23棟“冰棍樓”十年沒有供暖的情況,由政府出資全部給予解決。有群眾反映由于政府監管不利,城區有56棟“棄管房”因手續不全,導致產權無法辦理,房屋無人維修。政府接受批評,對“棄管房”全面接管。針對群眾反映的公路收費口過多的問題,我們決定把收費改為政府出資,取消了*城和寧遠收費站,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第四,政府真心實意解決問題,使廣大群眾能夠依法維權。通過推行政務公開,廣大群眾依法維權的意識不斷提高,政府維護廣大群眾合法權益的自覺性不斷增強,做到了百姓依法維權,政府真心辦事。針對國有企業改革歷史遺留問題,我們通過土地置換、政府出資變現等方式,將總額高達23億元改革成本全部解決,20余萬下崗職工得到妥善安置;針對困難群眾反映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我們于20*年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城市合作醫療,有效解決了城市困難企業職工和無單位人員的醫療保障問題,現已更名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針對解決失地農民保障問題,我們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失地有新房、失地有保障、失地有工作、失地有補償的“四位一體”保障機制,完全由政府出資,失地農民不拿一分錢就可以享受基本養老保障。兩年來,政府投入資金60多億元,先后解決就業、教育、醫療、保障、住房、基本生活等諸多方面的重大民生問題,切實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
二、加強制度建設,打造廉潔高效政府
我們從制度建設入手,創新體制機制,依法規范用權,建立起“不能腐敗”和“不敢腐敗”的預防監督機制。
第一,強化體制創新,全部實行管辦分離。我們專門成立政府采購中心和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招投標中心,將政府采購和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招標的具體經辦從財政局和建委分離出來。財政局和建委只負責指導和監督,采購中心和招投標中心負責操作,互相沒有行政隸屬關系,有效防止了權力干預,從體制上杜絕了腐敗的發生。
第二,強化機制創新,全面實行代購代建制。對政府采購項目實行代購制,由財政局根據使用單位提出的要求下達采購計劃,由政府采購中心組織統一購買。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實行代建制,由使用單位提出要求,政府負責審批,發改委根據國家規定制定方案,建委和財政局根據方案測算底價,招標中心負責招標,項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單位。實行代購代建制,使用單位不參與采購和招標過程,只見實物不見資金,有效解決了采購超預算、建設超標準問題,既節省了財政開支,又遏制了操作過程中腐敗行為的發生。
第三,全部實行專家評審,保證公平公開公正。在政府采購和投資項目招標評審過程中,政府領導及所有政府部門一律回避,全部由專家評審,于開標前在省級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參評人員,在監察局等單位監督下開展評標工作,并全過程影像監控,有效規避了領導和部門對評標工作的影響,保證了采購和招標的質量,營造了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環境。
第四,對國有土地出讓全部實行公開掛牌交易。我們對國有土地交易一律采取凈地出讓,公開掛牌,由土地儲備中心具體操作,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企業公平競爭。全市185宗土地交易,全部都是凈地掛牌出讓,通過競爭實現土地增值10%以上。
第五,將政府經濟活動置于全過程監督之下。政府采購、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等重大敏感經濟活動,我們都主動邀請人大、政協、檢察院、監察局、審計局等單位參與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投標中介單位和評審專家的選取,全部在監察局監督下隨機抽取,保證操作過程公開公正。這種方式實行兩年多來,紀檢監察機關沒有接到一封相關的舉報信。
第六,對行政收費全部實行定值管理。過去,行政收費都是有范圍收費,有的甚至減免,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有較大的自由裁量空間,容易產生權力尋租行為。現在,我們對行政收費全部實行定值管理,取消自由裁量權,該收取的多收少收都不行,對所有投資建設項目取消行政收費和行政罰款,不該收取的堅決不收,用制度規范了行政行為。
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兩年多來,市本級實施政府采購原定規模為5.5億元,實際只支出4.9億元,節余0.6億元,節余率為11%。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招標131項,涉標金額15億元,中標額13億元,節余2億元,節余率達到13.3%。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累計實現92.5億元,通過競爭,實際出讓額高出底價9億多元,增值10%以上,其中20*年實現11億元,比上年增長10倍;去年達到46.5億元,增長3.2倍;今年已經實現35億元,全年預計60億元,增長30%以上。實行定值收費以來,行政收費下降20%,行政罰款減少30%,投資環境明顯改善。
*通過強化政務公開,加強制度建設,靠制度管權,靠制度用權,保證了政府勤政廉政,保證了經濟活動公平公開公正,密切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營造了政通人和、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下一步,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學習借鑒兄弟城市先進經驗,牢記執政為民宗旨,以更加完善的制度建設,更加公平公正的措施,進一步建立健全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全面打造廉潔高效務實的服務型政府,用*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和鋼城人民的和諧幸福,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 上一篇:農村宅基地整理論文
- 下一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