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健康發展經驗交流
時間:2022-10-28 09:16:37
導語:新農合健康發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民心工程”,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關系到農村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關系到加快發展、富民強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衛生部部長陳竺在2014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鞏固完善新農合制度;加強醫療服務監督管理。作為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并結合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開拓創新,狠抓落實,規范行為,加大監督力度,加強體系建設,提高服務參合農民的能力,嚴格規范管理,降低醫療費用,切實做好了新農合監管服務工作,全面促進了新農合工作健康有序發展,現在就2014年我管理中心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中取得成效的經驗匯報如下:
一、健全監管機制,確保新農合工作健康運轉
(一)對機構的監管
經辦機構工作效率好壞、定點醫療機構服務水平高低的直接影響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我們始終把為參合農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嚴格標準,擇優準入。嚴格章貢區定點醫院準入條件,除要求機構人員到位、管理制度和規范明確外,重點要求領導重視和支持,每個醫院切實兌現惠民舉措,彰顯新農合定點的特殊性。在現場驗收環節上,重點評估收費、檢查、用藥合理情況和醫務人員對新農合政策的認知情況,從思想、行動和效果上實施考核評估,擇優選擇。
二是建立費用監測評估機制,實施預警查處,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建立定點醫療機構常規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完善醫療費用分析、評估、預警和查處制度,把醫療費用上漲幅度、醫療服務質量以及新農合制度執行情況等,納入定點醫療機構考核范圍,考核結果與定點資格和費用撥付掛鉤。
三是加強考核評估,實行優勝劣汰。制定出臺了《章貢區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考核標準》,組織了由合醫、農衛、醫政和臨床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定期對市級定點醫療機構的收費、檢查、用藥情況進行量化考核,通報考核結果,提出整改意見,對于情節嚴重的單位和人員依法嚴肅處理并暫停或取消定點資格。
我區在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方面,始終貫穿:“三個堅持”,促進新農合制度可持續發展。
第一,堅持農民得實惠為最高標準。幾年來,我區合作醫療事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為民、利民、便民的宗旨,在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取得顯著成效。同時,努力推進新農合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參合農民市內定點就醫出院直補,進一步方便了參合農民補償。
第二,堅持增加投入和強化監管雙管齊下。在推進新農合制度過程中,我區積極爭取新農合財力支持和投入,不斷提高新農合的保障水平。同時,加強新農合資金使用過程的監管,特別是對定點醫院服務行為的監管,確保基金使用安全、高效。
第三,堅持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對口支援同步推進。我區將推進新農合制度與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衛生支農和醫療救助配套銜接,三位一體,協同推進,不但要解決農民“看得起病”的問題,還要解決農民“有地方看病”、“看得好病”的問題。
(二)對財務的監管
嚴格基金管理,確?;鸸_透明。嚴格的基金管理是新農合制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基礎,而公正、低成本的基金管理,又是新農合制度健康運行的前提。區合管中心嚴格按照制度規定進行管理。具體做法是:
一實行資金專戶管理、??顚S?。嚴格實行收支分離,管用分開,封閉運行的基金管理辦法。做到“財政部門管賬不管錢,銀行管錢不用錢,合管中心用錢不見錢”;
二實行“陽光操作”,做到公開透明。這是讓農民群眾明白放心、民主監督和廣泛宣傳的重要形式,也是組織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的重要機制。各鄉鎮政府、行政村和鄉鎮衛生院設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公示欄。公示的主要內容是參合農民住院醫療費用的補償情況,包括患者的基本情況、住院時間、住院總費用、可報費用和補償費等。區合管中心將補償花名冊在政府網站進行公示,便于各層次人員查詢、監督。公示內容由區合管中心統一提供,每月更新一次。
(三)對參合農民的監管
一是深入現場。我中心工作人員經常深入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現場審核,檢查其提供的病歷、費用清單、處方等相關資料,對有疑問的材料進行認真查對,建立了住院病人確認核對制度,加強事中審核(即住院期間的審核),防止冒名住院;
二是建立病歷抽查核對制度。定期抽查參合住院患者的住院病歷、處方及其他的檢查記錄,核查病人是否真實;病人是否符合入院指征;是否存在掛床住院;如住院提供身份證、醫療證、戶口簿;外傷病人的出具傷因證明我們在檢查的時候都十分仔細。
工作中我們嚴格“季度稽查”,做到“六查六看”。在稽查中做到“六查六看”:“一查住院病人,看人證是否相符,有無借證住院問題;二查住院費用清單,看是否執行相關收費標準,有無超標、違規、暗箱收費;三查住院病歷,看記錄與醫囑執行的真實性,看記錄與外傷病人實際發生原因的真實性;四查醫生處方,看用藥是否符合規定;五查輔助檢查,看是否有必要、是否合理;六查住院記錄,看出院補償登記,有無該補的不補、多補、少補的現象發生。
二、強化醫療服務,優化新農合工作開展環境
(一)對機構培訓服務
定點醫療機構是新農合政策實施的載體和平臺,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是控制醫療費用的重要措施和保證。
一是利用舉辦新農合培訓、召開各定點醫療機構負責人會議及開展其他工作之際,大力宣傳新農合政策要求、目的和意義。使醫療機構充分了解開展新農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加強費用控制不僅對參合農民有利,對醫療機構規范化管理、整治行業不良現象和凈化醫療市場都是非常有益的。努力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規范服務行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
二是大膽創新,探索費用控制措施。我區對全區醫療機構藥品實行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統一價格,設立了有獎舉報電話;這些措施都體現了醫療機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有效的降低了農民醫療費用負擔,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二)對參合農民的宣傳
宣傳工作是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首要環節,只有讓廣大農民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真正弄懂了,他們才會積極參與和支持。我們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注重從多方面、多層次做好宣傳工作。
一是發放宣傳材料。一年來,我中心利用參合農民前來開具轉診證明、入戶回訪的機會,發放新農合宣傳材料2000多份。
二是以案說法,利用參合農民受益的典型例子,大力宣傳新農合的有關政策、報銷比例等有關內容,普及新農合知識,為下年度新農合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三是對農合醫療工作人員政策宣傳。我們對各鎮村、各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工作人員的宣傳,使他們能熟練掌握新農合政策,遵守有關規定,共同維護參合農民的利益。
四是中心還利用各種機會宣傳政策、節假日電話呼叫轉移,方便農民電話咨詢,還有公示、回訪等等。小平同志說過,黑貓白貓,逮到耗子就是好貓。什么辦法能讓農民了解新農合的政策我們都會采用。
五是以人性化服務,讓我們行動成為最好的宣傳。管理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使農民體會到新農合真情?;疾∞r民都經歷了病魔折磨,如何使他們在受到生理折磨后,心靈得到安慰,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去新農合的真情。我們首先從優化環境入手,開設了新農合咨詢宣傳大廳,并購置了沙發、飲水機等便民服務設施,開設了便民咨詢電話,編寫并下發了《新農合制度100問》,大大方便了群眾。
通過以上監管服務措施,確保了我區新農合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推進,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鎮級醫療機構人次均住院費用下降,同級定點醫療機構的可報率和實際住院補償比上升,參合農民真正得到實惠。鎮級醫療機構人次均住院費用今年為1618.22元,去年為1687.00元,減少了68.78元,下降了4.08%;鎮級醫療機構可報率為91.78%,去年為89.81%,增加了1.97%、區級醫療機構可報率為88.75%,去年為88.17%,增加了0.58%;鎮級醫療機構實際住院補償比為68.54%,去年為65.21%,增加了3.33%;區級醫療機構實際住院補償比為53.79%,去年為51.86%,增加了1.93%。
二是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高,農村衛生事業得到發展。新農合開展以后,各定點醫療機構認真落實新農合政策,積極主動采取措施控制醫療費用,維護了廣大患者的利益。同時,自身服務能力也得到了增強,衛生事業得到了較大發展。全年參合患者住院醫療費用為22213171.76元,去年為17657558.79元,增加了4555712.97元,增加了25.8%。各級醫療機構,尤其是鄉鎮衛生院的基礎設施、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加快了農村衛生改革的步伐。
三是門診統籌的實行,提高了參合農民群眾受益程度,擴大了受益面,改變了過去住院能補償,門診不能補償的模式,受益面由以前的%左右提高到2014年的%,受益面大幅度增加,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參合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和保障了我區新農合工作平穩、持續、健康運行。
回顧一年來的新農合工作管理,我們深深體會到:
開展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政府重視是前提,科學管理是核心,加強監督是保證。2010年我中心將繼續加強就醫、補償等各項服務的管理,進一步完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的運行管理機制、優化補償報銷工作程序,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簡便、易行的管理模式、服務模式,取信于民,提前謀劃,全力以赴,保證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持續、健康、穩步推進。
字數太多了,紅色的不要可以刪掉!哎,這個文章好難喲。對不起啊,客戶,寫的不好!
- 上一篇:財政票據個人述職報告
- 下一篇:公司職員個人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