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規劃講話
時間:2022-08-30 11:25:00
導語:水資源規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專家:
今年3月,國家計委和水利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決定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工作。4月初,我部會同國家計委在浙江召開了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工作會議,部署啟動了規劃編制工作。5月,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技術大綱審查會。為加強規劃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工作,6月中旬,國家計委和水利部牽頭成立了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國家計委劉江副主任任組長,領導小組的成員有國家計委、水利部、國家經貿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農業部、國家環??偩?、國家林業局、中國氣象局等9個部門。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水利部規劃計劃司,負責規劃的具體組織和業務工作。在劉江副主任主持召開的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研究決定在領導小組下成立專家組,對規劃編制進行技術指導。今天召開專家組第一次會議,宣布成立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專家組,并對規劃技術大綱進行審議。借此機會,我向各位專家簡要介紹一下水資源綜合規劃的有關情況。
一、編制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十分必要和緊迫
1、編制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是貫徹國家新時期治水方針和資源戰略的需要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今年初,總書記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的保證。黨中央、國務院把水資源擺在如此高的戰略地位,那么如何根據我國水資源的狀況,管理好水資源,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通過編制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新時期的治水方針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從資源配置和管理的角度出發,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要求,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水的協調和諧關系,科學制定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的方案和措施,為實現我國水資源統一管理和可持續利用提供規劃基礎。
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沒有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就不可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的經濟要尊重自然規律和生態學的諸多原理,依靠大自然的循環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水資源是生態系統平衡中最重要、最難以替代的部分,沒有水資源系統的平衡和循環,就沒有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也根本談不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抓緊編制水資源綜合規劃,為實現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提供基礎條件。
2、編制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改善的新形勢以及水資源條件變化的需要
管理好水資源這種國家的戰略資源,首先要把家底摸清楚。第一次全國水資源評價和水資源利用規劃編制距今已*多年了。*多年來,我國水資源狀況,無論是水文系列,還是下墊面情況以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狀況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對水資源的認識和水資源的管理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原有水資源評價和規劃成果已不能反映水資源的實際情況,迫切需要對水資源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做出新的評價。二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持續增長、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產業結構的調整等都需要以水資源作為支撐和保障,都要求對水資源進行科學規劃。三是生態環境對水資源的要求越來越高。全社會對水環境越來越關注,要求改善水環境的呼聲很高,尤其是近幾年沙塵暴頻發、水污染加劇和干旱缺水嚴重,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應。最近美國作家布郎先生寫的《生態經濟》一書中,列舉了近*年來世界環境發生的諸多變化,如溫室效應、氣候變暖、冰山融化、江河斷流、森林砍伐、草場過牧、地下水下降、沙塵暴肆虐、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現象,指出如再不改變人類的經濟觀念,仍然以市場為導向,無止境地追求最大經濟利益,那么人類就終將逐漸走向衰敗。書中提倡應從原來的以經濟為導向轉變成以生態為導向,按照生態學的諸多原理,重新調整經濟結構,重新審視經濟觀點,重新研究經濟對策。書中列舉了*年代世界糧食緊張的例子,當時各國政府采取了很多政策,在投入、科技、糧食價格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加大糧食的生產,使得世界糧食產量*年內增長了一倍。而當前水資源成為制約世界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急需通過法律、行政、經濟和科技等手段,加大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投入,加強政策引導,努力解決生態環境和生態經濟當中的諸多問題。要回答解決這些問題,也需要通過水資源綜合規劃為工作的指導。四是全社會對水資源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重視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治理的同時,更加重視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節約優先,保護為本,發展節水工業、農業、城市,建立節水型社會已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在治水思路方面對水資源的節約保護有了新的認識,在生態環境方面提出了生態需水的新概念,在管理方面提出流域水資源管理的新理念,迫切需要做好新的規劃。
3、編制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提高用水效率,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
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華北、西北、東北都面臨著嚴重缺水的威脅。南方及其它一些地區也存在著局部資源性缺水、水質性缺水或工程性缺水等問題。然而,當前全社會的節水意識,以及節水政策和措施與建立節水型社會的要求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水資源短缺和浪費并存。必須從節約和保護入手,加強水資源綜合規劃的編制,統籌考慮地表水、地下水,雨洪資源利用、污水處理再利用以及跨流域調水,安排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優化配置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和水環境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實現水資源的永續利用。
規劃是工程布局和資源管理的基礎,是指導經濟發展布局和經濟結構調整,利用法律、行政、經濟、科技等手段,加強水資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前提,也是政府制定各項政策、加強宏觀調控的依據。因此,編制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又是改變水資源利用模式,提高利用效率,加強水資源管理的急需。
4、編制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是建立和完善水利規劃體系的需要
黨中央、國務院對水利工作包括水利規劃工作極為重視。在國家計委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近幾年我部加大了水利規劃工作的力度。*年大水以后,我部組織開展了一大批水利規劃的編制工作,目前全國防洪規劃已經或即將完成;首都、黑河、塔里木河的水資源規劃已經國務院批準,長江、黃河、嫩江松花江、淮河、太湖、海河等大江大河近期防洪建設若干意見也已經國務院批復,正在組織實施;西部地區水利發展規劃已由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國家計委和水利部聯合印發;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和論證工作也已基本完成,正待上報國務院。這些規劃為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的編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和經驗。編制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是當前一項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是繼全國防洪規劃以后,為貫徹國家新時期的治水方針,建立以防洪減災和水資源綜合規劃為支撐,以流域、區域及專項規劃為基礎的水利規劃體系,必須進行的一項最基礎的重要工作,是今后兩到三年內全國水利規劃工作的重點。因此,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抓緊時間,努力工作,切實抓好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的編制工作。
二、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的技術難度大,質量要求高
編制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是近一個時期以來專業跨度最大、工作任務最重、要求最高、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密切、技術內容最復雜、協調任務最繁重的一項規劃工作,涉及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工程布局以及水資源的各個方面,規劃內容不僅涵蓋了水利工作本身的方方面面,而且也涉及多個相關技術領域。在規劃編制過程中,不僅要體現新的思路、新的技術、新的方法,還要充分體現規劃的綜合性、科學性、前瞻性和實踐性,突出規劃的重點,把握好規劃的深度。
所謂綜合性,就是水資源綜合規劃要從資源配置和管理的角度出發,根據水資源條件,預測水資源可能的供給與需求,統籌規劃水資源的節約、保護、配置,全面規范水資源開發利用行為,奠定水資源科學管理的基礎和技術平臺,為水資源領域各專業規劃的制定提供指導。
所謂科學性,就是要利用科學的方法,認真細致地做好水資源及水環境的調查和評價工作,科學分析各地區、各行業的節水及用水定額,預測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水量,在節水、治污、綜合利用各種水資源的前提下,立足本地區、本流域,科學地進行水資源優化配置。
所謂前瞻性,就是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進步的前提下,做好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預測。針對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土地沙化等新情況和經濟結構調整等新問題,研究水資源戰略和總體布局,前瞻性地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議。
所謂實踐性,就是必須結合各個地區、各個流域的實際,強調規劃的針對性和可行性。既要研究總體布局,又要研究實施方案、措施和方法;既要有規劃的宏觀把握,又要有切實可行的保障措施。
從規劃重點來講,本次規劃應突出水資源調查評價、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分析、水資源優化配置三個方面。通過水資源評價,摸清天然水資源和可利用水資源現狀以及未來的變化趨勢,客觀反映存在的問題,為制定規劃方案以及水資源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礎。在節約、保護的前提下,研究分析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確定水資源的可利用上限。根據水資源可利用潛力分析和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預測,研究水資源宏觀分配指標及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的關系,確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最大用水指標,制定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根據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為經濟社會發展布局、結構調整和水資源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議,并研究實現水資源跨流域、跨地區配置的工程布局和方案。
從規劃的深度來講,本次規劃一是要處理好綜合規劃與專業規劃之間的關系。綜合規劃應涵蓋有關專業規劃的規劃原則、規劃任務與總體方案等,要對將來專業規劃的編制或修訂具有指導性,而不是把應由專業規劃做的具體方案、布局反映到綜合規劃中。過細的工作內容將留待專業規劃解決。專業規劃則要服從綜合規劃,與綜合規劃成果相銜接。二是要處理好全國、流域、區域規劃之間的關系。全國規劃不是一包到底,而是重點放在流域之間、區域之間、行業之間進行水資源的宏觀配置,協調各流域之間的水資源配置中的相互關系,把握全國水資源配置的總體框架、發展方向和重點。流域規劃是本次規劃的核心,應重點反映跨省或省際之間的公共河流的水資源配置和管理,確定水量、水質控制指標,建立監督管理體系,針對流域水資源配置的重大問題進行規劃,把握流域水資源配置與管理的方向和重點。各省區則應在流域規劃的指導下,因地制宜做好區域水資源規劃,即在全國、流域規劃所配置的水資源可利用量的條件下,綜合規劃區域水資源的節約、保護、配置、開發、利用和治理。
總之,水資源綜合規劃不能做成突出工程和投資的規劃,而是從水資源科學管理的角度出發,做成突出資源配置思路、指標、格局、措施的規劃,突出對今后管理工作的指導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成立專家組對編制規劃具有重要作用
為更好地解決規劃編制中的重大技術問題,保證規劃成果的質量,我們邀請水利和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組成專家組,對規劃中一些重大技術問題進行指導和把關,為領導小組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工作的前期準備階段已經有將近兩年的時間了。在準備過程中,我們多次召開專家討論會、座談會、審查會,充分聽取了專家的意見。今天按照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的精神正式成立了專家組,各位專家是領導小組的各成員單位推薦的,都是水利及相關技術領域的院士和富有經驗的專家,并參與了多次水利規劃的指導和審定工作。成立專家組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集中相關領域、相關行業的專家意見,為規劃中的重大技術問題提供決策支持。所以,專家組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區別于一般的專家審查,而主要是對規劃中的關鍵性問題進行技術把關。這次提交給各位專家審議的是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技術大綱,希望各位專家本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提出寶貴的意見,為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獻計獻策。今后在規劃編制的過程中,各位專家還可以從規劃思路、規劃組織、規劃方法、規劃內容等各方面,對水資源調查評價、水資源承載能力分析、水資源優化配置等許多規劃重點問題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規劃編制領導小組和規劃編制人員要虛心聽取和采納專家意見,廣開思路,群策群力,努力提高規劃的編制水平,保證規劃成果的質量,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圓滿完成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的編制工作。
再次感謝在座的各位專家,希望各位專家獻計獻策,為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的編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