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高端產業發展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13 01:18:00
導語:藍色高端產業發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面對打造半島藍色經濟區和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的重大戰略機遇,市將重點發展六大藍色產業和五大領域高端產業。圍繞這一中心,我們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深刻把握本市外資企業產業分布、經營狀況等實際,找準方向,凝心聚力,重點引導外資推動優勢產業發展,促進了藍色經濟區和高端產業聚集區建設。
一、發揮核心優勢,科學整合,助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高端產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核心,外資占據市高新技術產業半壁江山,對于轉方式調結構至關重要。為此,我們立足產業協作和用工、融資等實際問題,創新方式,盤活資源,助推一批創新性強、先導性突出、成長性好的優勢企業群體實現新發展。
(一)引導兼并重組,以大手筆優化外資結構。的電子信息產業外資最為集中,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分工細、抗風險能力差,受金融危機影響,很多中小外資企業開工不足、或有倒閉,甚至出現非正常撤離現象。針對這一情況,我們積極穿針引線,引導一批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走上了集群配套協作的新路子。三星有70多個外協廠,多數協作關系松散,訂單不足,生產能力閑置,為此我們組織三星、三星總部和外協企業進行對接,使“韓國三星”投資的23個小企業與“三星”合并,使35個小韓資企業納入配套協作網,形成了“三星”為首的世一電子、日月光半導體等四大聯合體,2009年實現利潤4億元。另一方面,完善重大外資項目提前介入機制,對國家鼓勵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提高個性化服務質量。今年初,我們以派駐專員的形式,全程參謀了威高集團同美國、日本的跨國公司聯合成立威高骨科材料、透析機械等四戶外資企業的談判簽約和審批登記,半年實現產值7.5億元。
(二)破解燃眉之急,用新方式解決融資難題。大部分中小外資企業是租賃廠房搞生產,缺少固定資產抵押,融資較為困難。對此,我們一面充分利用股權質押、股權出資等職能,幫助企業盤活資源,累計融資2.5億美元;一面積極幫助企業整合產權關系,拓寬融資渠道,有效緩解了外資企業融資難題。泓淋電子集團擬在韓國上市,但受限于母公司注冊資本不足。我們通過聯絡員得知該情況后,走訪發現該集團在、、等地分別投資共建,但均未控股,在投資的泓淋電線電纜有限公司的股東也是一個企業的兩個名稱。我們及時建議其增資控股外地的企業,并變更了電纜公司股東名稱,使注冊資本總額達到要求,并順利通過了韓國證監委預審,預計9月份可上市融資5億美元。
(三)立足社會責任,從全方位疏導勞資矛盾。當前,隨著經濟企穩回暖,全市外資企業用工缺口約2萬人,面臨“招工難”困局;另一方面2009年度大中專畢業生達3萬名,60%的未能一次性就業,出現“就業難”問題。針對“兩難”,我們深入部分企業和學校走訪調研、查找原因,及時從三方面采取了措施。一是開通信息直通車。在紅盾信息網開設專欄,為企業與勞動力之間提供及時、正規的信息對接平臺,并與就業辦、鄉鎮街道等建立聯系,廣泛收集下崗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等信息。二是搭建再培訓平臺。動員企業與職業技術院校共建大中專畢業生二次教育基地,重點提升操作能力,23家大型外資企業與職業技術學校建立了勞動力委托培養關系。三是推行選擇性登記政策。嚴格限制勞動過度密集型和陸源污染性企業落戶,引導外資企業向資源集約型發展。此外,“富士康事件”曝出后,我們又開展了專題調研,雖未發現苗頭性問題,但也了解到一些不和諧因素。例如,走訪發現,由于勞動合同簽約率低、導致工人責任心不強等問題,三進船業在新船入水時出現了側翻,造成重大損失,我們引薦知名律師為其擔任勞資法律顧問,及時理順了用工關系,增強了職工責任心,促進了和諧穩定。
二、發揮資源優勢,集約推進,助推海洋食品產業發展
最大的優勢是海。依托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現有外資海洋食品生產企業400余家,《食品安全法》出臺后,這些企業面臨諸多問題,經過仔細研究分析,我們提出了“分類指導、集約發展、品牌帶動”的思路,有效促進了海洋食品產業發展。
(一)細化三個類別,科學處理生產許可問題。《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標準和生產經營條件、準入許可等作出了明細規定。因為生產加工精細程度不同、對應食品安全標準不一等問題,部分外資海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面臨許可準入難題。為依法規范海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登記管理,我們采取了“因企制宜、區別對待”的策略,對于實際從事初級海產品粗加工及相關經營活動的,重新核定經營范圍為從事海產品粗加工;對于雖從事海產品收購、加工、冷藏和精深加工等相關經營活動,但產品不能直接食用的企業,重新核定經營范圍為從事海產品精加工;對已取得QS認證,從事可直接食用產品生產加工的企業,一律嚴格依照《食品生產許可證》核定經營范圍。
(二)發展訂單漁業,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我們立足海洋漁業資源分布情況,堅持“特色對特色,重點對重點”的原則,主動協調海洋漁業局、海參協會、海帶協會等單位,積極引導20個海水養殖捕撈大鎮與30余家重點海洋食品生產企業對接。依托龍頭加工企業,大力發展訂單漁業,通過訂單合同規定初級海產品質量標準和最低保護價,不僅從源頭上確保了海洋食品的質量安全,還促進了漁民增收、漁業增效。榮成市泓達罐頭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海洋罐頭食品生產,產品90%出口,目前分別在嶗山、尋山建立了5處原料供應基地,以簽訂合同的形式每年從漁民手里收購海產品2萬多噸。
(三)實施品牌戰略,切實提升產品附加效益。我們本著“抓重點,帶全面”的思路,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以泰祥、宇王、鴻洋神等重點外資企業為龍頭,著力打造海洋食品品牌。一方面強化品牌意識,通過開展“馳名商標、著名商標、證明商標在”宣傳月和免費培訓活動,進一步營造了外資食品企業注冊商標和爭創品牌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健全幫扶機制,凡重點企業申請冠省級行政區劃名稱、免冠行政區劃名稱和爭創馳名、著名商標的,均派員全程協助辦理。泰祥、鴻洋神等外資食品企業依托“榮成海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以及自身品牌效應,使淡干海帶銷售價格達到3000元/噸,鹽漬海帶出口價格達到1500美元/噸,同比均提高20%以上。
三、發揮地緣優勢,搶抓機遇,助推船舶修造產業發展
船舶制造業既是的優勢產業,也是藍色經濟區和高端產業聚集區建設的重點產業。面對韓國造船業迫于成本壓力,紛紛登陸的戰略機遇,我們積極作為,多措并舉,促進了造船業快速發展。
(一)開發登記信息,充分發揮決策參考作用。為使登記信息變成產業發展活資源,我們及時創建了造船及配套企業登記臺帳,并將造船及配套企業按照大型重點造船企業、一般造船企業、中小型造船企業、大中型造船配套服務企業、船舶配件經營企業、小型服務類企業及個體戶等6個類別進行分類。該臺帳的建立,不僅促進了監管服務到位,而且方便了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查閱涉船企業信息,優化了造船產業資源配置。據此,多次為商務、招商、外辦等部門提供了產業分析報告,并向市政府呈報了《市造船及配套企業登記注冊現狀分析及產業發展建議》,為政府決策和企業投資提供了參考。
(二)培植龍頭企業,全力幫助船企做大做強。的大型船舶修造企業,特別是十大造船龍頭企業,半數以上是韓資企業。為及時解決韓資重點企業發展中的問題,我們與韓資企業商會合作,在皂埠灣、俚島灣和石島灣三大造修船業聚集區分別建立了與20多家大型船企定時、定點集中座談交流的機制,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三星重工業(榮成)有限公司是韓國三星集團投資5億美元設立的造船企業,為幫助其辦理手續,我們派員陪同到省局登記,當天領取了執照。揚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26日,由榮喜水產集團出資1.6億元控股,而后揚帆集團又出資4.4億元參股,由于涉及股權、法人代表和名稱等多項變更,企業頗感棘手,我們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介入,僅用三天時間就幫助其解決問題。
(三)完善配套體系,積極拓延造船產業鏈條。為解決重點造船企業配套不足問題,我們充分利用掌握的資源和網絡,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外地創業資本和本地民營資本進入造船配套領域,千方百計爭取國內外船舶企業、配套企業來我市投資、合作建廠,取得了顯著成效。奔騰港航配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是我局介紹引進的一個大型造船配套項目,該項目投資總額8億元,主要涉及船用金屬結構件和船件加工、港口與航道工程、大型設備安裝、船機租賃及運輸、港航工程物資經營等,注冊資金5000萬元已經全部到位。目前,該港航基地已能為市造船企業提供構件產品,彌補了市的空白,為加快推動船舶制造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上一篇:工商部門市場監管經驗交流
- 下一篇:執法環境構建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