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學英語
時間:2022-05-26 01:28:00
導語:“互動”學英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引言:2001年對我國外語教育史來說將作為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載入史冊。根據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要求,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其中有幾項新的理念:1、強調運用語言的能力。2、在運用中說明語法,學習詞匯。3、強調任務型學習。4、強調跨文化學習。而這一切,我認為應主要體現在英語學習——合作互動學習的過程中。
關鍵詞:合作、互動學習、學習小組、英語教學
合作互動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于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方略。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合作互動學習是以合作互動學習小組為基本形成的教學活動,它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所以,它重點強調教學各動態因素之間的主體互動合作,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師互動,即多維互動,但也不否定其它形式的學習。因此,然小學英語教學中作了一定的嘗試。
一、合作互動學習小組劃分的科學性
英語學習是一個合作互動學習的過程。孩子所接受的社交活動的質量和數量將會極大的影響他本身成長發展的速度。因此,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應具有合理性、科學性,有利于兒童的身心發展的需要。
1、合作互動學習小組劃分的原則
合作到動學習小組的劃分應遵循以下原則:無論是小組成員多少,都應力求在學業成績、性別、性格等方面具有異質性和代表性,要每個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并在新學期樹立自己努力的目標。
2、合作互動學習小組劃分的形式
第一種:也是較常用的一種,同桌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其優點是隨機進行,輕巧便于操作。第二種:四人小組。可由前后位四人組成,也可由相鄰兩對同桌組成。這種形式同樣利于操作,尤其適用鏈鎖問答,對句式的鞏固操練有實效性。第三種:以桌子的一豎行分為一組。這種形式在單詞復習中更具挑戰性、復雜性。如拼單詞student,由S1、S2、S3、S4……這種座位次序傳換的形式,每人拼一個字母,并且要求不停頓、不重復、無錯誤,這就無形中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自己熟拼單詞,才會靈活順接。使學生的興奮點、注意力得到極大的激發。第四種:競爭學習也是合作互動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無論小組、橫排、豎排、同桌、四人、或隨機叫排、叫組等綜合形式的運用,都會收到學生的積極參與、興趣高漲的良好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充分發揮各種分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
二、合作互動學習的全體性
在合作互動學習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種形式面向全體學生,既要讓尖子生更尖,也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學困生。盡管老師采用了多種形式、多種方式組織教學,班級中也難免有個別學生因為智力、習慣、家庭等原因使他們成為學困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談心、家訪、學生之間“一幫一”活動等形式,引導這些學生跟上教學進程。小學生好動,學習興趣不持久,難免課上有人溜號,開小差。在課上既顧全大局,但又不能不照顧溜號學生。所以,我常發的指令有:2by2、4by4、rowbyrow、RowOne/Two/Three……GroupA/B/C……即使學生甲溜號,一聽到2by2指令,同桌乙馬上會拉起他的手,或提醒他注意,隨時準備兩人齊答問題。課上還要注意紀律、學生精神狀態的隨時總結,分組競賽、游戲教學時,做到課堂氣氛活而在序、熱烈而緊張。
三、合作到期動學習的趣味性
英國語言學家們認為,英語教學中“趣味性”問題是頭等重要的問題,它是英語學習變得容易的前提。“趣味性”互動活動能使英語課生動、活潑,使學生產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愿望。“趣味性”活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許多,如歌曲、表演、猜謎、畫畫、說唱、競賽等。這些都是兒童學習中喜聞樂見的學習互動形式。其中節奏與體態教學更不能忽視。如同桌可配合拍手打節奏,體現節奏與體態語教學的優勢。如三年級第二冊學生用書中,“long、short、big、small”chat中,我通過體態語,讓學生形象表現出long、short、big、small……等詞,同桌互相合作,表演各詞的動作。正因為合作交流的作用,學生興趣很濃。
四、合作互動學習的創造性
在合作互動學習中,師生都要發揮其創造性。好的老師,可以將不好的教材變成好教材;不好的老師,可以將好教材變成不好的教材。了就是說,教師除了要提高自身能力以外,還要創造性的靈活使用教材,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變通、引申及創新。例如,我在教學生數學1—10時,除了多種方法來鞏固練習外,還鼓勵學生自編“數字韻律操”。邊喊邊做,學生所編動作千姿百態,課堂氣氛也很熱烈。在操練過程中,我讓學生分別換成……等不同詞匯。這樣學生能鞏固所學詞匯。
教材中的情境,我力爭較真實再現于課堂并創造新的懷境,如教“What’syouname?Howoldareyou?”時,情境有“小歌手大賽報到處”、“迷路的小孩子與警察”、“結識新朋友”、“醫生與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紹”等等一些語境,使學生樂于參與,到講臺上鍛煉英語表達能力、膽量。生活中點滴能隨機運用英語之處,我都不放過,如師生早晚問好、道謝、道別等,學生已經習慣用Hello、Morning、thankyou、Youarewelcone、Seeyou、Goodbye……與我交流。這樣就無形中發展學生運用英語交際能力,培養他們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但組織課堂上的語境練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表演應在學生學賽馬對話并對所學內容的意思準確理解、對語音語調及句式基本掌握后才可進行。否則大部分學生會覺得任務太難而降低參與興趣。
2、表演每小組不宜超過四人。表演前應讓各小級操練準備,鼓勵其拓展創新對話內容。
3、表演過程中,除要求學生語音語調正確外,還應讓學生注意到非語言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勢、姿態等。
4、對學生語言形式上的錯誤應在活動結束時及時改正,當然也要注意改正的策略,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五、評價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合作互動學習評價可采用多種形式;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與他人、小組評組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在教學中要靈活的使用。這樣,對學生的評價者全面的、合理的。
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長在充滿激勵氛圍的孩子,會不斷進取。我的評語有:Cleverboy/girl。Verygood。Welldone,Pass。Wonderful…被贊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我還采用發放小貼紙等激勵手段。有時,甚至親切的對學生笑笑,摸摸他們的小腦袋,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學生課后會互相評比書后的貼紙,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漸形成。
總之,經過前一階段合作互動學習英語的實踐,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聽說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從而進一步驗證了合作互動學習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