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組織人事編制工作會議發言

時間:2022-07-16 05:59:00

導語:在全市組織人事編制工作會議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市組織人事編制工作會議發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大會的安排,我就*年全市機構編制工作作一個簡要回顧,并就今年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年全市機構編制工作的簡要回顧

由于市委、市政府和市編委的正確領導,各部門各單位的支持配合,市、縣機構編制部門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民本岳陽”九項工程,積極履行職責,不斷開拓進取,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機構改革平穩推進。市政府機構改革上半年完成后,我們根據市委優化經濟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工作要求,在市紀委設立優化經濟環境辦公室,在市政府辦證大廳加掛了“外商投資服務中心”的牌子,并且單獨成立招商局,專門負責招商引資工作。各縣(市、區)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已經通過市委、市政府批復,華容、汨羅、岳陽縣完成了“三定”批復,改革基本到位;其他縣(市、區)也批復了部分“三定”方案。鄉鎮機構改革試點進展順利。全市機構編制系統就鄉鎮機構改革開展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調研,市編辦調研形成的《關于當前鄉鎮機構改革的幾個主要問題》、《精官減副出效益》的調查報告,引起了省編辦和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湘陰縣將32個鄉鎮減至19個,鄉鎮班子成員由513人減少到288人。該縣被確定為鄉鎮機構改革試點縣之后,縣委、縣政府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了深入調查,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改革試點方案已經上報市委、市政府。華容從*年開始啟動鄉鎮事業站所改革,精簡事業編制492名,分流人員1283名,其中516人分流后已經買斷工齡,完全與財政脫鉤。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進入攻堅克難階段。我們按照分類處理的辦法,與各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反復協調,加快了改革步伐。截止目前,除8家事業單位因類別難以界定、待上級出臺相關政策再進行改革外,其余單位改革任務已經完成。華容、汨羅事業單位改革已經接近尾聲。中央編辦、省編辦對我市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給予了充分肯定。

———機構編制管理效果明顯。市委、市政府年初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機構編制管理,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增長的通知》(岳發〔*〕3號),進一步規范了機構編制審批程序,嚴肅了機構編制工作紀律。岳陽縣根據過去管理分散,進人口子多人員惡性膨脹的實際,在2002年實行集中管理,編委“一支筆”審批,去年進一步完善機構編制管理機制,嚴格把關,在連續三年人員編制“負增長”的基礎上,再次實現了“負增長”。平江縣結合本地實際,下發了《平江縣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編制人事責任審計暫行規定》,對縣直行政事業單位黨政正職領導干部和鄉鎮黨委、政府正職領導干部實行編制人事責任任期審計,首次實現了人員編制的“負增長”。臨湘市、岳陽樓區也下發了加強機構編制編制管理的文件,進一步完善了機構編制管理機制。全市全面推行編制實名制管理,認真開展了清理“吃空餉”人員活動。市編辦下發了《關于實行“編制實名制”,認真清理清退借調和臨時雇請人員的通知》,各地各單位張榜公示人員編制情況,主動接受干部群眾的監督,機構編制部門進行跟蹤督查,全市共計清退臨雇借調人員415名。其中,市直清退81名。10月份市編辦聯合市監察局、市財政局下發了《關于認真核查市直財政統發工資人員清理“吃空餉”人員的通知》,之后又轉發了中央編辦《關于對“吃空餉”問題開展督促檢查的通知》,全市共計清理“吃空餉”人員497名。我們按照中央編辦和省編辦的要求,堅持定期督查與不定期督查相結合,全面督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堅持原則,扎扎實實地抓機構編制監督檢查,上半結合編制實名制和清理借調人員的工作,重點加強了市直部門的督查,下發整改通知14份。對問題比較突出的單位,我們按照岳發〔*〕3號文件的規定,停辦了單位的機構編制手續,會同有關部門核減了單位業務經費,停發了借調人員的工資,24名借調人員被清退回原單位。9月13日至23日,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和市編辦組成聯合督查組,對縣(市、區)機構編制工作進行了一次全面督查,通過看文件、查臺帳、翻資料、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辦法,共查出各類問題28個。督查后以市委辦、市政府辦名義發了通報,針對存在的問題,逐個單位下發了整改通知。12月份我辦又督查核實了整改情況,查出的28個問題有19個得到了有效解決,9個正在采取措施解決之中。由于嚴格控制,督查到位,效果明顯。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全年減員508人,新進672人,凈增164人。新進人員中,政策性安置158名,解決公安“兩校”畢業生遺留問題92名。如果不考慮上述因素,全年減員86人。云溪、臨湘、華容、汨羅等地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均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岳陽縣和云溪區不僅消化了以前超配的職數,而且連續兩年沒有超職數配備科級干部,華容消化科級職數81名,平江消化64名,湘陰消化72名。

———事業單位登記工作逐步規范。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中央編辦《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在鞏固過來成果的基礎上,嚴格按要求實施年審,認真整理和進一步規范了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市編辦組織進行了登記管理首次行政執法檢查,規范了相關單位的行為,促進了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我們按照“穩步發展、逐步完善、周密細致、規范運作”的原則,籌備成立了岳陽市事業單位法人協會,首批發展會員單位62家。臨湘市舉辦了為期3天的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培訓班,450名法定代表人參加了培訓。岳陽樓區加強各單位牌章的管理,制止了隨意加掛牌子、刻制公章的問題。

全市機構編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對機構編制工作的認識不一致。在一些地方,機構編制工作沒有引起領導的高度重視,有時由分管其他工作的領導決策、或者開會行文后才將涉及的機構編制事宜交來履行程序,有的甚至連程序都不履行。有些部門,機構的變動、編制的調整和人員的異動,事前不向機構編制部門報告,造成既成事實后再到編辦補辦手續;有的干脆瞞天過海,等到督查時發現了問題再作解釋。二是機構編制管理機制不夠健全。目前,機構編制的規范化程度還比較低,這就使本應由法律加以規范的事情,卻由機構編制部門承受壓力;本應由法律框架下各方面研究論證的“博弈”過程,變為機構編制部門單獨面對;本應依法進行查處的行為,卻使機構編制部門難以實行。只要有新的任務,各個部門就借機要求增加機構,增加人員,增掛牌子,提升規格,加之缺乏法律約束,造成“條條干預”比較突出,違反機構編制管理“三個一”制度的現象時有發生,機構編制部門加強管理、嚴格控制顯得非常艱難。三是機構編制剛性增長的壓力很大。機構編制是關系財政,關系群眾利益,關系各項工作體制機制保障的政治資源,機構編制部門肩負著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責任。但是,由于政策性安置任務重,各政策性安置單位為了順利完成安置任務,往往只強調安置政策的重要,使機構編制部門處于“兩難”的境地,加之干部改變身份的“出口”不暢,要控制增長或實現“負增長”,機構編制部門壓力很大。

二、*年的幾項主要工作

*年,全市機構編制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市委四屆十次全會精神,積極穩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試點,繼續精心組織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有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加強機構編制管理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為實現民本岳陽的和諧崛起作出應有的貢獻。

1、積極抓好機構改革,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政府要應對比以往廣得多、復雜得多的矛盾,作為上層建筑的行政管理體制必須作出調適,以回應經濟基礎的巨大變革。

一是穩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試點。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繼續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試點工作。跟蹤并動態掌握試點進展情況,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及時總結和推廣行之有效的經驗作法。市編辦重點加強對湘陰縣試點工作的指導,力爭按省編辦要求在上半年基本完成試點任務。其他各縣(市、區)也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選擇1—2個鄉鎮進行試點,制訂改革預案,針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研究和探索改革新路子。

二是繼續推進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督促有關縣(市、區)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和改革方案的擬訂審批工作。已經完成分類和方案審批工作的地方,要進一步研究探索分類后事業單位改革的辦法,逐步建立基礎優先、門類齊全、區域均衡、體現公平的公益服務體系,促進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著力抓好行政執法隊伍清理和整頓。不含省里垂直管理的部門,市直有行政執法隊伍28個,定編613名,其中全額撥款單位19個,編制456名,差額撥款單位2個,編制50名,收規費的單位7個,編制111名。這些門類繁多,五花八門的執法機構,大多數是依法執法的,但也有些執法機構的執法人員只顧小團體利益,亂執法、亂收費、亂罰款,影響了岳陽的經濟環境。因此,要進一步樹立“抓機構編制就是抓財政增收節支,就是抓治理經濟環境,就是抓依法行政”的理念,從體制、職能和機構的調整入手,認真清理執法隊伍,改革和創新行政執法體制,切實解決多層執法、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執法擾民等問題。順利推進綜合行政執法工作。

四是配合做好文化體制改革和實施《公務員法》等有關方面的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配合有關部門重點研究和處理改革涉及的管理體制、職能轉變、編制調整等問題。銜接配套相關政策,分類指導,大力加強公益性文化事業,規范國有文化事業單位的轉制,加強文化事業單位剝離企業的監管。與此同時,根據實施《公務員法》的要求,加強與組織、人事部門的配合,穩妥處理實施過程中的有關機構編制問題。

2、鞏固完善機構編制管理,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增長

去年12月,中央編辦提出機構編制管理“五不準”。即:不準超編進人,不準擅自設立內設機構和提高內設機構的級別,不準違反領導職數配備的有關規定,不準越權審批機構編制,不準上級業務部門干預下級的機構編制。為落實“五不準”,全國統一設立“12310”舉報電話,中央編辦已經開通了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接受舉報。中央編辦領導強調,各級機構編制部門都要有專人負責受理舉報,凡舉報的問題,每一件都要查實,對實名舉報的,做到件件有回音。經查實違反機構編制紀律的問題,將按黨紀政紀的有關規定,嚴肅處理。今年機構編制管理就是要認真落實“五不準”,重點抓好下面幾項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三定”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機制。長期以來,在機構編制管理上,僅僅局限于“機構數”、“人頭數”的狹小框子,忽視了“三定”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即各部門按“三定”規定履行職能職責的情況的監督管理。今后要加強對各部門對“三定”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公開政府有關部門的職責權限,職能調整與編制狀況,營造群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的良好環境,使各部門的職能職責在“陽光”下履行,在“陽光”下運作。

二是建立健全縣鄉機構編制宏觀管理機制。根據政府職能轉變、行政環境變化和財政能力狀況,綜合考慮各地人口、面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政收入等因素,科學合理地研究各縣(市、區)事業單位編制總量,以及年度增編控制數。今后凡新設立或者變更的機構,不僅要批復機構規格,還要批復主要職能、領導職數和內設機構。嚴格控制新增事業機構,嚴格控制事業機構升格。加大鄉鎮機構編制管理力度,全面清退借用人員、臨雇人員、掛靠人員和上一輪改革分流未到位的人員。重新核定行政事業編制,實行省一級總量控制。建立編制和人員臺賬,推行實名制管理,確保鄉鎮機構編制和實有人員五年內只減不增。

三是建立健全編制動態管理機制。善于運用彈性調控手段用好用活現有編制,有減有增,動態調整。在控制好編制總規模的同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職能的變化,適時進行調整和優化。對于弱化或取消職能的機構,要相應凍結編制、減少編制或撤銷機構;對于加強或新增職能的機構,要盡量整合資源,挖掘潛力,相應調整。最近我們將根據中央編辦、省編辦要求研究出臺《岳陽市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促進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法治化、規范化。

四是建立健全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和評估機制。要了解和掌握機構編制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定期分析研究機構編制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要跟蹤重大機構改革方案的實施,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強化約束機制,加大對機構編制執行情況的考核力度。機構編制工作已經納入市政府對各個部門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對市直各單位加強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今年市委已將縣、鄉機構編制工作納入了對各縣(市、區)“民本岳陽”的考核內容。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要將鄉鎮機構編制管理列入縣鄉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內容,各級編辦與組織、財政、人事等部門密切配合,進一步健全機構編制的約束機制,把機構編制管理情況與縣鄉領導的業績和使用掛鉤?!蔽覀儗⒀芯繑M訂具體的考評辦法,再向相關部門報告,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充分發揮機構編制特邀監督員的作用,加強機構編制工作的經常性督查,重點督查各地各單位遵守機構編制管理“五不準”的情況。拓寬信息渠道,開通機構編制舉報電話“12310”,認真受理干部群眾舉報,做好舉報電話和信訪案件的受理查處工作。

五是建立健全機構編制信息化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機構編制“三統一”等基礎性工作,加強證(卡)建設和機構編制軟件建設,完善由市編辦統一監制的用(列)編通知單。市編辦將在第一季度末組織專項督查,確?!叭y一”落到實處。加強岳陽機構編制網站建設,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手段宣傳機構編制政策,公布機構編制信息,加強上下聯絡與溝通。加強與財政、人事等部門的聯系和配合,建立定期溝通的平臺和工作機制。繼續抓好編制實名制管理,把清理借調人員、臨雇人員和“吃空餉”人員的工作常態化,促進機構編制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

3、認真落實《條例》,創新事業單位登記管理

重新修訂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是我們搞好事業單位登記工作的法規,必須認真領會,切實執行。一是夯實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基礎。嚴格按程序按要求把好設立、變更、注銷登記材料審核關,提高登記工作質量。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登記檔案管理。作好事業單位網上登記準備工作。結合事業單位法人協會學習講座活動,舉辦1-2期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培訓班。二是加強事業單位法人監督。嚴格按要求抓好事業單位年度檢查工作,積極探索建立事業單位法人資質的跟蹤機制與評價機制,加大對事業單位法人開展業務活動情況的監督力度,及時注銷喪失法人條件的事業單位法人資格。三是積極開展法人協會活動。要按照事業單位法人協會章程制定工作規劃,積極開展維權服務、學術講座、理論研討和學習考察等活動,搞好省、市“優秀事業單位法人”和“優秀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的評選表彰活動。

4、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機構編制工作水平

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機構編制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

一是加強學習調研,提高服務大局的能力。要把加強學習調研、提高思想理論素質和業務素質作為機構編制隊伍自身建設的重中之重,建設學習型機關。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把握新形勢,了解新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自覺把機構編制工作同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聯系起來,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心系群眾。

二是積極進取,提高開拓創新的能力。要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自覺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以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精神、創新的思路開展工作,使機構編制工作真正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要建立鼓勵創新的機制,營造鼓勵創新的氛圍。要敢于觸及矛盾,善于化解矛盾,通過體制創新,不斷消除妨礙改革發展穩定的體制機制弊端。

三是發揮參謀助手作用,提高決策咨詢和綜合協調能力。要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主動地提出體制、職能、機構、編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議,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真正做到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有作為。要主動為各部門提高管理水平、改進工作機制、創新管理辦法提出意見和建議。要改革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既要堅持原則,又要善于協調。

四是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要按照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人事部三部門通知精神,嚴肅機構編制工作紀律,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內部管理。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形成監督制約機制,建設清正廉潔的機構編制隊伍。市、縣兩級編辦工作人員要嚴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律、法規、政策辦事,確保公正公平、優質高效。

今年是我市“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機構編制部門肩負著艱巨的任務,必須按照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基本要求,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努力增強工作能力,不斷開創機構編制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