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團委創優經驗交流

時間:2022-11-14 08:53:00

導語:鄉鎮團委創優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團委創優經驗交流

自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鄉團委認真研究各自崗位職責特點,結合工作實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質量,積極參與到創先爭優活動中來。

一、以創先爭優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

一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思想教育宣傳工作。根據市委《關于在全市各級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中深入開展“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和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以報告會、主題團隊日、民族團結手拉手、觀看教育視頻并討論的形式進行民族團結宣傳教育。邀請地區黨校高級講師茹克亞同志為鄉舉辦了8次民族團結教育報告會,不斷增強了團員青年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

二是著力開展團員青年喜聞樂見的主題實踐活動,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舉辦了“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主題的首屆鄉土文化節、百日廣場文化,“迎新春聯誼會”、“金鵬杯手工藝術品大賽”、民族特色的十二木卡姆、麥西來甫等活動,充分激發了各族青年、團員熱愛美好家園的熱情,引導群眾樹立“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和“創先爭優”的意識。

三是開展實學生民族團結社會實踐活動。從年至今,先后五批200多名新疆大學人文學院維吾爾語專業的漢族同學來到了鄉開展語言實習及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與維吾爾族爸爸媽媽語言交流,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提高了他們維吾爾語口語水平,促進了我鄉各民族間的交流。

二、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動力,全力促進青年就業創業

一是開展農村青年實用技術培訓,提高青年就業創業本領。發揮組織動員優勢,組織各族青年團員參加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先后舉辦刺繡、中式面點、電焊技術、電腦實用技術等專題培訓班,培訓青年1000余人次。

二是推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為青年落實增收新崗位。積極協調在鄉投資設廠的企業優先聘用本鄉的青年,幫助150名左右的青年農民實現就業,月人均收入達到1200-1800元。深入青年身邊宣傳就業創業優惠政策,鼓勵團員青年參加招聘會,實現就業。不定期用工企業單位的就業信息,先后舉辦了五場就業招聘會,為我鄉青年農民的就業提供了平臺。截止目前,鄉輸出勞務青年782人,總收入460多萬元。

三是選樹先進就業創業典型,鼓勵團員青年自主創業。鄉團委掛牌創建了青年致富能手一條街,28名青年致富能手依靠勤勞的雙手實現增收致富。本鄉青年帕提古麗創建依克帕培訓中心,為3500多名青少年提供了學習培訓平臺,并代表地區參加自治區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巡回宣講,為團員青年樹立了榜樣。鼓勵8名有致富意向的青年依托本鄉自然條件發展鄉村旅游業,年收入已達9萬元。

三、以創先爭優活動為保障,增強團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一是建立“心橋熱線”,隨時掌握青年需求。設立了“心橋熱線”并制作發放聯系卡,在團員青年中公布團委書記和4名委員的電話號碼,動態掌握青年在學習、工作、生活當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準確把握青年的需求,在團組織和團員中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

二是圍繞“奉獻愛心,服務社會”主題組建“新光”志愿者服務隊。利用志愿者日、學雷鋒月等契機,開展助老助殘、環保等志愿服務活動,受到各族群眾的普遍歡迎。

三是創建共青團青年文明一條街。將鄉政府門前的道路命名為“共青團青年文明一條街”,組織廣大團員青年逢集市日開展道路清掃活動,營造整潔優美的鄉鎮環境。

四是創建農村青年科技示范基地。在布茹村大棗種植基地掛牌成立農村青年科技示范基地,以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為載體,輻射帶動周邊青年農民形成特色產業示范基地。

五是創辦共青團刊物《點滴》。創辦了共青團刊物《點滴》,就業信息,及時宣傳鄉鎮黨委的中心工作、團組織的各項活動等,打造了鄉共青團工作對外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