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信息寫作技巧

時間:2022-05-25 09:27:00

導語:輿情信息寫作技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輿情信息寫作技巧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對輿情基本概念的理解與把握;對輿情信息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輿情是民意集合的反映、輿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對執政者決策行為能夠產生影響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輿情空間對輿情傳播及其對執政者決策行為的影響有重要作用、廣義上的輿情信息又叫社會輿情信息,它屬于社會信息范疇,包括了經過人們意識而產生的、能夠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各種知識、消息、信號、情報、訊息的總和、狹義上的輿情信息是指反映輿情狀態及其運動情況的各種載體、輿情信息說到底是民眾思想狀況的一種反映方式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1、對輿情基本概念的理解與把握

從傳統的社會學理論上講,輿情本身是民意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種綜合反映。但是,從現代輿情理論的嚴格意義上講,輿情本身并不是對民意規律的簡單概括,而是對“民意及其作用于執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規律”的一種描述。一般來說,所謂輿情,是指在一定的社會內,圍繞輿情因變事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作為主體的民眾對作為客體的執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政治態度。或簡述為,輿情是輿情因變事項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中,民眾所持有的社會政治態度。

上述這個關于輿情的概念比較抽象,要想真正弄明白也非易事。對于基層輿情信息

工作者而言,無須刻意追求它的更深奧秘所在,只要有所了解就行了。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對輿情概念的理解,必須把握這樣幾層涵義:一是輿情是民意集合的反映。換句話說,民意是形成輿情的始源,沒有民意,就沒有輿情;二是輿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對執政者決策行為能夠產生影響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三是輿情因變事項是輿情產生的基礎,研究、分析輿情,首先要深入研究、分析輿情因變事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四是輿情空間對輿情傳播及其對執政者決策行為的影響有重要作用。

這里特別強調的是,輿情定義中的“民眾社會政治態度”,是指民眾對執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的看法、意見和態度。民眾的這種社會政治態度說到底是對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種訴求和表達,它不僅包括民眾對國家政治的看法、意見和態度,對社會政治的看法、意見和態度,同時還包括民眾對社會事物的看法、意見和態度。一句話,“民眾社會政治態度”是民眾要求執政者不斷改善民情狀況的一種訴求和意愿的集合。換句話說,作為“民眾社會政治態度”的輿情,就是民意的集合。

2、對輿情信息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輿情信息是對輿情的一種描述和反映,從理論上講,所謂輿情信息,就是指在民眾社會政治態度的收集、整理、分析、報送、利用和反饋的信息運動過程中,用以客觀反映輿情狀態及其運動情況的資訊、消息、音信、情報、指令、數據和信號。

廣義上的輿情信息又叫社會輿情信息,它屬于社會信息范疇,包括了經過人們意識而產生的、能夠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各種知識、消息、信號、情報、訊息的總和。狹義上的輿情信息是指反映輿情狀態及其運動情況的各種載體。宣傳思想戰線輿情信息工作中的輿情信息,是特指經過輿情信息工作者對收集到的輿情,進行整理、分析、加工后形成的以文本形態(也可以其他形態)存在的一種反映民眾社會政治態度的文字(也可有其他方式)材料。或者說,輿情信息是專門反映民眾各種思想意識狀態及其變化情況的以文字為主的書面材料。簡單說,輿情信息就是指反映輿情的文字材料。它是宣傳思想戰線輿情信息工作的一個重要的載體。

輿情信息說到底是民眾思想狀況的一種反映方式。無機界信息、生物界信息、科技信息、經濟信息、社會信息、文獻信息等都不屬于輿情信息,只有人們接受這些信息后產生了普遍看法和認識后,這些“普遍看法和認識”才能稱之為輿情信息。比如非典和禽流感,其本身不是輿情而是輿情因變事項,只有發生了非典和禽流感,引起社會民眾恐慌和不安而形成的某種民眾社會政治態度、看法和意見,才能算是輿情。我們將人們的社會政治態度、看法和意見進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文字材料,才是輿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