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金融服務創新年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要點
時間:2022-11-10 10:12:00
導語:在全市金融服務創新年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以“創新金融、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服務經濟”為主題的金融服務創新年活動,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充分發揮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核心作用,為我市產業結構的提升和優化,推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二是為了積極應對今年以來經濟和金融形勢的變化,統一思想、振奮精神、迎難而上,進一步調動全市金融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挖掘金融資源潛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為實現我市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服務。
一、審時度勢,從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金融創新的緊迫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金融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金融業的競爭力有了明顯提高,為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國內金融業面臨嚴峻挑戰。主要表現為:金融與經濟良性互動的內在機制尚未形成,金融業缺乏靈敏的市場反應能力和機制;各種金融市場之間、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之間缺乏有機的內在的聯系;金融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產品和服務單調貧乏;金融業創新發展的內生機制還不完善,內部的競爭還不充分;金融監管與金融發展相對脫節,金融企業抗風險能力還十分薄弱;社會信用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金融配置資源效能的有效發揮,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一)金融創新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我黨在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與時俱進的思想理論創新,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實踐。所要求的“五個統籌”,是水平更高、速度更快、質量更好的發展,是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以人為本的整個社會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對新形勢下的經濟、金融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增長方式要向更加集約化轉變;既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又要發揮好政府的調控和服務功能。而投融資體制的陳舊落后,既不能很好地配置資源,也不能充分調動社會投資。金融企業經營模式僵化難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
金融創新既包括金融產品的創新,也包括了參與金融產品交易的方式和服務、市場規則和制度、監管方式和制度、相關中介組織、政府相關政策和環境等方面的創新。金融不創新,經濟無活力,產業結構調整也沒有好的手段,國民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上個世紀20-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90年代末期亞洲金融危機,日本由銀行問題引發的國內經濟長期衰退,從某種程度上講,都是經濟和金融出現問題后,沒有改革經濟體制,特別是沒有金融創新,沒有找到有效解決金融問題的辦法帶來的惡果。
從當前形勢看,經濟金融中隱藏的風險日益顯現,如鋼鐵、水泥、電解鋁、房地產等行業過度投資,某些金融市場過度投機,大量中小企業融資難等等。與此同時,許多社會民間資本閑置,缺少正確的投資導向和渠道。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金融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創新。誰創新得早,誰有創新的高招,誰就能贏得主動。
(二)金融創新是解決發展過程中資金瓶頸制約的重要途徑。金融創新就是要不斷滿足各種經濟主體對資金和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央為控制通脹和經濟過熱的苗頭,連續出臺有關政策,嚴格控制資金發放的總閘門。目前,我市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六個百億”工程建設全面展開。與此同時,我市民營經濟也正處在第二次創業的關鍵時期,大量中小企業的創業、技術改造、產品進出口所需的資金缺口不斷擴大。在新形勢面前,全市金融機構只有審時度勢,積極進行金融創新,充分挖掘金融資源的潛力,為我市的發展創造良好投融資環境。
(三)金融創新是金融機構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需要。與外資銀行、異地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我市金融機構適應市場需要推出個性化、特色化服務和新品種方面差距還很大。居民的金融資產主要還是集中在儲蓄,投資渠道貧乏,不僅降低了金融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加大了銀行風險。金融企業如何提高競爭力,是擺在我市每個金融工作者面前的一個緊迫課題。今年初,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應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品種創新機制。研究開發與股票和債券相關的新品種及其衍生產品。加大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證券產品的開發力度,為投資者提供儲蓄替代型證券投資品種。積極開發資產證券化品種。”上海、北京等地的金融企業,在這些方面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通過深入城鄉社區和各類客戶,了解市場、發現需求,創造適銷對路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有針對性地改進經營方式,才能形成各自的競爭優勢。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
二、結合實際,找準金融服務創新的突破口。
開展金融服務創新,必須因地制宜,找準創新突破口。
(一)要突破舊的觀念束縛,創新金融服務理念。思想觀念創新,可以使我們突破舊的觀念束縛,從而推動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在我市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各項改革不斷深入,市場變化更加復雜的大背景下,金融的新問題、新需求層出不窮。最為重要的是消除對金融創新無所作為、消極等待的思想,破除陳舊的觀念,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開發新的金融服務和產品。我市工行、城市商業銀行與民間商業擔保公司的合作,為中小企業解決貸款問題;農行、工行在織里等個私經濟發達地區推出“倉單質押貸款”;中行對外貿企業提供封閉貸款等。這些創新項目來源于實際需求,既解決了地方經濟和企業發展的實際問題,也推動了金融企業自身的發展。
(二)要突破體制障礙,全方位創新金融服務體系。體制創新是創新的根本。一是產權制度改革創新。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是金融業改革的方向。全市金融機構要認真推進產權制度的改革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競爭實力。我市城市商業銀行增資擴股正在進行;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方案已經通過,央行資金支持的專項票據發行工作已率先完成,各項改革工作穩步有序推進。二是內部運行機制創新。要改變過去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按照規模適度、精簡高效、反應靈敏、集約經營的要求,以客戶為中心,創新金融組織結構,改進營銷體系,提高服務效率。同時,要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激勵約束機制。三是內部業務流程創新。要加快金融業務流程的再造,按照最有利于客戶的原則,建立完善、高效的業務流程,以達到對外提高服務的便利性和綜合性,對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強風險防范能力的目的。四是投融資產品創新。要根據居民個人金融投資偏好,創新居民的投資渠道和理財方式,為居民增加收入提供安全、方便的金融服務。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吸引外商及民間資金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為地方經濟發展融通更多資金。要著眼于服務中小企業,大力發展特色金融業務,為中小企業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五是加強對創新產品的市場營銷力度。金融產品創新是拓展市場新空間的有力武器。創新產品也離不開營銷,要通過營銷讓市場接受我們的創新。
(三)要突破地域限制,利用好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金融資源。這幾年我市在利用區域金融資源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激活了市場競爭,提高了金融企業的服務水平。但區域金融資源的不均衡性依然存在,我市金融企業走出去,利用異地金融資源的意識和能力仍然薄弱。加強異地金融協作,不僅能彌補本地資金資源的不足,而且可以引入先進的管理模式,并借助異地金融機構的優勢,促進自身的創新發展。
(四)要突破金融行業分割,探索銀證保大金融合作的有效形式。十六屆三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建立健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的機制,維護金融運行和金融市場的穩定,防范系統性風險。”這為金融創新和金融市場的協調發展指明了方向。提高金融系統綜合競爭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積極促進銀銀、銀保、銀證的廣泛合作,是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拓展盈利空間的有效途徑。
三、扎實工作,為金融創新營造良好的環境
為保證活動的順利實施,我提五個方面的要求:一是高度重視。各金融單位的領導,應當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從經濟金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金融服務創新,切實加強領導。二是加強協調。本次活動規模大,時間長,涉及的部門和單位多。無論是哪個單位,都要從全市發展的大局出發,精心組織,協調配合,確保活動順利實施。三是突出重點。各金融單位的創新活動要立足當前金融體制改革和湖州經濟金融發展實際,加大對市重點項目和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四是廣泛發動。各單位要按照統一部署,廣泛宣傳和發動員工、企業以及城鄉居民共同參與金融服務創新年活動。五是狠抓落實。各單位要有領導全面抓,具體工作有專人負責;要有實施計劃、有進度安排、有切實可行的保障措施。市人民銀行要對各單位及時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