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黃林建設會上發言

時間:2022-09-23 09:39:00

導語:新黃林建設會上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黃林建設會上發言

**書記在**林業系統調研結束時的講話,總體上分三個部分:一是此次調研的主要目的。就是“釋放一個信號,提供一個契機,加快林業發展,加快提高林區職工生活水平,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二是對全州林區、林業的總體印象和評價。從林業的貢獻,林區干部、職工隊伍狀況,林業、林區、林業職工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州委州政府對林業工作的重視及對林管局、集團公司的總體工作的肯定五個方面,談了對**林業的總體印象和評價。三是對下一步工作的總體要求。對充分認識林業在全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推進林業經濟發展和改革,下大氣力改變林區面貌、改善林區民生狀況、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切實加強林業系統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對全州林業的改革、發展、民生、領導班子干部隊伍建設及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等一系列重要問題進行了論述。**書記的講話,應當說是一個實事求是、符合林區實際的講話,是站在全州這樣一個高度來看林業,來研究林業,對林業的下一步發展提出的四點意見,確實是我們林業下一步發展所要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是林業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的論述,為我們林業的下一步發展,明確了目標,對于我們的下一步各項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就貫徹落實**書記講話精神,結合我局實際情況,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我談四點認識:

一、構建和諧林區社會是林業黨建工作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戰略任務

緊緊扭住經濟發展這第一要務不放松,全力推進經濟快速發展,盡快扭轉經濟落后、經濟發展水平低,是我局的最重大最緊迫的問題,它是企業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源。貫徹落實**書記講話精神,經濟搞不上去,社會主義新林區就無從談起。隨著全國、全省及至全州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廣大林區職工期盼早日沖出困境,與全國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的愿望愈來愈迫切。既要解決好企業目前面臨的各種困難又要謀劃好企業未來的發展,為廣大林業職工展現出社會主義和諧林區社會的美好前景迫在眉睫。因此全力構建林區和諧社會,加快全面林區小康社會的步伐是林業黨建工作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戰略任務,這一戰略任務是林業的各級黨組織的使命所在,更是林業黨組織動力源泉所在。從黃林新班子組建一年多的工作實際情況來看,我們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是對的,黨委、林業局提出的“全方位保穩定,高質量求生存,快跑步促發展”的工作指導方針和“創新思路,凝聚力量,努力建設繁榮和諧社會主義新黃林”的工作思路,是符合**書記的講話精神的,也是符合黃泥河林業局實際。

為了把**書記講話精神落到實處,我們今后一個時期重點抓好如下幾項工作。

1、緊緊抓住塔東鐵礦開發,小白高山蓄能發電項目開發這兩個重大現實機遇,重新謀劃黃林未來產業發展格局。

傾注全部力量,促成一礦(鐵礦)、三廠(煉硫廠、煉鈷廠、磷肥廠)礦址、廠址建在黃林轄區內,以此拉動并最終形成規模可觀的以黃林為主體的運輸業、服務業以及其它相關產業,徹底解除黃林巨大的就業壓力(初步預計僅2008年礦山開發建設就需要2,000多名工人,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為企業、為職工打造能廣開財源的平臺。

傾注全部力量促成小白高山蓄能發電項目的開發,不斷壯大運輸、第三產業規模,并以此為契機,把老白山旅游的開發做大做強。

我們深信,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們的努力拼搏下,黃林的未來將一定會徹底改寫獨木支撐的產業格局歷史,黃林的后發優勢將會極大地顯現出來。

2、增強“兩帶”動力,全力構建林地經濟產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注入巨大能量。我們把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致富、帶領職工群眾致富的核心內涵定位在“做給職工看,帶領職工干”,使“兩帶”活動載體真正成為促進林地經濟產業快速發展的動力強勁的引擎。為此,在三年內,全局80%的中層領導干部、上段林場100%的領導干部必須有能夠“帶頭富、帶領富”的致富項目,使全局50%、林場80%的職工有脫貧致富項目。為此,我們建設五味子基地200公頃,年產值2,000萬元,建設500萬只中國林蛙養殖基地,實現產值5,000萬元,1,200萬袋(段)的食用菌基地,實現產值3,000萬元,520公頃的冠下參種植基地等四大基地,并以此為原料,啟動以民間資本為主體輔以股份合作制的山下加工業,最終形成山上有基地,山下有加工,加工連萬家的產業鏈,夯實構建社會主義新林區的基礎。

3、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黃林形象為宗旨,穩步實施集生態美、人文美為一體的“森林城”建設規劃。投資3,000萬元,分期改擴建局址道路,修建景觀,建設文化廣場,建設森林公園,把黃泥河林業局建設成優美的森林城鎮,為職工群眾創造優美的生活環境。

二、構建和諧林區社會必須深化改革,為加快企業發展增添活力、提供動力

**書記在講話中,對林業企業改革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改革要有總體規劃和構想,二是改革要注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三是要切實保證職工利益不受侵害。我們要以此為指導,積極研究和探索經營方式改革、社會事業管理方式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機關機構改革、加工企業改制等問題。機關機構改革任務目前己平穩完成,實現了小機關、大服務的目標,優化了結構組合,規范了機關行為,節約了費用支出,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辦事效率,真正體現了精干、高效、有序的機關運行機制。要繼續加大輔助單位、社會職能單位的改革力度。企業辦社會,小而全,一直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卸下包袱,實現主輔分離,推向市場,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目前教師已歸地方,公檢法已將推公。屬于社會職能的單位,我們要積極爭取政策、加強協調,探索經營方式,解決經營問題和管理問題,真正使企業減輕負擔,輕裝上陣,發揮潛能,增添活力。企業改制工作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對有的單位已經實行了改制,有的單位正在進行中,我們還要加大企業改制的力度,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行產權清晰,責權明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真正使基層單位從母體中分離出來,走向市場,成為法人運行的主體。職工持股,監督經營,參與市場競爭,健全機制,激活職工生產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已經完成改制單位的一些遺留問題,我們抓緊時間處理,各包點領導負起責任,加快推進速度,要確保我們今年改制工作任務的完成。

三、構建和諧林區社會必須要認真踐行“三個代表”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建設林區社會

改革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滿足職工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改變林區面貌,改善林區生活狀況,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困難企業來講,由于基礎差,底子薄,因此任務更重、困難更大。局黨政領導班子在提高職工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環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職工晉升五級工資,大幅提高職工收入。投入120萬元進行供熱、供水基礎設施改造,改善職工取暖條件,解決部分職工群眾吃水難的問題。爭取政策為3,567戶困難戶辦理了低保,為720個特困難戶提高了低保標準,通過爭取政策解決一塊,企業拿一塊的辦法,想方設法幫助困難群體解決實際困難。我們補發了歷史拖欠的工資和各種欠帳,為職工增加了工資,積極爭取政策為困難職工提高低保標準,正在積極籌化實施森林城鎮規劃建設,努力改造林區面貌和職工生活環境。可以說我們這屆班子是親民、愛民、關注民生的領導班子,這方面也受到了全局廣大職工群眾的認可和擁護。但是由于我局的經濟水平低,我們的職工群眾經濟收入仍然十分低(人均年收入4,700.00多元),仍然排在全州林業的后面,困難群體數量較大,職工群眾生活環境亟待改善。因此我們解決民生問題的任務更加繁重,對此,我們局班子和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更加關心和關注民生問題,盡最大可能改善林區環境,提高職工群眾的生活水平,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四、加深理解,提高認識,增強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的緊迫感

**書記在講話中提出:“把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的旗幟鮮明的打出來”,“要圍繞林區的經濟繁榮建設新林區,要圍繞林區職工的富裕建設新林區,要圍繞林區基礎設施的完善建設新林區,要圍繞林區的社會文明進步建設新林區,要圍繞林區的和諧穩定建設新林區”,從宏觀上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新林區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的問題。對此,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加深理解,對建設社會社會主義新林區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增強我們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加強對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的理解和認識,我們準備在全局范圍內開展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大討論活動。為了加快推進新林區建設進程,更好地建設新黃林,我們在全局范圍內開展了“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大討論活動,制定了活動方案,活動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習宣傳階段,重點是在全局黨員干部中深入學習州委書記**在**林業調研結束時的講話,局領導在學習落實**書記調研時的講話內容和新農村建設相關內容,同時廣泛宣傳建設新林區的重大意義、目的,不斷增強廣大干部職工建設新林區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第二階段是大討論階段,圍繞十個方面進行。一是對社會主義新林區建設意義的理解;二是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三是“兩大工程”與新林區建設的關系;四是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如何與新林區建設相輔并進;五是在新林區建設中如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六是如何以全民創業推動新林區建設;七是如何以新林區建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八是改制企業如何在新林區建設中發揮優勢作用;九是圍繞如何激發廣大林區職工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熱情,共享社會主義新林區建設的成果。十是怎樣圍繞林區穩定大局建設新林區。第三階段是疏理匯總討論內容階段。對廣大黨員干部討論的結果,以支部和總支為單位上報黨委,而后疏理討論結果,形成匯總材料,做為全局謀化新林區建設的重要參考依據。目前活動已在全局范圍內開展,正處在學習宣傳階段,全局各級黨組織積極組織黨員干部進行學習,同時充分利用板報、畫廊、標語、自辦電視節目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達到了宣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