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會維權的思考

時間:2022-10-01 09:11:04

導語:關于工會維權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工會維權的思考

工會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基本要務,也是工會的立身之本和基本職責。應當肯定的是各級工會組織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履行職責,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了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但是應當看到,工會的維權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離黨和政府的要求和職工群眾的期望還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不少工會干部談起維權面有難色,頗感困惑,也引發我對這一工作的思考。

一是關于維權的認識問題。對維權普遍存在幾種認識誤區:主要表現在維權而無錢、維權而無權、維權而畏權、維權而無能等。這些認識誤區的存在表面上看有其自然性,但與工會的性質、作用格格不入。其一是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這一性質決定了工會必須為職工服務,為職工說話,為職工謀利益;其二是《工會法》明確規定維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既是一種責任,就必然是一種作為的行為,不作為就是失職,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其三是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工會干部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以職工為本的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情系職工,為職工服務。

二是關于維權的框架問題。職工的權益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經濟權益、政治權益、勞動安全權益等,要維護好這些權益,必須樹立“大維權”觀念,搭建好維權框架,這樣才不至于單打一,顧此失彼,此消彼長。其一是從維權實施的主體來看,工會是職工利益的維護者和代表者,但是工會不能包打天下,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維權;其二是從維權的內容來看,要要做到“兩個維護”的統一,既要維護職工的具體利益和眼前利益,又要維護職工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既要維護職工利益,又要維護國家和整體利益;其三是從維權的框架來看,既要加強源頭參與,從源頭上和根本性讓職工得到更多的實惠,防止或減少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又要在具體工作中切實保障合法權益,如:落實職代會和廠務公開、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勞動安全監督檢查、困難幫扶等,當前特別要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堅定不移地維護職工經濟利益。

三是關于維權的政策機制問題。工會組織作為一個群團組織,客觀上說是有責無權,人微言輕,要落實好工會維權,必須要有政策上的支持,如企業改制方案經職代會通過后要報上級工會備案,這樣有利于發揮工會的監督作用,工會干部的任免要征求上級工會的意見,這樣有利于工會干部主動大膽工作,還有就是縣委政府出臺事關職工利益的文件,要征求工會的意見等。《工會法》規定維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應當建立工會不作為責任追究制度,這樣可以強化工會干部維權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時建立維權監督機制,對職工群眾反應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案件要一級監督一級,同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