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反日講話稿:遠離 關愛未來

時間:2022-05-26 10:33:00

導語:國際反日講話稿:遠離 關愛未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反日講話稿:遠離 關愛未來

國際反日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國際禁毒日是1987年6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國際會議”上確定的,以引起世界各國對問題的重視,號召全世界人民共同來抵御危害。今年聯合國禁毒署確定的“6.26”國際禁毒日的宣傳主題是“讓我們討論問題”,我國國家禁毒委員會確定我國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遠離關愛未來”。

青少年是禁毒宣傳和預防教育的重點對象。2002年,全國吸毒人員中青少年占了74℅。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引發青少年違法犯罪,阻礙青少年健康成長。因此,對青少年的禁毒宣傳教育是禁毒的治本之策。參加禁毒,人人有責,我們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人類的希望,拒絕,義不容辭。今天,我們來學習禁毒有關知識,就是為了認識、拒絕、遠離、關愛未來、珍惜人生。

什么是?

,被公認為“白色瘟疫”,在全世界泛濫成災,并和戰爭一起被列為危

及人類生存的兩大殺手。,是指非法使用的對人體和社會有害的成癮性藥物,其中包括法律禁止濫用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前的主要包括五大類:

1、阿片類:鴉片、海洛因、巴比妥鹽、杜冷丁、嗎啡

2、古柯類:可卡因、克賴克

3、大麻類:印度大麻、北美大麻、四氫大麻酚

4、中樞興奮類: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搖頭丸

5、致幻劑:麥角酰二乙胺(LSD)、仙人球毒堿(麥斯卡林)、苯環己呱啶(PCP)

《刑法》第357條規定: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及國家以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前比較常見的包括:鴉片、海洛因、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等。在已知的中,我國吸毒者使用最多的是海洛因。

二、為什么要禁毒?

這是由的三大主要特征決定的。能使人成癮,吸毒會造成多方面的

危害,吸毒、制、販毒是違法犯罪行為,所以,要禁毒。

(一)的藥物依賴性。這是最基本的特征。藥物依賴性是專用術語,又稱藥物成癮或藥物成癮性,也俗稱“藥癮”。藥物依賴性有心理依賴性與生理依賴性之分。心理依賴性亦稱精神依賴性,是指多次反復使用后,使人產生的愉快滿足的歡快感覺,這種心理上的歡快感覺,導致吸毒者在心理上形成對所吸食的強烈渴求和連續不斷吸食的強烈欲望,繼而引發強迫用藥行為,以獲得不斷滿足的心理活動。吸毒者成癮后的"終生想毒"和戒毒后又復吸,就是其心理依賴性的內在反應。生理依賴性亦稱身體依賴性或軀體依賴性,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對長期使用依賴性藥物所產生的一種身體適應狀態。吸毒者成癮后,吸毒者必須在足夠量的維持下,才能保持生理的正常狀態。一旦斷藥,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生理反應,醫學上稱之為戒斷癥狀,即毒癮發作,嚴重者會導致死亡,當再度用藥,癥狀消失。(舉例說明)

(二)的危害性。吸毒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這是的后果特征。

(三)的違法性。吸食、制造、販賣等是違法犯罪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這是的法律特征。

三、有何危害?

,被公認為“白色瘟疫”,在全世界泛濫成災,并和戰爭一起被列為危及人類生存的兩大殺手.,與核戰爭、饑荒、瘟疫一起,并稱為人類的四大災星。有人對的形容是:

是瘟神,它以狡詐的手段榨干人的骨髓,使人命喪毒海;

是魔鬼,它可使許多億萬富翁變成貧窮的乞丐;

是禍首,它使正直的人為了暴利鋌而走險;

是毒蛇,它消磨了多少人的意志,摧殘了多少人的體魄,又吞食了多少黃金白銀。

吸毒,歷來是貧困、墮落、道德淪喪、違法犯罪和死亡的代名詞。

可見,危害嚴重,禍患無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摧殘人的身心健康

1、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在毒癮發作時,輕者頭暈、耳鳴、嘔吐、涕淚交加、大便失禁、渾身打顫,重者如萬蟻啃骨、萬針刺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2、戒斷反應: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嚴重和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藥或減少用藥劑量后發生。許多吸毒者在沒有經濟來源購毒、吸毒的情況下,或死于嚴重的身體戒斷反應引起的各種并發癥,或由于痛苦難忍而自傷或自殺身亡(舉例說明)。戒斷反應也是吸毒者戒斷難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礙與變態: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礙是幻覺和思維障礙。他們的行為特點圍繞轉,甚至為吸毒而喪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靜脈注射給濫用者帶來感染性合并癥,最常見的有化膿性感染和乙型肝炎,及令人擔憂的艾滋病問題。此外,還損害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易感染各種疾病。

(二)危害家庭

一個人一旦吸毒成癮,就會人格喪失,道德淪落,為購買耗盡正當收入后,就會變賣家產,四處舉債,傾家蕩產,六親不認,“煙癮一來人似狼,賣兒買女不認娘。家庭中一旦出現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毀滅的同時,也破壞自己的家庭,貽害后代(如因吸毒導致出生的嬰兒畸形、中毒)、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吸毒需要大量的毒資,家底再殷實也滿足不了)、親屬離散(吸毒導致家庭矛盾激化,夫妻離異,父子離散,親屬不和,舉例說明)、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舉例說明)

(三)危害社會

1、消耗大量社會財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每個吸毒者每年耗資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幾十萬元。據統計,全球每年消耗的價值在3000億美元以上。因吸毒造成的間接損失也很大,如投資建戒毒所,戒毒經費、緝毒經費、宣傳經費的投入等。

2、破壞社會生產力,影響經濟發展導致貧困: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導致貧困。一些問題嚴重的地方,很多人不思生產,體能下降,喪失了勞動能力,農田荒蕪,疾病橫行,嚴重影響了當地經濟發展,(某偏遠村子,村里青壯年勞動力幾乎都染上毒癮。因吸毒,一些青少年一出生就癡呆發傻,染癡膏肓,土地更無人耕種)其次是造成環境惡化,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3、誘發多種違法犯罪,嚴重危害社會治安:活動加劇誘發各種違法犯

罪活動。吸毒者為了籌集毒資,往往鋌而走險。如為了吸毒貪污公款、偷盜他人財物、搶劫搶奪他人財物,有的甚至不惜賣兒女、殺害親人獲取毒資(舉例說明),擾亂社會治安,侵犯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威脅。

4、破壞社會風氣,污染社會環境:吸毒會使人思維紊亂,喪失人性,寡廉鮮恥,道德淪喪,敗壞人格,甚至國格。一些女青年吸毒成癮后,不得不靠維持吸毒,嚴重地敗壞社會風氣。如某區查獲一起45名男女青年群吸群奸案例,丑態百出。某市曾有多名吸毒者因吸毒過量倒斃街頭。

(四)禍害國家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歷史上,我國深受煙毒危害,西方列強用鴉片和大炮打開中國的大門,使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華民族陷入沉痛的災難之中。(因為鴉片,中國人曾被稱為“東亞病夫”)

四、什么是違法犯罪?

(一)違法行為有吸食和注射的行為,是一種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應給予治安處罰、勞動教養,并對吸毒成癮的人予以強制戒毒。(二)犯罪是指違反國家管制法律法規,從事與有關的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社會治安秩序的活動,依法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根據《刑法》之規定,犯罪行為有以下幾種:

1、走私、販賣、運輸、制造罪(第347條);

2、非法持有罪(第348條);

3、包庇犯罪分子罪(第349條);

4、窩藏、轉移、隱瞞、毒贓罪(第349條);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條);

6、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第350條);

7、非法種植原植物罪(第351條);

8、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原植物種子、幼苗罪(第352條);

9、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第353條);

10、強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條);

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條);

12、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罪(第355條)。

五、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除《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了違法犯罪行為及其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外,我國還有下列法律法規對的管制、違法犯罪行為及其法律責任作了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海關法》

《藥品管理法》

《戒毒藥品管理辦法》

《麻醉藥品管理辦法》

《精神藥品管理辦法》

《強制戒毒辦法》

《勞動教養戒毒工作規定》

六、會怎樣出現?

會在不經意間來到你的面前,在你看來這是一次偶遇,在它看來則是整個計劃的第一步。絕大多數吸毒者第一次的來自“朋友”,少數來自販毒者。而對于時刻留意捕捉目標的販毒人來說,青少年是他們可成功推銷的對象。青少年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長期,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包括對理論的認知和親身的體驗)、敏銳的情感觸角、脆弱的韌性以及無法避免的不斷碰壁和困惑不解,他們容易在空虛的時候、情緒低落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受到的侵害。

香港一項調查顯示,1999年首次被呈報的吸毒者中,有62.4%稱在15—24歲期間首次使用。而國內一項針對中學生的涉及兩省5666名高中生的問卷調查顯示,能夠意識到“吸毒往往是從吸煙開始”的比例尚不足三分之一。重慶市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82%的人是在對危害不了的情況下吸食成癮的。一方是渾然不覺,另一方卻在費盡心機。據報,曾有游戲廳老板每日向常來光顧的年輕人分發香煙,以示親切,可是吸煙的人并不知道在煙絲中已經滲入了(海洛因和冰毒等可以摻在煙卷中吸食);在舞廳昏暗的燈光、煩躁的氣氛下,則有更多的“哥兒們、姐兒們”在像分發巧克力豆一樣分發搖頭丸,印尼的一個舞廳老板甚至在暑假不斷為學生開辦專場舞會,暗中下毒……

毒販們引誘廣大青少年吸毒主要有五大毒招。

毒招之一:謊稱“吸一兩次不會上癮”。但眾多吸毒者的親身經歷是:一日吸毒,永遠想毒,終身戒毒。毒招之二:免費嘗試。幾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都是接受了毒販或其

他吸毒人員“免費”提供的。此后,毒販們再高價出售給上癮的青少年。毒招之三:聲稱“吸毒治病”。毒販們利用人們對的無知和對疾病的恐懼,引誘青少年吸毒。但實際情況是吸毒會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損害人

的大腦,影響血液循環和呼吸系統功能,還會降低生殖和免疫能力,甚至導致死亡。毒招之四:鼓吹“吸毒可以炫耀財富,現在有錢人都吸毒。”毒販們瞄準一些青年通過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積攢了一定財富的機會,向這一群體的人們兜售“吸毒是有錢人的標志”這樣極其荒唐的錯誤觀念。

毒招之五:利用女青年愛美之心,編造“吸毒可以減肥”的謊話。實際情況是,吸毒不僅損害面容和身體,還摧殘人們的意志。

因此,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學生,一定要深刻認識和了解的危害性,牢固樹立拒毒防毒意識,時刻警惕的侵蝕,絕不要有第一次。

七、青少年為什么容易受侵害而吸毒?

問題正極大地威脅著我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據統計,中國吸毒者中74%是青少年。在吸毒者中,由于無知、好奇、被他人引誘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最高。青少年正處在生理、心理發育時期,好奇心重,判別是非能力不強,抵制侵害的心理防線薄弱,加之對的危害性和吸毒的違法性缺乏認識,最容易受到的侵襲。

導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是:

(一)交友不慎,上當受騙。例如:與不良朋友吃喝玩樂,抽煙、喝酒而沾上毒癮不可自拔。

(二)好奇心理、逆反心理。如:出于對“魔鬼”般的好奇,欲嘗而上癮,或是對正面禁毒宣傳的抵觸,采取偏偏要試試的逆反心理而染上毒癮。(三)物以類聚,講“江湖義氣”。往往與一些有不良行為的朋友混在一起燈紅酒綠,花天酒地,染上吸毒。

(四)精神空虛,尋求刺激,趕時髦。有的青少年胸無大志,有學不上,有工不做,不但不把吸毒當作害人害已的壞事,反而視吸毒是一種有身份、體面、氣派的象征,甚至公開炫耀,當作時髦風尚去追求。

(五)輕信傳言,誤入歧途。有的以為能治病,能鎮痛,試用吸食注射而上癮。有的不相信吸毒上癮后戒不了,結果不能自拔。

(六)受家庭、社會不良環境影響,以及犯罪分子教唆。有的父母吸毒帶壞子女,或是左鄰右舍有人吸毒而受影響,一些不法分子別有用心地為牟取暴利,喪盡天良,將魔爪伸向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引誘、教唆青少年染上毒癮,從而成為他們長期的銷售對象。

八、青少年如何有效防止吸毒?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最美麗的年華,是人生輝煌的起點,要珍惜人生,與作堅決的斗爭。要積極配合學校、家庭和社會齊心協力預防、拒絕、遠離,從以下方面積極有效地防止吸毒:

(一)了解知識,懂得的危害性,知道“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二)接受禁毒法制教育,增強法律意識,懂得吸毒違法、制販毒犯罪的道理,明確我國對禁種、禁吸、禁販、禁制的“四禁并舉”的工作方針,堅持學法、懂法、守法,做遵紀守法的模范;

(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時髦、攀比,增強抵抗力;

(四)不聽信能治病,能解脫煩惱和痛苦,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提高辨別力;

(五)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現親朋好友中有吸、販毒行為的人,一定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報告公安機關;提高警惕;

(六)進各種娛樂場所時要謹慎,決不吸食搖頭丸、等興奮劑;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引誘、欺騙吸食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同學們:禁毒要人人參與,個個動手,人人禁毒,造福人人。預防,關系到你們的未來,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生是美好的,希望你們珍惜人生,遠離,關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