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發展形勢經驗交流

時間:2022-02-16 08:18:00

導語:農業新發展形勢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新發展形勢經驗交流

近年來,隨著大經濟圈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我區農業產業化、鄉村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進程提速推進,城鄉生產要素加速流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我區農業進入都市農業發展階段。伴隨著我區由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的轉變,不少工商企業和生產經營大戶,立足我區的區位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莊園經濟,積極投身農業產業化開發,為我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

一、順應太榆同城化發展趨勢,以生態觀光休閑為主的生態莊園經濟快速崛起。

隨著經濟圈的起步建設,不少工商企業和生產經營大戶立足于獨特的區位和旅游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集生產與生態觀光休閑為一體的生態莊園經濟。目前已建和在建的項目有:

1、鄉金威航天育種基地。位于鄉王湖村,由山西金威航天育種公司投資建設。占地1000畝,總投資2億元,主導產業為培育、生產經濟實用的觀賞性糧食、蔬菜種子、干鮮水果苗木、綠化樹種、花卉種子等,打造種植展示觀賞平臺。2001年開工,目前已完成投資4000萬元,硬化道路4公里,鋪設地下管道17000米,栽種樹木25種2萬多株,建成杏園200畝,梨園60畝,種植觀光水果與蔬菜的大棚200畝,主要品種有藍莓、紅梅、丐果、櫻桃、西梅等的農業科技轉化基地45畝,苗木基地100畝,優質玉米育種子基地40畝,垂釣園100余畝,綠色餐飲飯店等。

2、鄉“百草園”農家樂。位于鄉白草坡村,總投資500萬元,分三期建設。2009年9月一期工程“百草園”農家樂投入運營,目前已完成投資180萬元,改造窯洞小院4個,建起室外涼亭園、草莓蔬菜采摘園、雜糧銷售園等,形成了集餐飲、住宿、娛樂、采摘、觀光為一體休閑、觀光園區,日純收入達萬元。

3、鎮山莊。位于鎮河口村,占地300畝,由民營企業家寧小紅投資1500余萬元興建,已建成大型滑冰場、農家飯店和高標準游泳館。

4、鎮莊園。位于鳴謙村,占地300余畝,由民營企業家謝財旺投資1500余萬元興建,2001年投入運營,是一個集采摘、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度假莊園。園內種植各類蔬菜、水果、小雜糧20余種,飼養野雞、兔子、鴿子、土雞等各類動物10余種,建有農家飯店、賓館、游泳場、KTV包房等各種娛樂設施,年純收入達到50余萬元。

5、鎮生態棗園。由官窯煤礦董事長張東平投資500余萬元興建,是集旅游、觀光、餐飲、住宿、洗浴、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度假莊園。莊園位于北胡村,占地400余畝,租期30年,其中棗園320畝,飼養土雞200余只,建有賓館、酒店、釣魚池等配套娛樂設施。目前,莊園尚未正式開放,只開展內部會議、接待等服務。

6、鄉凱眾莊園。位于李焉村,占地116畝,總投資1.3億元,由晉中凱眾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規劃的主營產業有建材制水、酒店餐飲、休閑觀光、生態農業、風光新能。其中,生態農業計劃投資2600萬元,建設100個無公害蔬菜大棚,休閑采摘型桃園、杏園、蘋果園、棗園、葡萄園各100畝,純手工、高品質榨油作坊1個,純手工葡萄酒作坊1個,純糧養豬場1個,高品質小尾寒羊養殖場1個;酒店餐飲計劃投資7000萬元,建設一次性接待1000人的莊園式商務酒店,全部建筑設計為窯洞式客房和窯洞式農家小院兩種形式,所有用電全部采用光伏發電及風力發電新能源;休閑觀光計劃投資3400萬,建設巨型風車2個,垂釣型水庫1個,游泳池1個,酒(茶)吧20間,各種球類場地,拓展訓練基地1個,野戰游戲場地1個,購置系列觀光活動所需的交通和采摘工具;風光新能已建成6500平米廠房,用于光伏發電及風力發電設備的生產及總裝。

7、鎮圣農莊園。位于南流村,占地230余畝,始建于2004年,由企業家王洪投資280萬元興建。莊園采取智能化系統進行管理,核桃育苗30萬株,西瓜、核桃、黃豆等4個品種的小雜糧申請到國家農業部的無公害認證,年收入達40余萬元。在核桃園的空閑處,種植了桃、杏、柿子等瓜果蔬菜,計劃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為城市人提供田園生活體驗和瓜果自助采摘。

8、鎮帝豪生態莊園。位于柏林頭村,由帝豪實業公司投資創辦。莊園利用柏林頭自然村杜家莊的閑置資源和豐富的森林資源,承包荒山1240畝,計劃采取區域規劃、分期作業的辦法,努力打造一個集生態經濟開發、綠色農業及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綜合型莊園。

9、鎮白皮松基地。位于十里溝村,由天行若木公司投資興建,成立于2009年5月,承包四荒地6462畝,期限50年。基地以白皮松種植為主,集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于一體。目前,一期工程全部完成,完成投資300萬元,營造生態林1000畝,栽植白皮松30000株,成活率達95%。

10、鎮生態莊園。位于枝子嶺村,由李潔婧女士于2008年3月創辦,主要發展生態觀光旅游和種養殖綜合開發。枝子嶺原有居民17戶60口人,耕地700余畝,土地總面積3200畝。2008年,李潔婧采用全部出資安排移民建房和土地租用事宜的辦法,將村民整體移民到龍白村,置換得到枝子嶺村土地經營權,期限為五十年。截止目前,累計投資240萬元,完善了枝子嶺新村在龍白村水、電、路基礎設施配套,枝子嶺舊村林果產業達到山上用材林蓋帽,仁用杏纏腰,核桃樹座底的規劃治理要求。

11、鄉“國家一級保護珍稀古樹紅豆杉高繁基地暨山西省水土保持科教示范園”項目。山西紅杉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融科技化、產業化和市場化于一體的現代高科技生物工程公司,掌握珍稀瀕危植物紅豆杉的無性扦插繁育技術、異地引種馴化技術及高效栽培、示范種植等關鍵技術,擁有多項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公司擬于3-5年內建成種苗總量2000萬株、人工種植15000畝的紅豆杉產業化基地,在此基礎上實現深加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紅豆杉產業鏈。2010年3月,一期工程在鄉南山啟動建設,目前已完成投資1300余萬元,基本實現三通(路通、電通、水通),整修梯田200畝,建蓄水池3個,植樹3萬余株,其中紅豆杉5000株,種植藥材五百畝。同時,已完成了水土保持科教示范園、經濟林建設、荒山荒坡造林工程及晉中綿羊保種育肥基地四大規劃。

12、鎮小五臺生態莊園。位于山莊頭村,籌建于2000年,由泰亨木業公司經理左春燕投資興建,占地1252畝,其中以1100元總價承包荒山1182畝,以20元/畝.年的價格承包耕地70畝。莊園以采摘為主,集生態、觀光、休閑為一體,計劃最遲2013年投入使用。目前,一期項目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資700萬元,種植核桃樹11400株,塔檜樹3000株,水、電、路已通,基礎框架已基本完成。

13、鎮華玉香椿園。位于東莊村,由石志堅創辦。2002年該園以每年每畝5元的價格轉包耕地800畝,期限為23年;以2100元總價承包四荒地700畝,期限50年。華玉香椿園為公司的香椿科研基地,基地現已培育優質新品“7號椿”270萬株,并正在進行非常適應本地栽培的新品“太行椿”的培育與研究,研制出香椿茶、香椿辣醬、香椿套餐等香椿系列產品,在中國晉中農業名品博覽會上,“華玉榮香椿茶”和“華玉榮香椿辣醬”。

14、鎮“正陽”林果生態開發基地。位于李坊村,由原區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胡貴堂創辦。2007年,胡貴堂投資30萬,在李坊村四溝東溝等地開荒平地,以17000元總價轉包棄耕地85畝,承包荒地352畝,期限為50年。目前,已投資70萬元,栽種了洋槐、榆樹、棗樹、杏樹等3萬余株,近350畝的毛白楊已有近6年樹齡。

15、鎮豐潤澤科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地處羅家莊和葛家莊,成立于2008年。公司承包兩村復墾土地200畝,期限為30年,租賃農戶土地200畝,期限為23年,承包價格為每年每畝40元,每5年遞增10元,達80元后不再浮動。目前,在葛家莊已建成占地300畝的設施農業區和400畝苗木花卉種植基地,栽種國槐,金葉槐、紅葉槐、新疆楊等風景苗木4萬余株,并與教育局合作,將區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安排到公司在葛家莊建造的500畝的青少年活動基地中培訓和軍訓。下一步,公司計劃投資500萬建一個占地100畝特種養殖基地,引進梅花鹿、野雞等觀賞開動物,建成囊括生態經濟開發,綠色農業及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綜合型公司。

16、鎮滿山豐種植園。位于白坡村梨樹溝,規劃區域面積950畝,以棗樹種植為主。2003年,原陽泉礦務局子弟學校校長藺潤生與白坡村簽訂承包合同,以每年每畝8元的價格租賃耕地600畝,期限為23年至二輪承包結束期止;以每年每畝2元的價格承包荒地450畝,期限50年,成立了“鎮滿山豐種植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來,共租賃耕地320畝,累計投資50萬元,取得了初步成效。

17、長凝慶城村“農耕人家”生態健康工程項目。由北京紫泉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投資3億元,項目計劃分二期完成。一期工程投資4000萬元完成河東新農村建設項目,已完成新農村建設規劃,協議搬遷98戶,拆遷面積30000平方米,投資170余萬元完成土方工程。投資400余萬元,進行了涂河慶城段的整治,人工湖的修建,完成人工濕地建設70畝,整治河道800米。二期工程利用搬遷后自然村的空閑房屋與土地,開發景點和生態莊園,目前已完成總體規劃。

18、鎮興治村生態莊園。位于興治村,主要從事生態建設和生豬養殖。2002年,張栓柱以2780元/年的價格從農戶手中轉包耕地199.4畝,承包荒地300畝,期限均為23年,并開始植樹種草綠化荒山,莊園內以種植酸棗為主,2008年以來開始種植側柏,并建設養豬場搞生豬養殖,目前存欄量為50頭,是一個以牧養林、以林促牧,循環式和諧生態莊園。

19、鎮天利同翔農產品基地。成立于2000年,1998年4月承包杜堡村荒地600余畝,并簽訂30年的承包合同,根據合同,30年后,公司擁有優先權,可繼續承包30年。已建成棗園約500畝,標準化生態養豬場6000余平方米,現有種母豬80頭,可年產仔豬2000余頭,其中自行育肥出欄肥豬1000頭,對外出售仔豬1000頭。豬舍全部建有沼氣池,沼渣、沼液入肥,沼氣用于做飯、照明、取暖,形成循環綜合利用體系。公司2004年注冊潔沃田牌天王梨棗為產品商標,取得中國綠色農產品發展中心認證。目前公司銷售總收入約140萬元,純利潤40萬元。

20、相立村休閑溫泉度假項目。由晉中市中都建筑有限公司投資,目前已打成1眼800米礦泉水井,2300米的溫泉水井正在施工當中。

21、鎮“瀟河人家”。位于中郝村,由春來源種植專業合作社投資建設。“瀟河人家”以瀟河為依托,占地面積458畝,由12個部分組成,一期工程包括觀景臺、長慶寺、活動中心、中郝公園、躬耕園、垂釣園、接待中心,二期工程包括百花園、百木園、采摘園、體育運動中心、窯洞住宿,總投資45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80萬元,一期工程已投入運營。

二、工商企業轉型發展,成為推動農業集約化發展的骨干力量。

近年來,在我區特色產業發展中形成兩種推進模式:一種是由鄉村組織規劃、農民投資實施的高效園區,主要集中于蔬菜產業開發,體現了園區化發展思路;一種是工商企業投資創辦的各類規模園區,涉及種、養、加等各個領域,體現了集約化經營的發展思路。特別是后一種模式,投入大,起點高,已成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骨干力量。目前,工商企業投資農業的主要項目有:

1、鎮豐潤澤現代科技農業示范園。位于南胡村,由民營企業家羅力剛投資興建,計劃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現代科技農業示范園。項目總占地116.3萬平方米,總投資1.7億元,分為設施農業區、綜合服務區、觀光休閑區和循環經濟區。一期工程計劃投資90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000萬元,建成高效節能日光溫室14棟、科研日光溫室2棟、連棟溫室2萬平米。

2、鎮得天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種豬場。位于蘇村,由官窯煤化有限公司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山西晉中瘦肉型豬產業化生產體系”,是全省領先的種豬繁育基地。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總占地500畝,總投資6741萬元,工程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在蘇村建成萬頭種豬養殖園區,已于2007年10月完成,總投資2091萬元,總建筑面積14208.77平方米,其中豬舍建筑面積12774.17平方米,現存欄生豬5200頭,其中能繁母豬605頭,種公豬21頭,年飼養量突破了萬頭;二期工程坐落于鎮南咀村,預計總投資4650萬元,年出欄良種二元母豬2萬頭,商品育肥豬3萬頭。2009年出欄種豬1200余頭,仔豬3100余頭,肥豬4500余頭,實現利潤25萬元。

3、鎮小西溝養羊基地。依托山西農業協會百萬肉羊養殖基地,原官山煤礦礦長霍三牛投資600萬元,利用小西溝舊村閑置土地,占地100余畝規劃建設了養羊基地,現有德國波爾等四個品種600余只,計劃三年內達到養殖種羊2000余只。同時,計劃再投資100萬元興建飼料加工廠1個。

4、鄉豐億森現代農業綠色生態基地。總投資4285.3萬元,由山西豐億森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建設三個基地(500畝小白梨基地、1000畝大棚蔬菜基地、10000只有機羊養殖基地)、一條通道(基地農產品物流通道)、一個中心(倉儲中心)。目前,項目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土地補償費用全部發放到農民手中。

5、鎮林山養殖廠。始建于2004年,位于小伽南村,由民營企業趙春林投資興建。初始占地30畝,建有標準圈舍9棟,3000余平方米,存欄肉牛500頭,年出欄肉牛800頭。2009年在小伽南又承包土地40畝,投資300余萬元,新建圈舍8棟5000余平方米,運動場15000平方米,庫房500平方米,青貯池1000立方米,辦公生活用房500平方米,配備了消毒、防疫等各項基礎設施。新養殖場可存欄母羊5000只,育肥羊10000萬只,年出欄肉羊達50000只。同時還計劃新建一座小型屠宰場,年屠宰肉羊10萬只。

6、鎮豐元棗業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豐元棗業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擁有固定資產1100萬元,是一家集紅棗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及紅棗系列研發為一體的民營企業。公司現有棗園110畝,位于東雙村。2007年7月份,從棗園東南角劃出12畝地,投資600萬元,新建了全封閉無菌生產車間及配套設施,注冊商標有“豐聯”、“豐元”、“欣豐元”,開發的產品有大紅棗、御貢棗、空心脆棗、駿棗、棗糕系列等十大類二十七個品種,產品已進入8000多家超市。2009年公司銷售收入200萬元,實現利稅89.5萬元。公司還計劃利用廠區自有的養豬設施發展養豬場,用棗渣喂豬,用洗棗后的廢水沖洗豬圈,用豬糞生產沼氣,用沼氣燒鍋爐,做飯,用沼液噴施棗樹葉面,做到“紅棗種植綠色化,紅棗加工標準化,廢物利用綜合化,廠區環境清潔化”。

7、長凝鎮康寶養殖場。計劃投資1050萬元,占地45畝,建筑面積6000㎡,年飼養豬1萬頭。一期已完成建筑面積3700㎡,飼養生豬220頭,目前正進行二期工程建設。

8、長凝鎮鴻利園養殖場。計劃投資700萬元,占地40畝,建筑面積5500㎡,年飼養羊1萬只。現已完成3000㎡建設,并與山東簽訂了養殖合同,10月份首期引進羊2000只,11月底全部完工。

9、東陽鎮嘉禾園藝工廠化育苗項目。租用車輞村45、7畝土地,規劃到2015年,投資1564萬元,建設20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聯棟溫室。目前,已完成500萬元投資,項目建成后,可為菜農提供近10萬畝優質蔬菜種苗。

三、順應農業產業化趨勢,工商企業和生產經營大戶成為推動農業合作化發展的骨干力量。

近年來不少生產經營大戶順應合作發展的時代潮流,牽頭組建專業合作社,在自己發展的同時,引導農民共同發展。主要項目有:

1、鄉百合園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位于郝莊,由牛奶營銷大戶劉東生牽頭組建,現有社員45人,入社資金30萬,占地16畝,飼養奶牛近百頭,有四輛運輸冷藏車,場房7棟,配備先進的擠奶平臺一座,可同時容納奶牛30頭同時擠奶。合作社采取“六統一”方法,即統一提供種源、統一飼養、統一技術指導培訓,統一預防免疫、統一運輸儲藏、統一銷售社員的產品,為社員提供奶牛養殖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牛奶主要銷往古城、蒙牛、三鹿集團,附近80%的牛奶都經該合作社銷售。

2、鄉晉陽千頭奶牛養殖園區。位于榆清線段路南,始建于2008年,由村藥建軍、郭增壽等七名養殖大戶組建的晉陽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投資建設。園區占地129畝,規劃投資700萬元,設計容量1700頭,采取“企業聯營、大戶牽頭、合作經營”的發展思路。合作社與蒙牛結盟,由大戶負責出資統一調地、統一建設,統一配套,統一銷售,統一結算,養殖戶買牛入園,市場風險雙方共擔。目前,已完成占地88畝,完成投資500萬元,托管奶牛1170頭,收到了企業、大戶、養殖戶、消費者多方共贏的效果。

3、鄉醋業合作社。鄉懷仁村早在清順治年間,就建有“義泉泰”作坊,是山西陳醋的正宗產地之一。到上世紀90年代末,全村一半以上農戶從事釀醋業,懷仁成為“山西釀醋第一村”。由于無序競爭,導致質量下降,噸醋銷價跌到400多元。2002年,在山西四眼井釀造實業有限公司,春潤釀造廠等5家企業倡議下,成立了懷仁醋業協會,2005年11月,醋業合作社在晉中市工商局進行了登記注冊。目前,醋業合作社有社員單位5個,社員120個,入股資金10萬元,帶動加工戶230個。

4、鄉老樹紅棗專業合作社。位于上黃彩村,成立于2006年3月,由七戶農民發起并志愿入股成立,注冊資金100萬元。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農戶+大戶的多元合作的模式,上連晉中黃彩苑農業科技食品有限公司,下連周邊棗農108戶,種棗大戶20余戶,自營紅棗基地300余畝,紅棗種植面積達5000余畝,并通過了無公害產品和無公害產地認證。今年在市區科技部門的支持下,新發展小雜糧種植4000余畝,品種有黑谷子、綠谷子、小黑豆、黑玉米等,入社農戶達到400戶,被評為中國雜糧學會“雜糧產業化示范基地”。目前合作社的老樹牌凈棗、天下谷牌小雜糧,已遠銷全國5個省市。

5、鄉北胡喬村蔬菜批發市場。該市場位于北胡喬村北,占地40畝,總投資452.5萬元,由北胡喬村蔬菜營銷協會張瑞生、許昌生等專業大戶投資。目前,已完成投資140萬元。該市場通過憑卡銷售、憑號裝箱,箱體貼標打號,對從種植到收獲的每個環節都嚴格把關;通過健全“三薄一卡兩協議”,保證了供種、操作、檢測、品牌、包裝、標準、銷售“七統一”;通過經紀人統一包裝,統一貼標。蔬菜年成交量300萬公斤,成交額280萬元。

根據我們去年開展的農村土地流轉調查,截止2009年3月全區累計流轉耕地75065畝,流轉林地26772畝,發包、拍賣“四荒”124216畝,形成100畝以上的各類規模經營戶90余戶。上述已建和在建項目,雖然僅是我區工商企業和生產經營大戶投資農業項目的簡單羅列,也只代表了我區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側面,但足已說明,我區都市農業已開始起步,并已形成由鄉村組織引導、農民投資建設的各類高效園區和由工商企業和生產經營大戶投資開發的生態莊園經濟兩種發展模式,這兩種模式已成為推動我區農業向規模化、精品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的骨干力量。特別是莊園經濟,順應了我區農業由城郊型向都市型的發展轉變,體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趨勢,隨著我區區域發展定位的日漸明確,太榆同城效應的不斷顯現,必將煥發出無限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