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1+1教育共進講話

時間:2022-09-30 10:03:00

導語:城鄉1+1教育共進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1+1教育共進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推行城鄉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工作動員大會,目的就是為了高度統一思想,明確職責任務,切實有效地推進我區城鄉教育均衡協調發展,使更多的農村學校盡快發展成為優質學校,從而滿足老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剛才,建平書記宣讀了《實施方案》,三位校長代表“聯姻”單位分別作了表態性發言,震洲局長就如何貫徹落實好城鄉“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領會推行“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工作的重要意義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是我黨第一項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寫入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也給我們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推行城鄉“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正是貫徹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關注區域教育均衡協調發展,關注教育自身內涵發展的具體體現,是創新教育管理體制和發展模式的新思路、新舉措,也是一項光榮的政治任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我們高揚“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建強區”的主旋律,全面落實教育工作的“兩項任務,三大戰略”,整體辦學水平穩步提升,學校布局趨于合理,以往農村學校“小散低差”的狀況大大改觀。但與城市化進程相比,我區教育優質化發展步伐仍相對滯后,城鄉差距仍很大,特別是在農村中小學,教育質量還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優質教育的強烈需求。如何實現農村學校在較短時間內有較大改觀,使得城鄉教育在較高平臺上得以均衡發展,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的課題。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在廣泛調研、充分醞釀、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我們決定,在我區部分城市和農村小學推行“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城鄉學校互助結對,就如何促進城鄉教育共同發展進行有益的探索。其主要目的就是發揮城市學校辦學理念、管理思想、教育資源、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優勢,進行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的交流與扶持,使受助農村學校接受城市學校的影響和輔射,同時,城市學校通過交流協作,不斷汲取農村學校艱苦創業的精神力量,進一步發揮自身潛在的創造力,拓寬學校發展的空間,最終實現共同發展。

二、準確理解推行“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刻內涵,推動城鄉學校協調均衡發展

推行“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既是教育管理思想的革新,也是學校建設與發展理念的創造。通過這一載體,就是要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城市學校示范帶動作用,實現優質資源由城市到農村“反哺”式流動,建立更為合理的配置方式;在責任學校的領導下,實施相對統一的教育教學管理,探索教師有效柔性流動、優秀學校文化移植再造等新機制,以此提升農村學校辦學層次。這里需要理清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正確理解均衡發展和優質教育的關系。推行“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不是“劫富濟貧”,也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通過科學的城鄉交流,通過城市學校輸出品牌、管理、師資等,扶持帶動農村學校發展,逐步縮小區域內差距,保證區域內義務教育辦學條件相對接近,辦學質量和效益相對均衡,維護人民群眾平等受教的權利。我們提倡優質教育,鼓勵發展學校特色,各學校要積極提供最適合孩子的教育,逐步形成多樣化辦學的新格局,努力實現“家門口學校個個都精彩”的目標。

二是發展模式的問題。如果說一個好校長可以造就一個好學校,那么一套好制度更可以建設一批好學校。推行城鄉學校結對互助,能夠更有效地推動農村基礎教育發展,但不是城市學校或名校的簡單復制,管理模式更不可能照搬照抄,要通過先進理念的引導,找準農村學校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契合點,不斷創新辦學形式、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避免出現千校一面、校園文化雷同的現象,體現多元化辦學的新思路。

三是深度交流的問題。“1+1”結對互助為雙方學校友好合作搭建了平臺,架起了橋梁,結對學校要打消城鄉學校差異較大難于融合的憂慮,要以“合作交流、共享雙贏”為主旨,以科學和諧發展原則,以內涵發展為重點,大力開展學校之間交流與合作活動,全面加強學校、師生之間的交流,在制度規范上、教育理念滲透上、辦學精神提煉上,在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給予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幫扶,全方位開放教育資源,用先進的辦學理念引領學校發展,以多元的載體培育學校特色,從而實現農村學校的借勢發展。要力爭通過兩年努力,達到以下五個目標:一是農村學校教育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改進;二是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得到整體提高;三是學校文化的品位和檔次得到明顯提升;四是教育質量實現快速發展;五是素質教育良好氛圍得到進一步確立。

三、齊心協力,扎實工作,確保城鄉“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取得實效

推行城鄉“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是我區教育發展歷史上一項重大的改革性舉措,沒有現成經驗可照搬;更是一項攻堅破難的課題,既要破除陳舊教育發展思維的制約,又要以切實的成效來印證改革舉措的科學性。這就要求我們整合各方面力量推動城鄉“1+1”共進學校管理工作穩步實施。教育主管部門要切實把推行城鄉“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工作納入到教育的重點工作,發揮行政職能作用,要明確計劃,強化實施、加強督導和檢查的力度,追求實效,使城鄉“1+1”共進學校管理工作始終在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軌道上運行。結對學校要處理好全局與局部,輸入、輸出與自我發展的關系,樹立服務和提高全區整體教育水平的大局意識,確立優質教育資源是社會資源,是全區人民共同財富的觀念,樹立科學的政績觀,摒棄本位主義、功利主義,把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捆綁在一起,真正做到血脈相連,榮辱與共,攜手共進,共同努力推動雙方合作的良性發展。各鎮要繼續履行好在義務教育工作中的責任,加強農村學校的建設和管理,把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列入鎮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注重解決教育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真心實意地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出實招、辦實事。

同志們,推進城鄉“1+1”共進學校管理體制工作是實現我區教育科學發展的創新舉措,希望大家抓住改革機遇,珍惜教育快速發展的大好局面,進一步解決思想,勇于探索,大膽實踐,煥發激情,扎實工作,努力推動城鄉教育在更高層面實現新的飛躍和提升,為建設繁榮文明和諧新長安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