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汛防旱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時間:2022-08-17 03:12:00
導語:在防汛防旱工作會議上的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
下面,我代表市防汛防旱指揮部匯報上半年汛情和防汛防臺抗旱準備工作情況、當前防汛防臺抗旱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步工作意見和建議。
一、上半年汛情概況
今年上半年,全市降水明顯偏少,平均降水量僅704毫米,較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910毫米偏少22.6%,其中5月份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52.6%,平陽、樂清、洞頭和瑞安上半年降水量與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偏少30%以上。6月中下旬,雷陣雨天氣較為頻繁,局部地區短時間雨量較大,最大的一次強降雨發生在6月11日,蒼南馬站日降水量達199毫米,但沒有造成大的災害損失。今年的梅雨期,屬于“空梅”。
截止7月11日上午8時,全市中型以上水庫蓄水率為76%,其中珊溪水庫蓄水率為83%,17座中型水庫平均蓄水率為52%。全市大中型水庫蓄水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9%。
二、防汛防臺抗旱準備工作情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汛防臺抗旱工作,自去年汛期結束以來,市委書記王建滿、市長邵占維、市委常委、副市長黃德康等市領導頻繁調研防汛、水利工作,深入一線檢查防汛水利工作,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和協調會議,對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特別是加快推進“*”防洪保安工程和各項防災抗災基礎設施建設做出全面部署。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半年,我市防汛防臺抗旱準備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一是加快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防洪保安工程建設,按照“先急后緩、突出重點、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統籌考慮”的原則,積極推進“*”防洪保安工程的建設,突出抓好事關全局的28項“*”防洪保安工程重點實施項目。瑞安市飛云江南岸防洪堤工程已于上個月順利開工建設。市區灰橋水閘計劃今年8月份開工建設,市區江濱路城防工程四期、樂清東排工程等計劃年底開工建設。其他在建“*”防洪工程都在加快推進之中。
二是多層次、多形式開展防汛安全大檢查。各地、各單位認真開展防汛安全大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市防汛、水利部門于3月10—20日組織13個檢查組,由局領導帶隊,分赴各地對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防汛準備、預案編制等進行重點抽查,對檢查出來的40處薄弱環節和問題,市防指下發文件進行督辦。6月1日—7日,開展水庫安全明查暗訪。6月20日,組織市級新聞單位對暗訪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6月21日—23日,會同市監察局、市委督察室,分四組對未按要求整改的9處安全隱患點進行行政監察和督辦。
三是加強水庫除險加固和安全管理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千庫保安工程建設13座,在建15座,開展前期工作41座。截至目前,全市千庫保安工程建設已累計完成82座,累計完成投資1.67億元。同時,進一步加強水庫安全管理工作,落實水庫山塘責任制,對全市小(二)型以上水庫的各類責任人在*日報上予以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召開全市水庫安全度汛工作會議,對水庫安全管理和度汛工作進行部署,并對水庫明查暗訪情況進行通報,及時發出整改通知,進一步強化了水庫安全管理工作。
四是加大小流域山洪災害防御力度。我市流域面積在20-100平方公里的小流域共有99條,總流域面積達5966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48.7%,山區小流域防洪任務很重。我市有8個縣(市、區)列入省里山洪災害防治試點工作,永嘉西溪、文成富岙坑、平陽梅溪、瑞安金潮港、甌海周岙溪、樂清龍西溪等6個山洪災害防治試點已基本完成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和預案編制工作,并已投入試運行。
五是加強防汛預案修編與演練工作。去年汛后,各地各單位認真總結“桑美”超強臺風的經驗教訓,深入研究防御超強臺風的各項措施,深化細化各項防汛防臺預案和物資準備,突出人員轉移安置方案。按照省防指要求,市、縣的防臺風應急預案已完成編制,鄉鎮的防臺風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已著手開展;大中型水庫搶險應急預案基本完成編制,并上報審批。此外,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加強了專項預案的編制,如鹿城區修編完善七都和藤橋片人員轉移預案,龍灣區靈昆鎮編制了防御超強臺風應急預案,樂清市編制完成船舶修造業安全度汛應急預案,甌海區、瑞安市分別開展村級預案編制的試點工作等等。5月底全市11個縣(市、區)和市直各有關單位積極開展“防汛搶險預案演練周”活動。通過演練發現問題,并對預案再進行修改完善,提高了預案的可操作性。
六是加強防汛知識培訓與宣傳教育。以《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頒布實施為契機,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形式多樣的防汛防臺抗旱知識學習宣傳活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良好氛圍。6月份,市防汛指揮部舉辦百名重點防汛鄉鎮長防汛業務培訓班,并進行相應的考試,提高了基層領導防汛業務知識、防臺應急指揮能力;同時市防汛指揮部聯合市氣象局,編制了防臺風知識掛圖1萬冊,發放到各個鄉鎮(街道)、村(居)和學校,普及防臺知識,增強群眾防災抗災意識和自救能力。
三、當前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防災抗災基礎設施比較薄弱,防御能力低。許多重點流域沒有控制性骨干工程。小流域防災抗災基礎設施十分薄弱,防御標準普遍偏低。部分沿海沿江堤塘未閉合或防洪標準未達標,標準塘配病險閘的現象較為突出。
二是病險水庫、山塘隱患多,防汛壓力大。盡管自*年全省啟動千庫保安工程建設以來,我市不斷加大水庫除險加固力度,第一批已經完成82座水庫除險加固任務,但仍有30多座未完成,另外,第二批還有近60座水庫需要除險加固,離全面消滅病險水庫的目標還很遠,防汛壓力很大。同時,檢查中發現部分小型水庫管理存在責任制不落實,大壩雜草叢生,啟閉機生銹,巡查員對巡查線路、內容不清楚等問題。
三是河道違章建筑和淤積現象較為嚴重。一些地方違章填河、占河現象得不到遏制,特別是近郊部分地區的老人協會等組織群體性占河比較嚴重,人為破壞河道行洪安全,水政執法力度有待加強。同時,部分河段卡口、淤積現象也較為嚴重,降低了行洪蓄洪能力。
四是防災避災場所建設滯后,遠遠不能滿足人員大量轉移安置的需要。我市多數地方基本沒有達標的避災場所,在防御大洪水和強臺風、超強臺風需要大規模轉移安置群眾時,大部分群眾只能就近就地在其他相對安全場所臨時安置。同時避風漁港建設滯后,海上救助能力不強,不能滿足船只避風和海上救助的需要。
五是防汛非工程措施還不完善。鄉鎮基層一線和廠礦企業的防災抗災能力較低,防汛預案編制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一些群眾的防災意識和自我救助能力不強;搶險沖鋒舟、橡皮艇等防汛物資和設施儲備不足,難以應對抗大災、搶大險;防汛薄弱地段的監測預警設施還不完善等。
六是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面廣,防治難度大。根據國土部門統計,目前已確認地質災害隱患點1754處,近幾年還有新增,點多面廣,防范工作難度大、任務重,一旦發生災情,往往造成嚴重的后果。
四、下步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是進一步落實各項防汛責任制。各地要按照《防洪法》和《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要求,逐級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和分級分部門責任制,認真做好各地、各部門及所屬單位的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按分級管理的原則,逐一落實水工程管理責任制,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
二是進一步強化水庫山塘安全管理。各地要加大千庫保安工程建設力度和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工作,確保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年省下達的31座千庫保安工程建設任務,確保明年主汛期前全面完成2007年省下達的22座千庫保安工程建設任務。各地要嚴格落實水庫山塘安全管理和巡查責任制和防汛各項紀律;嚴格執行水庫控制運用計劃;嚴格落實在建水庫特別是正在除險加固水庫的度汛方案,完善水庫防汛搶險預案,確保水庫安全。
三是進一步重視小流域山洪災害防御工作。切實落實小流域山洪災害的監測預警系統建設,科學劃分安全區域和非安全區域,落實各項臨時度汛措施。同時,結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統一規劃、因地制宜、輕重緩急、標本兼治的原則,加強小流域重點堤防工程建設。
四是進一步加快避災場所建設。按照集中避險和分散避險相結合的原則,確定一批質量較好的學校、影劇院、會堂和辦公房等公共設施建設,合理布局、建設一批安全避災場所,加強對避災場所房屋建設質量的監管和指導,確保避災場房屋的質量。對于各避災場所,要驗收合格后予以掛牌,方便災民轉移。
五是進一步加快防汛信息化建設,提高科學防汛的決策水平。組織開展包括防汛、水文、氣象、地質、海洋等在內的防汛監測預警系統建設,開展水利工程普查和數據庫建設,啟動主要江河流域調度指揮系統建設,建設市水文水情測報中心,加快水文站網標準化建設。
六是嚴格落實防汛值班、會商制度。各地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汛情、政令暢通。要進一步完善防汛、水文、氣象、地質、海洋等部門的會商機制,扎實做好應對各類氣象災害,特別是臺風暴雨災害的防御工作。
七是做好水庫河網的科學調度。及時掌握供需水動態,在確保水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水庫安全蓄水工作,加強河網調度及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配置,防汛抗旱“兩手抓”,確保安全度汛,確保供水安全。
各位領導、同志們,主汛期就要來臨,今年的防汛防臺防旱工作形勢十分嚴峻,任務相當艱巨,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發揚偉大的抗洪精神,扎扎實實做好各項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為確保安全度汛,為建設“三個*”,實現“三次跨越”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謝謝大家!
- 上一篇:在防汛抗洪救災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在水利規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