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平臺建立促食品安全長效監管
時間:2022-05-09 10:01:00
導語:自律平臺建立促食品安全長效監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工商局創新思維,拓展思路,積極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引導行業自律,指導成立縣流通領域食品行業信用促進會,通過該組織來不斷加強行業自律,探索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實踐,該自律組織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斷推進全縣的食品安全工作。
一、主要做法:
1、搭建平臺,營造行業自律良好氛圍。牢固樹立“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重于泰山”意識,立足區域實際,通過廣泛宣傳、強化培訓、行政指導“三到位”,深入貫徹食品經營單位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積極引導經營者形成加強自律組織建設的共識。為促成自律組織的盡早建成,縣工商部門全程參與指導組織名稱、自律公約、聯合倡議、工作制度等內容的謀劃和制定,竭力支持成立了縣流通領域食品行業信用促進會,并向全社會發放《加強行業自律體系建設,爭做依法經營的行業典范》倡議書,要求全縣食品經營戶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牢固樹立食品安全責任意識,不斷加強自律體系建設,切實承擔起食品安全建設的重任,共創食品安全消費環境。經過兩年多的不斷實踐,縣流通領域食品行業信用促進會從創立時的27名會員發展到今天的32個成員單位,全縣規模較大的食品經銷商已全部加入該組織。
2、完善制度,加強自律體系建設。工商局積極指導幫助縣流通領域食品行業信用促進會完善制度,指導其通過“履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履行索證索票制度”、“主動銷毀不合格食品制度”、“無理由退換貨制度”、“積極處理消費投訴”等成員自律十項公約,要求它們制作“無理由退(換)貨制度”、“不合格食品下柜銷毀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承諾牌上墻,并通過有關媒體向社會公眾公布,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今年來,該組織還積極推行“有獎消‘廢’”制度,向消費者鄭重承諾:如在成員單位購買到不合格食品,除嚴格依法賠償外,另外再相應給消費者購買物值的三倍獎勵。同時,該局印制了《縣食品經營單位進銷貨登記臺帳》、《縣食品經營單位無理由退(換)貨臺帳》、《縣食品經營單位不合格商品處理臺帳》和《縣食品經營單位處理消費者投訴登記臺帳》,免費提供給成員單位使用,要求它們對食品的進貨時間、來源、名稱、數量和發生的退(換)情況及不合格食品下柜銷毀情況予以一一記錄,并督促成員單位嚴格實行無理由退(換)貨制度、不合格食品下柜銷毀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和消費者投訴處理制度,以實際行動來擴大該組織的影響力。
3、依托載體,加強食品源頭控制。食品安全工作的難點在于有效控制食品來源。促進會的成員單位部分是批發示范單位和食品配送龍頭企業,全縣其他食品經營戶的食品主要來源于它們的配送。為確保配送食品質量,該局指導信用促進會制定了《食品配送工作程序和承諾制度》,以制度來規范成員單位的食品配送行為,有利于從源頭上把好食品質量關,確保食品消費安全。為把好成員單位的食品貨物來源關,該局要求信用促進會成員單位嚴格審查供應商資格,要求供應商出示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商標注冊證、檢驗報告及相關證件,詳細記錄每批產品進貨廠商、產品批號、銷貨渠道等基本情況,做到每件產品“可溯源、可追查”,確保了食品流向監控和問題食品追溯的有效性,取得了“管了一個管住一片”的良好效應。同時,為加強食品源頭控制,該局以信用促進會為突破口,在成員單位率先推行食品安全電子監管與“一票通”制度,進一步統一規范了索證索票憑證,并逐步在全縣范圍推廣,深入推進了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工作。
4、同心協作,樹立行業整體形象。該局積極支持和幫助信用促進會開展各項活動,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開展創業創新培訓、革命傳統教育等活動,相互交流食品安全、信用建設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加強各成員單位間的相互溝通與交流,增強信用促進會的凝聚力和團隊合作理念。同時,各成員單位之間開展了互查互評活動,找出不足之處加以整改,吸取好的經驗做法,做到共同提高,形成了“行業自律、相互監督、共同促進”的共建工作機制。在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充分發揮了龍頭榜樣作用,樹立了食品行業整體形象。
二、取得的成效: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運行,縣流通領域食品行業信用促進會取得的成效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
一是示范作用正逐步顯現。信用促進會成員單位的示范帶頭作用在全縣食品經營戶中正逐步顯現出來。如“限塑令”還未實施前,信用促進會成員單位就自發召開會議,作出“限塑”的承諾,并帶頭自覺執行了“限塑令”。又如在“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后,成員單位迅速行動,除自覺做好清查、下柜等工作外,還主動配合工商部門做好對其他經營戶的宣傳、清查、下柜工作,并實行每天工作情況日報制。在信用促進會的影響下,縣內其他食品經營戶的自律意識明顯增強。兩年來,全縣未出現因食品質量等問題引起的糾紛投訴案件。
二是實現了合作互贏。信用促進會成功搭建起成員單位交流的平臺,加深了經營戶之間的了解,加強了商品信息的溝通,互相吸取提高自律水平的成功做法和經驗,齊心協力做好食品安全經銷行為,從而使他們從“單打獨斗”走向合作之路,實現了多方互贏。信用促進會成立后,全縣流通領域食品違法經營行為日益減少,自律組織的作用已日趨顯現。
三是成員單位的社會責任感明顯加強。信用促進會成立后,成員單位多次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派代表深入到農村貧困戶家中、敬老院和學校,給他們送上生活必需品、學習用品和溫暖。四川汶川大地震、西南旱災、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成員單位積極捐款捐物。據不完全統計,信用促進會成立后,向社會及群眾愛心捐助累計金額達20余萬元。社會愛心捐助、毒奶粉事件的應對等一系列活動,充分顯現了信用促進會的社會責任,從而也提高了促進會及其成員的影響力。
- 上一篇:配管項目成本估算自動電算化技術運用
- 下一篇:強化班級管理效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