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財務核算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28 06:56:00

導語:村級財務核算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級財務核算經驗交流

縣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關于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精神,按照《中共市委關于轉發<市紀委關于在全市構建農村基層反腐倡廉建設“十項機制”的意見>的通知》要求,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任務,以健全農村基層反腐倡廉制度體系為中心,以完善權力運行監控機制為重點,以保證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為目的,全力推進農村基層反腐倡廉建設,特別是圍繞鄉村財務、資產等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實踐,實行村級財務集中核算,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基本情況

鎮是縣城駐地,也是全縣最大的鄉鎮,轄70個行政村,近7萬農村人口,村多,人多,情況復雜,管理難度大。村級財務問題一直是群眾上訪,反映村干部,反映村班子,影響鎮域和諧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深入,涉及農村財務管理的新問題隨之而來,如在農村財務收入減少的情況下,農村債務的償還問題、農村財務收支缺口問題、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使用監督問題等,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農村財務管理是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而且一直是農村工作的熱點和難點,也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一個敏感問題。為解決這個難題,鎮黨委政府進行了堅持不懈地探討,特別是新一屆黨委政府,在財務管理工作上,積極果斷,改變過去村集體財務分散管理、難以實施有效監控的狀況,實行了農村財務會計集中核算。鎮黨委、政府相繼出臺了落實、完善財務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實施辦法、意見等規范性文件,使全鎮農村財務管理逐步走上了民主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促進了全鎮的穩定和諧發展。

二、主要做法

為了解決村級財務分散、難以管理這一長期困擾農村工作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從源頭上治理腐敗行為,鎮對農村財務管理體制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創新,把鎮財政所和經管站合并成立了“會計核算中心”,對村級財務實行“雙代管”,徹底改變了原來的分散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變為集中管理,主要做法是:

(一)堅持五個統一。一是統一規章制度。根據市政府出臺的《市村級財務管理暫行辦法》,鎮黨委、政府相應制定了六項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制度,內容包括財務預算制度、定期報賬制度、賬前審計制度、定期公開制度、民主理財制度、核算管理制度等,要求各村各項規章制度統一上墻,并切實落實到實處。二是統一審核。各村票據、憑證在經辦人簽字、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審批,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蓋章的基礎上,每月到鎮核算中心統一進行嚴格審核,并實行誰審核、誰負責。三是統一報賬時間。各村財務收支的原始收據,由當事人,村支部書記、主任簽字并由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后,每月25日開始,每管區一天,由村報賬員報送鎮農村財務核算中心,核算中心負責審核記賬,編制會計報表。四是統一財務張榜公布。全鎮統一時間、格式、程序,結合“民主議政日”,次月5日統一公開財務收支情況,公開內容至少保留10天。五是統一檔案管理。鎮政府為各村統一配備了檔案櫥,一村一柜,建立財務檔案,統一管理。

(二)保證四個堅持。一是堅持先審核后入賬的賬務處理程序。每月對收入、支出單據先經鄉鎮財務管理辦公室審核蓋章后,再入賬,對不符合政策規定、手續不完善的堅決不準入賬。二是堅持村集體資金全部代管。只要是村集體資金,一律實行代管,嚴禁坐收坐支、賬外賬和小金庫等違規行為的發生。三是堅持村級記賬憑證由核算中心保管,核算中心會計人員根據移交清冊等資料分村建立新張。四是堅持定期專人張榜公布。結合民主議政日,將鎮核算中心統一格式的財務榜由鎮包村干部,統一在每月5日親自張貼在各村公開欄內。

(三)確保三權不變。實行農村財務“雙代管”前提是“確保三權不變”,即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不變、集體資金使用權不變、集體資金性質及審批權不變。村集體資金全部納入鎮經管站實行代管,從而確保村級集體資金不被平調、挪用和侵占,集體權益不受侵害,也防止了村級隨意提款和亂支亂花現象的發生。

(四)落實兩個取消。取消村級現金保管員和會計;取消各村在金融單位開設的存款賬戶。

(五)實施全方位監督。一是村民主理財小組每月對全村的收支單據逐一進行審查。經辦人、村支部書記、村主任是否簽字,并對單據來源及單據內容進行核對,審查無誤加蓋村民主理財公章。二是鎮經管站進行監督。根據村級財務“雙代管”制度,對各村定期進行業務審計,并將審核情況全鎮進行通報。三是群眾監督,堅持依法保障村民對本村財務的知情權、管理權、監督權,對村內財務定期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鎮經管站對各村財務張榜情況全部進行檢查。

(六)加大懲罰措施。一是隱瞞收入一個月,按私設小金庫處理,處以小金庫金額20%的罰款;隱瞞收入三個月以上,按貪污論處,情節較重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二是村級支出超過一百元以上的非生產性支出,必須經管區書記簽字審查。超過三百元以上必須由鎮分管農村財務工作的領導簽字核實。否則,鎮核算中心拒絕審核,相關單據一律不準入賬;三是各村符合有關規定的用餐費必須在規定報賬時間內全部及時入賬,超過三個月,視為私人招待費,所有單據一律不予入賬,并全鎮通報。四是每月報賬一次,少報一次在年終農村財務考核中扣0.5分,財務張榜檢查時未在固定公開欄內張貼的,在年終農村財務考核中扣0.5分。

三、工作成效

農村財務集中核算和“雙代管”制度的實施,使全鎮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規范化道路,促進了全鎮的穩定與和諧。

(一)密切了干群關系。實行村級財務“雙代管”、會計集中核算工作,拉直了群眾心中的問號,增強了群眾對干部的信任,出現了干群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大好局面。東杜村曾因財務問題上訪不斷,村干部互不信任,實行財務雙代管、會計集中核算、定期張榜工作后,增加了財務收支透明度,現在村干部團結,群眾氣順,成為省級文明村、市級百強村和新農村建設的先進典范。村級財務會計核算,干部支持,群眾擁護,村級財務更加透明,“干部清白,群眾明白”。因財務不清引發的糾紛和上訪案件明顯減少。

(二)提高了村級資產管理的有效性。實行“雙代管”制度,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包包賬”,消滅了滿天紛飛的白條,解決了多年來村級難以收回的應收款,非生產性開支明顯減少,增強了實際可用財力,由此積累的集體資金為興辦村級公益事業打下了基礎。何家村是鎮的商貿小區,村周圍飯店30多家,村集體招待費居高不下。實行財務“雙代管”后,村支部村委會一班人,廉潔自律,勤政為民,修路、安裝有線電視、安裝路燈等,全部由村集體解決,村民沒有花一分錢,受到市縣的表彰獎勵。

(三)提高了村級財務管理水平,“有章理事”的格局基本形成。通過會計集中核算,嚴格落實了“雙代管”制度,按時張榜公開,對村級財務形成了長效監督機制,解決了財務基礎工作薄弱、財務制度不落實、賬目設置混亂、轉移挪用資金、隱瞞收入、隨意支出、會計信息不實等問題。農村財務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管理軌道。

(四)規范村級干部的行為,“源頭治理腐敗”成效顯著。落實“雙代管”制度后,有效地控制了公款私存、白條抵賬、支出無度等現象,有效地控制了不合理開支,特別是個別村干部大吃大喝、揮霍浪費行為得到了有效控制,杜絕了挪用公款、亂借公款現象,有效地規范了村干部行為,防止了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達到了源頭治理腐敗的目的。

(五)調動了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民主管理”“民主議政”的目標初步實現。財務公開落實了對村級財務的知情權;通過民主理財小組的審核把關,落實了對村級財務的監督權;通過村民代表會議,落實了對村級財務的決策權。充分調動了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使農村財務管理真正走上了民主化、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

農村財務會計集中核算工作使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使農民對村級收入支出更加放心,進一步改善了農村基層干群關系,更好地保證了農村社會的穩定,真正起到了“減壓閥”和“穩壓閥”的調控作用。縣鎮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村級財務集中核算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對于推進農村反腐倡廉建設“十項機制”的落實,切實強化農村基層反腐倡廉建設起到了很好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