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時間:2022-09-26 05:54:00
導語: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去年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市縣政府在財政資金安排上的重點傾斜,我市新農村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屆的較好評價,較好地實現了市委、市政府的意圖。**年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大好形勢,得益于中央的惠農政策,得益于市場的價格回升,得益于氣候的風調雨順,特別是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的努力。實踐證明,全市廣大農村基層干部是一支善于開拓的隊伍、甘于吃苦的隊伍、勇于創業的隊伍。市委、市政府感謝你們!
今年如何繼續走在全省前面,如何在示范片(村)上創造可推經驗,大家要動點腦筋、想點辦法,爭取新的一年各項工作有新突破。剛才,萬發同志作了一個很好的主題報告,全面部署了今年新農村建設和農業農村工作,君文市長也講了很好的意見。澧縣、武陵、石門和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分別作了典型發言。講得很好、很到位,我完全贊同,希望大家認真抓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發展優勢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要有所突破
當前農村落后,主要是農村經濟落后,農民收入水平低。確定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五項任務,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是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發展**的優勢產業主要靠市場規律起作用,但產業政策對頭、行政措施得力也會起到積極作用,大家要多做一些服務發展、鼓勁加油、促進增收的工作。
1、集中培育全國全省有影響的龍頭企業。**農業弱在加工,潛力在加工。目前,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率已高達90%以上,我市僅為45%左右。農產品加工如何起勢,是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要在抓好中小加工企業發展的同時,集中圍繞糧油、棉麻、果茶、水產、林紙等有資源開發潛力的產業,選擇10家左右的發展潛力大龍頭企業,集中力量扶持2-3年,力爭產值達到5—10億元,創出一批國內外叫得響的**品牌。要在加大市場融資和農產品營銷方面搞點活動,重點是要組織好國家級龍頭企業“**行”活動,爭取組織20-30家國家級龍頭企業來常考察資源和項目,一次活動能爭取2-3家落戶投資就算成功。市縣部門特別是金融部門要大力支持龍頭企業建設,金融部門要主動加強與企業的溝通,政府也要積極支持銀信部門開展業務。
2、用種苗工程改造傳統產業和發展高效產業。**農業在全省地位舉足輕重。從農民收入結構看,糧棉油豬漁仍是農民增收的大頭。實現大宗農產品增產增收,要根據目前市場走勢,加強優質種苗開發,認真解決傳統產品提質和新品種推廣的問題。要按照種苗產業鏈建設的思路,形成種研、引種、試種、繁育、銷售、推廣一體的種苗開發產業鏈,把種子種苗產業做成我市農業的支柱產業。力爭3年內基本實現優質稻、優質棉、優質油、名優茶、優質水果、特色苗木等種籽種苗和生豬、牛羊、家禽等畜禽種苗基本自給。要根據龍頭企業需求和大眾消費需求,推廣優質、專用、高產種苗,搞好提純復壯,改造提升糧棉油豬漁等傳統產業。要積極推廣新品種,培育高效產業,按照市場規律的要求在澧陽平原、西湖和西洞庭湖區、丘崗地建設現代農業的示范戶、示范園、示范區和示范帶。
3、切實抓好丘崗開發和低產改造。**1/3的地方是丘崗地,開發果、茶、油、竹等產業潛力很大。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曾大面積進行過丘崗開發。從桃源馬鬃嶺、石門秀坪、鼎城石板灘等地丘崗開發實踐看,丘崗開發還是大有搞頭。只要品種對頭、堅持下來,農民就有穩定的增收渠道。今后,要把以果茶為重點的丘崗開發作為新農村產業建設的重要突破口來抓,一方面要抓好大江大湖投肥養魚的控制,另一方面加快丘崗山地開發,建設高產桔橙產業基地、名優茶葉產業基地、高產油茶產業基地、高產楠竹產業基地、速生豐產林原材料產業基地,力爭丘崗開發“一年見效、三年見大效”,農民人平丘崗產業增收500元以上。丘崗開發要堅持“總體規劃、生態優先、因地制宜”的原則,主要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合作社來組織。市縣要安排一定資金,采取“以獎”的方式,支持丘崗開發辦點示范、種苗推廣、技術培訓、品牌開發等。
4、開展農民培訓,促進勞務輸出。農民增收還是要農內農外兩手抓,一方面大力發展高效農業,挖掘農民增收的內部潛力,另一方面,向外輸出富余勞動力,拓展農民增收的外部空間。**年,外出務工農民人平增收140元,占農民增收份額從2000年的21%提高到32%。據統計,**年全市外出務工農民130萬人,務工總收入54億元,比去年增加6.6億元。因此,各地都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件大事來抓,扎扎實實開展以“陽光工程”為重點的務工農民培訓,力爭年內完成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60萬人次以上,新增農村勞務輸出8萬人以上。抓好農民工權益保護,各級勞動部門要擔起主要責任,盡力幫助外出務工人員解決后顧之憂,切實維護農民工的正當權益。同時,要吸引一批具備一定經濟實力和經濟能力的外出務工人員回鄉投資創業、參與新農村建設,變“打工潮”為“創業潮”。
二、建設宜居農村,農村環境整治要有突破
從過去一年建設新農村的實踐看,雖然各地下了很大功夫,但農村環境差特別是城鄉結合部、鄉鎮和村民集中居住區臟亂差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是當前急需解決而且有條件解決的問題,也是從根本上改善農村面貌、建設宜居農村的突破口。
1、繼續抓好辦點示范。整治農村環境要從點上開始,在點上示范,走抓點帶面的路子,逐步向周邊輻射。去年已經興辦的各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點),今年要在培育增收產業、完善村莊整治、鞏固環衛成果、開展文明創建、建設村級班子上取得新的成效。同時按照連線成片的思路,以村莊整治和“三清三改”為突破口,逐步擴大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和示范片的范圍,將市級示范片和點村擴大到200個左右。建立示范村進入和退出機制,對示范村實行村民自愿申報,兩年一換,主要依靠鄉村基層組織和農民群眾艱苦創業,政府實行“以獎”引導建設新農村的方針。今年,每個鄉鎮都要結合實際,選擇辦好1-2個組的新農村示范點,要把環境整治作為示范點建設的重要任務。各級示范點要積極探索激發農民群眾自覺參與環境整治、自覺維護村內環境的經驗和機制,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帶動大面上的環境治理。
2、繼續抓好“五通”建設。通路、通電、通水、通沼氣、通電視電話“五通”建設,是我市“十一五”期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任務。要制定完善以獎代補政策,創新籌資和建設機制,確保今年完成808個村的整建規劃,硬化通鄉通村公路1500公里以上,新建戶用沼氣池2萬個,集中力量辦好10個5000人以上的農村安全飲水示范片,新解決2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要按照5年完成4000多個行政村村莊規劃、20%村莊整治、90%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100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新建10萬口沼氣池任務和加強水利建設的要求,分解落實年度任務,千方百計爭取省里年度計劃,銜接好項目資金,嚴格監督工程質量,確保工程建設一處、農民受益一處。研究制定新農村建設大面普惠政策,通過“以獎”的方式,鼓勵面上積極性高的村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和村容村貌。
3、集中搞好“三清三改”。要把“三清三改”作為辦點示范和大面上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來抓,今年集中力量完成200個村的“三清三改”任務,“十一五”期間完成20%約800個村,基本改變農村臟亂差的面貌。突出抓好城鄉結合部、小城鎮、村民集中區和各類農村市場的垃圾收集清理,探索建立起長效收運處理機制,使農村垃圾處理集中化、規范化、常態化。抓好溝渠清淤和路障清除,保證灌溉水渠和農村交通暢通。搞好農村沼氣綜合利用,新建沼氣池“三改”配套率達到80%以上。積極探索推廣有機廢棄物凈化造氣爐、節能柴爐灶等新型農村能源設施,今年在示范片(村)發展500個安裝凈化造氣爐的農戶,100個使用節能柴爐灶的農戶。
4、抓好農村公益事業的建設和管理。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我最擔心的一是工程質量,二是建成后的管理和維護,三是一些公益設施的長久運行,這三個環節抓好了,我們就會少走彎路,最大限度的發揮投資效益。通過去年的探索與實踐,各地在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與管理上涌現出一批好的典型,摸索出一些可推經驗。比如澧縣如東鄉運用市場經濟的辦法解決了4000多個農戶的安全飲水問題,桃源縣剪市鎮天臺山村發揮農民理事會的作用實現了村內公路組組通。各級各部門要善于發現典型,積極培植典型,大力宣傳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要在認真剖析典型的基礎上,研究農村公益設施建設與管理維護辦法,逐步建立長效運行機制,使我們的事業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歷史的檢驗。
三、加強基層基礎工作要有突破
構建和諧農村,重心在基層。要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三基”的要求,切實做好農村基層基礎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穩定提供堅強保障。
1、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要加快培養發展能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農村年輕黨員,優化基層班子結構。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領導農村發展的本領。加強鄉村干部培訓,市里培訓到鄉鎮主要負責人,區縣(市)培訓到村主干,著力提高農村基層干部新形勢下指導發展、服務群眾、化解矛盾、依法辦事的能力。結合農村產業發展,安排好對鄉村干部的技能培訓。從村級入手,探索“強化村黨支部的領導權、規范村民(代表)會議的決策權、落實村委會的執行權、保障農民群眾的監督權”的民主管村“四權”機制,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辦事有機結合,實現了鄉村政治資源合力的最大化。要實實在在地關心愛護農村基層干部,為他們開展工作、成長進步創造條件。
2、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要堅持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大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加快實現鄉鎮政府職能轉變,形成精干高效的農村基層行政管理體制。繼續推進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在有條件的地方加大并村力度。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鄉財縣管鄉用”的財政管理方式,規范“村賬鄉管”,嚴格控制不合理開支。要深化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體制改革,規范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合作金融組織,探索發展農業保險,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土地管理責任制度,引導促進土地依法有序流轉。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繼續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防止農民負擔反彈。今年要抓緊研究擴大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的問題,這項工作由文浩同志牽頭,李平和萬發同志參加,盡快拿出方案。
3、加大消赤減債力度。嚴格控制鄉村新增債務,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制止鄉村發生新的債務的“三個不準”和“兩項制度”。各區縣(市)要對鄉村債務進行清理核實,落實控債措施,確保年內不新增債務。建立健全新債責任追究制度和鄉村干部離任債務審計制度,對發現的問題要依法依紀作出處理。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保障鄉村低限運轉。擴大對鄉村的轉移支付,新增轉移支付要確保60%以上補助到鄉鎮,30%以上補助到村。對每個城區居委會每年補助增加1萬元。盡快制定保證村級低限運轉的標準,原則上小村3萬元,大村4—5萬元。支持搞好村委會辦公用房建設,市縣兩級要做好規劃,分年抓好落實。進一步研究鄉鎮控制開支的具體措施。這項工作先在武陵、澧縣、石門三個區縣進行試點,摸索經驗,再大面推開。多渠道化解鄉村債務,實行消赤減債獎勵制度。縣鄉兩級都要研究制訂化解鄉村債務規劃,采取積極措施逐年實現化解債務目標。農辦、財政要牽頭研究鼓勵化解債務的操作辦法。通過擴大對鄉村的轉移支付、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向上向外爭取資金等多種途徑,積極化解老債務。市里設立化解鄉村債務專項獎勵資金,對消赤減債措施得力、效果明顯的單位和主要負責人給予獎勵?;忄l村債務,要克服消極等待、無所作為思想,注意總結推介本地化解債務經驗。7月份,市委、市政府將召開專題會議驗收部署這項工作,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視。
4、加強農民負擔監管。一是要認真研究和落實進一步減輕湖區農民負擔的具體措施。市里今年計劃在全市取消強行以資代勞、降低水費負擔、規范“一事一議”、嚴禁鄉村增項加碼和亂攤派等方面采取措施,堅決把湖區的農民負擔降下來。二是要認真落實中央補貼到戶等系列惠農政策,堅持不懈地抓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防止農民負擔反彈。三是要從嚴規范涉農收費。對涉農行政事業性收費、農村水費、“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和村級補助資金發放使用的監管要從嚴規范。要將農民反映強烈的農村義務教育收費、農民建房收費、農村用水用電等突出問題作為農民負擔專項治理的重點,組織開展農民測評涉農單位活動,并將測評結果作為年終考評依據。四是要完善農民負擔的重點監控機制,力爭鼎城、安鄉、漢壽等3個全省重點監控區縣中盡早摘掉“重點監控”的帽子,加大對農民建房、農村中小學教育、農村用水等收費問題的監管力度。
- 上一篇:干部思想亞狀態思考
- 下一篇:作風建設培訓班總結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