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工作匯報的經驗介紹

時間:2022-08-25 10:00:00

導語:寫好工作匯報的經驗介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寫好工作匯報的經驗介紹

工作報告是各級機關和單位經常使用的一種應用文體。好的工作匯報不僅能體現匯報人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能贏得上級領導對工作的認可和支持。如何寫好工作匯報,讓領導聽得清楚、看得明白、覺得滿意,其關鍵在于把握“明、精、高、準、簡”五字訣。

1.明,即情況明。

明上情,察下情,是寫好工作匯報的關鍵環節。在起草匯報材料之前,我們首先要明上情。在吃透上級政策法規的基礎上,研究聽匯報的人最關心什么、最重視什么、最想聽什么。通過領會通知、查問了解等方式明確上級所關心的問題,做到有的放矢。通常做工作匯報,對直接上級應盡量具體,對更高級別領導相對概括;對主管領導多講全局,對副職或部門領導多說分管;向機關人員匯報時,則應多講些閃光的思想、鮮活的事例等等。如目前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都在迎接醫療安全百日專項檢查,如果圍繞醫院醫療安全教育、糾紛防范與處置、質量與安全管理等領導專家關心的問題來匯報,一般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其次要察下情。原始、豐富的事例材料,是使匯報具體、生動的前提條件。撰稿人一定要緊緊圍繞匯報的主題,體察下情,廣收博取,對本單位工作的每一個階段、某個領域情況,尤其是突出成績和薄弱環節的數據指標了如指掌。如遇撰寫突擊性匯報材料,時間緊、任務重,無法親力親為,就應充分發揮綜合協調能力,盡量把原始材料搜集和初步寫作任務分解到相關業務科室,以便自身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材料的“精加工”上。如某市局在迎接省評議政風行風工作評估檢查時,由于整改落實情況涉及局機關各科室和多個市直醫療單位,材料搜集工作可以分解到各科室和相關單位,最后由市局綜合。這樣既有利于贏得時間,減輕壓力;又有利于占有豐富的材料。

2.精,即選材精。

一次成功的匯報,其內容必須要有鮮明的針對性。選材時,要注重把握“三多三少”原則,根據本單位的工作特點、突出成績、存在問題來取舍匯報內容。一是多選實質性的材料,少講過程性的東西。召開了多少個會、組織了多少次學習討論、開展了多大聲勢的宣傳活動等,這些過程性的內容盡量少寫,幾句話帶過即可。重點要多寫些地方或單位是如何貫徹,又是怎么落實的實際工作。二是多講真話和實話,少講空話、套話和恭維話。一些匯報常常圍繞上級部署談認識、談體會,大段大段地評價上級決策如何英明正確,其實這些都是上級文件和領導講話中已經講清楚了的,不必再嘮叨一遍。要緊緊圍繞上級想聽、想看的實實在在的做法與成效進行選材,做到既有“面”的濃縮,又有“點”的鋪陳,用具體數字說話,增強材料的說服力。三是多選重點的、有特色的材料,少講一般性的貫徹情況。有些匯報材料寫得很具體、很實在,但面面俱到,繁雜瑣碎,看完印象不深。我們在選材時要注重發現工作上最鮮亮、最感人的材料和特色做法,尤其要把那些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好舉措、好效果反映上去,而這也是上級領導最想要了解的。如在省評議政風行風工作中,某局領導的工作匯報沒有面面俱到,而是重點抓住本部門的特點,只講了三條:一是嚴于律己,與自己“過不去”;二是開門納諫,與群眾零距離;三是認真辦事,與企業心連心。由于突出了本部門的個性特點,給上級領導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借助新聞媒體得到推廣。

3.高,即立意高。

撰寫匯報材料是一個總結、提高、升華的過程。好的匯報惟有善于歸納、觀點鮮明、擲地有聲,才能令人過耳不忘。所以匯報材料要注重歸納,適當議論,力求有思想、有見解、有高度,給人以啟發,為領導在更高層次上的決策提供思想資源。實踐中,我們一要立足工作中的亮點歸納總結,杜絕簡單堆砌;二要把握工作中的細節深化主題,避免大而化之;三要抓住事物的本質提煉觀點,避免太過抽象。如某局從執法、服務、文化、評建四項具體工作入手,把有個性的東西挖掘出來,提煉觀點,制作出工作匯報的四個小標題:依法治稅,助推創業,勁風疾吹促發展;優化服務,做響品牌,和風滌蕩暖人心;廉潔從稅,文以化人,清風撲面揚美名;評建并舉,正本清源,新風長塑奏強音。此匯報讓人聽后,覺得有深度、有味道,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