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檢察院職工經驗交流
時間:2022-12-11 11:37:44
導語:基層檢察院職工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最近幾年來,我院在黨與政府的正確帶領下,在上級部門的有力的指導督察下,通過采取積極建設措施,全面推行績效考核,提高干警素質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發展,尤其是構建了有特色的檢察文化,通過文化育檢,推動了檢察事業的全面發展,先后獲省、市先進單位。獲得了上級部門的一致好評。
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在這次轉換風暴中,深深的感受到了從傳統的行政管理到文化育檢跨越對我們檢察院的發展起到多么巨大的作用。同時,也深深的明白了,任何一項事業的生存發展都必須有文化來作為基礎和支持,沒有文化就沒有前途,就難以持續發展。從企業、機關、社區到行業、城市乃至于國家莫不如此。檢察文化正是檢察事業發展的底蘊和沃土,從傳統的行政管理到文化育檢的跨越必然地成為新時期檢察業務和檢察隊伍建設工作的客觀要求。成為新形勢下探索基層檢察院工作突破口的又一個課題。
一、傳統的行政管理與文化育檢所起作用
(一)傳統的行政管理對基層檢察院作用與局限
對于基層檢察院而言,傳統的行政管理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側重行政化手段來管理檢察院,以制度為主要依據。傳統的行政管理使得檢察院工作人員管理單一化、行政化,阻礙了檢察隊伍的專業化。現行的檢察人員管理制度混淆了專業檢察人員與一般公務員的區別,用管理公務員的辦法來管理檢察官。這種單一行政管理模式的管理體制,行政色彩濃厚,不符合檢察官的養成規律,容易助長官本位思想,不利于檢察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要使得檢察行政人員管理規范化就必然要尋找新的出路。改革檢察機關現有的行政管理模式,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其建設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的阻礙和困難,但是為了整個檢察事業的發展,為了我國基層法治建設事業的全面推進,突破事在必行。而這個突破口就是由傳統的行政管理到文化育檢的進一步跨越。
(二)詮釋文化育檢對基層檢察院所起到作用
被譽為“人類學之父”的19世紀英國學者泰勒有一個經典的表述,他說“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
同泰勒所描述的文化相適應,我們檢察機構也包含著自我的檢察文化。它包括有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的構成要素。物質文化方面可以體現為機關建筑物、設施、裝備、內部組織機構、檢察人員的制式服裝、檢察徽標、法律文書等。精神文化表現為思維方式、執法理念、道德觀、價值觀、榮辱觀、權力觀、行為準則、規章制度以及法學專業知識等等。所謂的文化育檢,指的是利用檢察文化來促進檢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們知道,檢察文化具有教育導向、凝聚激勵、約束和影響等功能,這是文化的一般規律性,另一方面,作為一種蘊涵檢察職業品質的特殊文化現象,檢察文化本身又能發揮其縱深的、獨特的作用。
二、對基層檢察院普遍存在行政管理與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以檢察權為基點、以檢察制度為載體、以法律監督為手段、以公平正義為核心、以培育現代檢察理念為宗旨、以培育高素質人才為基礎、以創新機關管理體制為形式,在履行檢察職能過程中形成的一個復雜的文化系統。說的就是檢察文化。最高人民檢察院為此在全國四級檢察機關統一架構系統的檢察文化現代化戰略規劃,制定完整的指導性策略,實現檢察文化創建工作的科學發展。然而,縱觀全國檢察文化建設的全局,現狀還不盡如人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主要表現在:
目前在檢察工作實踐中,由于受地域、經濟、文化傳統等各種綜合因素的影響,基層檢察院尚存在著對文化育檢工作重視不夠、檢察文化內在本質把握不準確、以及文化育檢工作建設表層化等問題,還存在重形式,輕實質,檢察文化掛在嘴邊的多,用心研究的少,對檢察文化的認識停留在狹義和膚淺的層面上,真正對其內涵外延的研究不深、認識不透,目前倡導和建設的檢察文化尚未挖掘出體現自身獨特性的價值觀和理念,還在檢察文化這個大概念的字面上做文章,檢察文化建設較“泛”。大大影響了檢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從傳統行政管理到文化育檢跨越,作為推進檢察工作的必然路徑,文化育檢建設作為先進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其成效和水平也必然要與標準相適應。對比傳統行政管理,要使得檢察文化發展起來,事在必行。
三、我縣基層檢察院從傳統的行政管理到文化育檢跨越采取做法
我們縣檢察院采取了積極措施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從傳統行政管理到文化育檢跨越的力度。
一是現代檢察理念的培育。現代檢察理念是檢察文化的靈魂,檢察機關要精心提煉出最適合檢察院發展,最體現司法理念,最有特色的檢察院精神,加以確立和塑造,同時要在全院范圍內廣泛宣傳倡導,形成共識,貫徹落實。二是檢察官職業道德規范建設。努力培養和造就高尚的檢察職業道德,是公正執法的必要條件。堅持從源頭抓起,從細微處防起,加強對干警八小時內外的遵紀守法教育、廉潔自律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用行之有效的政治教育活動,教育干警,常修檢察道德之身,常正執法公正之心,常誠為民服務之意。三是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在培育檢察官整體價值觀的同時,必須健全、完善必要的規章制度。具體措施如下:
(一)加強環境文化建設,營造文化氛圍
環境對營造氛圍、影響人的心情有重要的作用,優美的工作環境和舒適的生活環境能使干警產生愉悅感和滿足感,角角落落都折射著本院檢察文化理念的環境裝飾能使干警隨時隨地受到檢察文化理念的浸潤。一方面,要精心做好機關大院、會議室、辦公室的綠化、美化和凈化,為干警提供一個賞心悅目的工作空間;同時要借鑒檢察文化建設先進院的成功經驗,通過從優待檢、為干警解決住房困難等舉措改善干警的生活環境,使干警對本院產生依賴感和歸宿感,對生活和工作狀態產生滿足感、自豪感和珍惜感,這就打開了干警接受本院檢察文化理念的通道,有效避免了“不走心”的漠然情緒和抵觸情緒。另一方面,要通過設立文化櫥窗,設置文化標牌、懸掛箴言警句,擺放字畫等裝飾手段,潛移默化地傳遞本院檢察文化的理念,努力營造濃厚的檢察文化氛圍,強化檢察文化意識,加速全院干警基本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的建立。
(二)開展文化活動,陶冶干警情操和品位
我院充分保障人員、時間、場地、經費,開展一系列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動,培養干警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進行“文化育檢”,通過健康高尚的文化調控檢察官的生活圈、社交圈、娛樂圈。這不僅使干警的業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提高了工作和生活質量,人的品味也得到了提升,有助于形成干警們健康而富有情趣和品位的生活方式,還能培養干警的進取心、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同時,對于形成單位良好的外部形象也將大有裨益。
(三)建設學習型檢察院,提升干警的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
一個人、一個黨員、一個領導干部、一個檢察官其優劣、雅俗取決于人怎樣對待學習,是否善于學習。學習的直接效用就是提高檢察官的業務素質,同時還可以使人逐漸蛻脫粗俗之氣,修身養性,升華精神。一個有著良好學習氛圍的組織,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文化素養和高尚的道德修養的組織,他們追求的是更快的發展和更高的進步。因此,應該強調發展“學習”文化,努力營造“人人是學習之人,處處是學習之風”的學習氛圍;應該倡導“思考?學習?提高”的價值取向,采取推薦書目,指導閱讀,舉辦讀書會、研討交流會、知識競賽等活動,開辦“檢察夜校”等形式,加強學習培訓,鼓勵并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干警“自我增值、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提高綜合素質、提升執法水平、改變思維模式、加強身心修養、激發進取心。
(四)建設制度文化,推進隊伍和業務管理的規范化
一套體現著本院檢察文化核心理念、旨在實現本院檢察工作中心目標的,周嚴、簡便、易行的制度體系的建立,對于建設檢察文化,健全權責明確、高效運行的長效工作機制,形成富有活力的動態管理模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本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確立后,就應該努力探索將其滲透進本院規章制度體系的途徑,以是否符合本院檢察文化精神為標準,認真梳理現有規章制度,進行立、改、廢,達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準則,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案可查”。
(五)把檢察職業道德建設工程、執法理念養成工程以及檢察形象塑造工程結合起來抓,使檢察文化建設的成果內隱于干警心靈、外顯于檢風檢貌
整合當前開展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以及檢察機關專項整改活動,把社會道德標準、檢察職業道德規范、國家和人民的要求、正確的執法理念融入本院檢察文化的道德基礎和價值觀念。開展多種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引導干警在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品性方面進行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檢察職業道德行為的選擇能力,不斷克服和清除自己身上的一切舊道德的殘余和消極因素,把自己改造成為符合黨和人民要求的品質高尚的人,使職業道德的培養上升為全院干警自覺的行動,逐步建立起以忠誠為基礎、以公正為核心、以清廉為標準、以嚴明為尺度的檢察官職業道德體系和價值體系,進而樹立起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思想的為民、公正、文明的執法理念。在進行檢察官職業道德和執法理念建設的同時,還可以進行行為文化建設、塑造良好的檢察形象,使三項工程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總之,先進的檢察文化對檢察人員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品行習慣有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影響,對檢察工作又快又好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檢察文化建設開展得好、檢察工作就提高得快這個論斷已經被我們基層檢察院的實踐所驗證,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檢察機關從傳統行政管理出發,轉換到文化育檢著手,勢必能大力加強檢察事業建設,向文化要干勁、要動力,驅動基層檢察事業加速發展。
- 上一篇:新任教育局長在學校管理講話
- 下一篇:學習行長講話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