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學院調研講話

時間:2022-08-23 10:34:00

導語:傳媒學院調研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媒學院調研講話

這些年來,**傳媒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全校師生上下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的發展,特別是學校培育的人才,為**的傳媒事業,為**的藝術事業,為**的文化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今年以來,學校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扎實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切實加強本科教學工作,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傳媒學院發展勢頭不錯,希望你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已有工作成就的基礎上,向著更高更新的目標前進。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及二次全會精神,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這項工作,對學校的影響是深遠的。行動離不開思想的指導,思想離不開理論引導。用科學的理念指導工作,永遠是我們抓工作的重要方面。黨的十七大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意義十分深遠的會議。會議的重要意義,表現在方方面面。其中一個十分重大的意義,是對改革開放29年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新的、系統的、科學的總結和闡述,向全黨、全國人民進一步提出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要求。這是回顧總結改革開放29年得出的結論。改革開放29年來,我們的國家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可以說我們是在原來發展水平并不高的起點上前進的。正是由于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我們才取得了今天的輝煌成績。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是現階段的實際提出的要求。正像總書記在報告中所說的,我們現在面對的實際,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為我們創造了條件,挑戰向我們提出了要求。一定意義上講,能不能抓住機遇關鍵是能不能應對挑戰,誰能夠應對挑戰,誰就能夠抓住機遇。對國家如此,對地區如此,對學校也如此。像**傳媒學院,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在基礎很好。但是我們現在面臨的競爭又是空前的。全國傳媒學院雖不多,但是其他綜合性大學辦傳媒專業的卻很多。你們有綜合學科群的優勢,但他們有相關的學科專業優勢。更何況有一些學校歷史比較久,又有博士、碩士授予權,可能在招生上、辦學上吸引力更強。從我們國家來講,現在的許多問題是過去沒有面臨過的,資源、環境等問題無法回避,繼續按照原有的那種模式發展是沒有出路的。不能繼續走那種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低成本擴張之路。不走科學發展的路,光資源、環境這一關我們就過不去。現在整體上人們生活條件都改善了,財富都增加了,但是不均衡的問題非常突出。收入差距擴大,會引發很多社會問題。深刻學習領會十七大精神,尤其要深刻領會十七大向全黨全國人民提出的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意義。這是十七大對歷史作出的重大貢獻。

黨的十七大把教育的發展放到了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在發展目標中,對教育提出了要求。在轉變發展方式方面,對教育提出了要求。在社會發展方面,更把教育放在了第一位。黨的十七大不是就教育論教育,而是把教育放在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方面進行闡述,強調教育的地位、作用、責任。黨的十七大把教育放在維護社會公平的重要方面來闡述,明確指出,教育是維護整個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黨的十七大還對教育體系的完善提出了要求。其中對高等教育的要求非常明確,就是要提高教育質量。對教育的方方面面,十七大都有闡述。作為從事教育工作的同志,我們要深入地一一加以理解。要認真總結前一階段學習宣傳貫徹十七大的工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把學習宣傳貫徹引向深入。學習宣傳不能停留在干部層面,不能停留在教師層面,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與學習宣傳貫徹省十二次黨代會以及最近召開的二次全會精神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和“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結合起來,與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接班人結合起來,與教學科研結合起來。一句話,要把學習宣傳貫徹融入到教學科研中去,融入到學生工作中去,特別是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這不是一個短期的工作,這是我們長期要做的工作。希望學校黨委行政,對怎樣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做些研究,怎樣把學習宣傳貫徹和教育結合做些研究,怎樣把學習宣傳貫徹融入到學生中去做些研究,進一步把師生思想認識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及二次全會精神,最為重要的是提高教育質量、提升辦學水平。經過29年的改革開放,經過這些年的大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大眾化階段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值得深入研究。我以為,現階段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質量跟不上人才培養的需要,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質的提升問題。現在,群眾對教育特別是對高等教育的訴求,是要讀好書,要選擇讀好的學校、好的專業。現在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是培養社會需要的高質量的人才。省委省政府提出“創業富民、創新強省”,更對教育發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創業富民、創新強省,關鍵在人才,人才的基礎在教育。現階段的主要矛盾,還決定著我們面對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教育是公益事業,但教育也同樣面對著競爭。教育領域里的競爭并不亞于經濟領域的競爭。經過這幾年高等教育的大發展,需求決定供給的時代已經到來,也就是說學生選擇學校的時代已經到來。今后,我們很擔心有些學校會招不到學生,會出現生存危機。高校一定要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提高教育質量、提升辦學水平上來,培養具有創業創新精神的人才。這就需要我們轉變辦學的理念,要用科學的理念來統領教育工作,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內涵提升為主上,要加快轉變育人方式。應該看到,應試教育不僅僅在中小學教育中存在,高等教育中同樣也存在,有些學生高分低能現象很突出,怎樣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問題。在育人方式上,兩個方面最需要加強,一是學生的品格培養,二是學生的能力培養。抓教育質量的提高,抓辦學水平的提升,一定要著眼于理念的轉變,工作重心的轉移,育人方式的改進。在現階段,我們尤其應該重視教學。大學有三大任務: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在三大任務中,當前比較弱的是教學。在一些學校,老師上課的積極性不高,名師上課的積極性更不高。今年暑期本科高校書記校長讀書班上,大家達成了共識,要用高度負責的態度來抓教學,讓學生在學校這幾年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培養,為他們的一生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學校的教育資源要優先考慮教學的需要,要改革評價機制,使教學者安心,使教學者光榮,使教學者在教學的領域上做出更大的貢獻、發揮更大的作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者是互為促進的關系,我們在強調教學的時候絕對不能忽視科研,忽視社會服務。沒有好的科研做基礎,老師站在講臺上也很難有高質量的教學。同時我們要積極地為社會服務,特別是為實施“創業富民、創新強省”主戰略服務。希望傳媒學院強化特色優勢,加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及二次全會精神,需要有一個好的作風,特別是需要領導干部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人的精神狀態如何,對目標和任務的實現影響極大。作風建設就是要解決好這一問題。作風建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現在,作風建設年活動已進入掃尾階段,我們要總結成功之處,也要總結存在的問題,正反兩方面做分析,著眼建立長效機制,對明年的作風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從教育系統來講,作風建設要強調信仰。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應該是學校始終抓住不放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作風建設中,應當始終注意突出信仰教育。有堅定的信仰才可能有堅定的行動。作風建設應著力于良好工作精神的培養,努力培養朝氣蓬勃的精神、自我加壓的精神,尤其是對領導干部更要強調工作精神培養。同時還應當進一步密切干群關系、師生關系。這些年學校規模擴大,管理層次增加了,要十分注意防止脫離師生、脫離學生傾向的滋生,防止我們的工作浮在上面,深入不到師生當中去,在感情上和師生貼不緊。要防止和解決這一問題,就要走近師生、貼近師生、關愛師生。老師和學生,是學校的主體,要增加學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就應該讓師生充分感受到各級領導干部是關心他們的,是實實在在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一定要拓寬師生反映問題的渠道,及時回應師生的訴求,認真研究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學校的工作基礎在于師生的積極性當中,學校的風氣也在于師生的日常行為之中。**傳媒學院是個年輕的學校,在規范和管理方面,學校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學校通過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學校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