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做強做大老齡產業

時間:2022-02-18 02:05:00

導語:抓住機遇,做強做大老齡產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抓住機遇,做強做大老齡產業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志:

歷時兩天的中國.羅江銀發產業論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今天就要結束了。這次論壇會上,來自生態、養生、保健、文化、旅游、醫藥、教育、城建等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對老齡產業發展的現狀、前景、發展領域及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討論,特別對羅江開發老齡產業的可行性,以及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都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為羅江縣政府今后規劃老齡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找到了又好又快發展老齡產業的路徑。由四川老齡辦、四川中華文化學會與縣級政府聯合主辦老齡產業論壇會,這在四川是第一次,這次論壇會為四川系統地研究老齡產業邁出了第一步,為推動全省老齡產業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它將寫入四川老齡工作史,各位同志也將成為歷史人物寫入四川老齡志。這次論壇我們將通過《四川老齡工作簡報》,將專家們的建言反映給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領導以及全國老齡辦。論壇上各位專家、學者們的發言,我們將整理成冊,印發給大家學習、研讀。論壇會預定的各項議程已圓滿完成,我代表主辦單位向承辦這次論壇會的羅江縣各部門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

2007年3月,“成渝經濟區”正式列入國家《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成都經濟區又是中國“增長第四極”成渝經濟區的兩“核”之一。四川經濟總量的44%由成德綿創造,成德綿更是“核”中之“核”。地處成德綿經濟帶上的羅江縣,終于迎來了發展的機遇。2010年城際列車貫通后,羅江與成都的距離就只有半個小時,羅江在大都市的籠罩下,背靠成都經濟區這個強大的整體,怎樣做好生態經濟立縣、旅游文化興縣、綠色產業富民這篇大文章,確實很有研究。在這個大背景下,羅江縣委、縣政府選擇了發展老齡產業這個方向,一是為人口高度密集的成都、德陽、綿陽分流人口,減輕特大城市、大城市老齡人口帶來的負面壓力,二是面向全省、全國、全球老年市場發展老齡產業,并以此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我認為這個定位是有遠見的。

老齡產業包括哪些內容?老齡產業政策優惠包括哪幾個方面?老齡產業市場需求有多大?如何引導老年人消費?羅江發展老齡產業的優勢在哪里?羅江縣政府在老齡產業發展中應該扮演什么角色?這兩天各位專家、學者、領導都發表了各自的見解,為羅江,也為四川發展老齡產業建言獻策,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人口老齡化這么快,這與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有很大關系,計劃生育政策是好的,30年間,中國少出生了4億多人口,宏觀上為今天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歷史機遇,但微觀上卻造成了許多家庭的養老困難。國家雖然制定了許多針對獨生子女家庭的獎勵扶助政策,但還遠遠不夠。發展老齡產業,利用市場機制動員社會資源來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這是政府的必然選擇。老年人對國家的貢獻是很大的,政府有責任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1978年中國GDP只有3600多億元人民幣,改善生活只是一種奢望。2006年中國GDP達到20萬億人民幣,在世界上排名第四。國家財政收入每年以20%的速度增加,國家的經濟基礎已日益豐厚,再以經濟落后和財力薄弱來忽視包括老齡事業在內的社會福利事業,理由是不充分的。社會財富是一代人、一代人積累起來的,今天的發達,有前輩人打下的基礎,共建共享,共享共建,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老年人應當優先,因為老年人等不起。政府在發展老齡產業、老年社會福利事業上負有非常重要的責任。一個政府不能謀取國民的福利,不能解除人民的后顧之憂?那這個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呢?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強調以人為本,強調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要統籌兼顧,但在一些地方官員那里沒有落實。羅江縣委、縣政府是一個對人民負責的政府,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重,以長遠發展為重,以老百姓安居樂業為重,把羅江和成渝經濟區融為一體,面向全國,面向未來,舉全縣之力打造老齡產業,把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放在首要,歷史終將證明縣委、縣政府的決策是正確的!歷史也終將證明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是正確的!希望羅江為四川發展老齡產業樹一面旗幟!希望羅江早日建成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