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醫先進講話

時間:2022-10-10 02:14:00

導語:農村中醫先進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中醫先進講話

我市地處**省中西部,轄云城區、新興縣、郁南縣和云安縣,代管**市,總人口260多萬,其中農業人口192.3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衛生廳、省中醫藥局的指導下,在廣大中醫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中醫藥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全市4所縣級以上中醫院均為“二級甲等”中醫院,并先后被**省評為“百家文明中醫院”。**省新興中藥學校成為省重點中專學校和國家重點中專學校。**市1996年通過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驗收,成為**省第一個“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縣)”。**年,**省中醫藥局批準我市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地級)建設單位,**年,授予我市“**省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示范單位”光榮稱號。幾年來,我市以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為契機,狠抓發展中醫藥事業各項工作,加快了全市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一、主要成效

我市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成效,主要體現在如下“六個進一步”:

(一)縣、鎮、村農村中醫三級服務網絡得到了進一步健全。(1)全市4所縣級以上的中醫院均已成為“二級甲等”中醫院。(2)63個鎮衛生院全部實現了中醫藥人員、設備、業務用房三配套,成立了中醫科和中醫管理科,100%開設了各具特色的“小專科”,實現了針灸理療科室無空白,樞紐作用比較明顯;(3)884間農村衛生站均能運用中醫藥和中醫傳統方法為廣大農民治療常見病、多發病,60%以上村衛生室能開展針灸、拔火罐等適宜技術。(4)三級中醫服務網絡也在逐步走向現代化。建市以來,我市共投入1.4億元用于中醫事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各級中醫院已擁有業務用房10.1萬平方米,購置了3臺CT,4臺彩超,10臺500ma以上X光機,21臺心電監護儀等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

(二)中醫工作的管理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1)成立了“云浮市中醫藥振興計劃領導小組”,由分管衛生的副市長任組長,負責協調各有關工作。(2)市及各縣衛生局成立中醫科(股),建立中醫臺帳。(3)各級中醫院設立基層指導科,派出業務骨干到鄉鎮中心衛生院掛職副院長100多人次,加強對基層醫院農村中醫工作的領導。(4)加強對農村中醫藥業務規范管理,做到門診有登記、用藥有處方、收費有發票、出診有記錄。(5)中藥種植、加工向標準化發展。中醫藥實行集中采購,統一配送,藥材更加齊全。如**、新興、郁南等縣(市)的村衛生站的中藥都在50味以上,**附城仁和衛生站中草藥達400味。(6)把中醫藥費用列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年我市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1594885人,覆蓋率達82.6%;06年達1640797人,覆蓋率達91.2%。中醫院列為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中醫、中藥列入報銷目錄。**年1至11月,中醫藥報銷金額占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總報銷金額的25%。

(三)中醫藥隊伍的業務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1)充實中醫藥人員隊伍。目前全市有從事中醫藥人員共923名,其中中醫生555名,中藥人員368人。擁有副高職稱以上的中醫藥人員37人,中級職稱127人。此外還有從事中醫藥針灸、推拿、火罐等中醫藥適宜技術的人員1088人。(2)利用我市新興中藥學校的教學資源,以及發揮好各中醫院對鄉村中醫藥工作的指導作用,培訓農村中醫藥人員,提高中醫藥人員的學歷層次和業務素質。自2001年以來,全市在職在崗中醫藥人員學歷培訓3483人,參加中醫基礎理論短期培訓達5860人。(3)形成中醫藥科研良好氛圍。如云浮市中醫院研制的“腦梗塞I號方”治療腦梗塞療效顯著,成為**省衛生廳“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項目之一。新興縣近幾年來有6項省級中醫科研立項,5項市級中醫科研立項,獲省級以上表彰和刊登的中醫藥文章53篇。

(四)南藥種植面積得到了進一步擴大。目前我市已建成了肉桂、佛手、巴戟、紅豆杉、檀香、八角等6個“南藥”種植基地。其中肉桂種植面積達97.89萬畝,肉桂產品年產值近1億元,桂皮品質在全國排行第一,世界排行第三,產品主要銷往日本、美國及港澳地區;佛手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僅郁南縣宋桂鎮已達4000畝,年產量125萬公斤,年產值達1600萬元。云安縣高村鎮還與**益和堂制藥有限公司聯合,訂單式種植“浦桃”、“金鈕扣”兩種中藥材。

(五)中藥制藥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我市有**市制藥有限公司和郁南縣**永康藥業有限公司等中藥制藥企業,都通過了GMP認證,通過與清華大學、**醫學院、江西正大藥物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加大創新能力,積極研發新產品,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省民營科技企業。現在可生產大容量注射劑、小容量注射劑、片劑、膠囊、顆粒劑、小丸等達12個劑型,中藥制劑品種達165個,年產值1.3億元。其中復方川貝止咳糖漿、血栓通注射液、乳癖消膠囊是國家中藥保護品種;穿王消炎片、筋骨跌打丸、玉桂油是全國獨家產品;補肺活血膠囊成為**年國家科技創新基金資助項目,溫腎咳喘片成為粵港中藥關鍵領域有重點突破資助項目。我市中藥企業效益良好,其中**市制藥有限公司穿王消炎片的年銷售額達7000萬元。

(六)中醫藥的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發揮。(1)運用中醫藥開展預防、治療、保健,如運用針灸、拔罐、按摩、敷帖、刮痧、穴位注射、熱熨等中醫傳統方法開展中醫診療服務比較普遍。(2)我市平均每千人口擁有中醫藥人員0.36人,每千人口擁有中醫藥病床0.23張,運用中醫藥技術與現代醫學技術相結合開出的常用中藥飲片及中成藥處方量占整個醫療處方量的35%以上。(3)中醫專科專病建設主要集中在具有中醫特色和中西醫結合優勢的骨傷科、婦產科、顱腦外科和心血管內科等專科上,如各種創傷骨折、關節脫位、傷筋、骨腫瘤、骨髓炎等骨科病中醫治療臨床效果較好;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人工股骨頭置換、各種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皮瓣轉移及肢體畸形矯治等高難度的手術也開展得比較好。有些醫療單位還開設了石淋、痔瘺、腰腿痛、粉刺、胃脘痛等有中醫特色的專病門診。總之,中醫藥“簡、便、廉、驗”特色在我市農村衛生工作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二、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氛圍。在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工作中,我們把宣傳學習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和《**省發展中醫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與創建工作結合起來,努力營造發展中醫藥事業的良好氛圍。一是制定了學習、實施《條例》的工作方案,并印發到各縣(市、區)貫徹實施。二是召開專門會議,部署學習宣傳《條例》工作。三是市及各縣(市、區)舉辦學習貫徹《條例》培訓班,并把《條例》列入衛生普法的重要內容。四是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條例》。**年我市舉辦《條例》學習班7次,進行5次義診、巡診活動,派發宣傳資料達30000份。

(二)強化政府行為,切實加強領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醫工作,切實把發展我市中醫事業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一項民心工程來抓,并擺上了重要的工作議事日程。市政府成立了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衛生工作的副市長任組長,市衛生、財政、計劃、農業、藥監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和指導開展創建工作,并印發了《云浮市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工作方案》到各縣(市、區)貫徹執行。各縣(市、區)政府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和制定工作方案,切實加強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的領導。為使創建工作落到實處,市政府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總結和部署各階段的工作,解決創建中醫工作先進市中的實際困難,確保各階段的工作任務如期完成。

(三)切實加強農村中醫三級服務網絡的建設。在構建農村中醫三級服務網絡工作中,我市把縣中醫院作為“龍頭”,鎮衛生院作為“樞紐”,村衛生站作為“網底”,始終堅持“抓龍頭、強樞紐、建網底”的原則,使三級服務網絡的功能不斷完善。

1、抓“龍頭”。一是加大投入,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二是加大中醫院改革力度,實行院長負責制、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崗位聘任制。三是加強專科專病建設,突出中醫特色,完善服務功能。四是堅持走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院的路子,提高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五是加強臨床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業務,以業務出效益。

2、強“樞紐”。據統計,80%以上的農民住院首選是衛生院,因此,我市大力加強衛生院建設。一是全面實施衛生院“一無三配套”工作,建市以來共投入了3500多萬元加強薄弱衛生院建設,全市衛生院基本實現了業務用房、設備和人員的“三配套”。二是發揮“龍頭”醫院的示范帶頭作用,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發揮中醫特色優勢。三是加強縣級以上醫療衛生單位對衛生院的對口幫扶工作力度,定期組織中醫醫療技術下鄉,為衛生院添置醫療設備,幫助鄉鎮衛生院培訓中醫藥人才。

3、建“網底”。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鄉村醫生準入制度,加強鄉村醫生的管理。二是加強鄉村醫生的業務免費培訓,提高學歷層次,努力提高業務素質。三是落實衛生院對鄉村醫生的業務指導和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的措施。

(四)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的建設。我市新興中藥學校是國家的重點中專學校,我們充分發揮這一教學資源優勢培養中醫藥人才。建市11年間,新興中藥學校已培養了中專層次的中醫藥人才8屆共2283人;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聯合舉辦大專班4期,培養大專學歷層次的中醫藥人員640人。同時,我市還鼓勵在職中醫藥人員參加函授和自學考試,提高在職在崗人員的學歷層次,全市已有435人通過自學取得了大專以上的文憑。各級中醫院每年都選送一批中青年骨干到省級醫院進修,定期邀請省級醫院專家開展學術講座或舉辦短期培訓班,有效地提高了全市中醫藥人員的整體素質。

(五)加強中醫特色研究和運用,增強競爭力。我市各級中醫院和衛生院,結合實際扎實開展中醫特色專科建設,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市中醫院研制出40多種中藥制劑供臨床使用,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個別制劑因療效獨到,享譽港、澳、臺等地。僅**年1至11月,中藥制劑的業務收入就達140多萬元。新興縣六祖鎮衛生院的船崗分院中醫肝病專科也在當地享有盛名。

(六)部門協調聯動,形成合力,大力推進中醫藥事業。我市中醫藥振興計劃領導小組的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協調聯動,大力推進了我市的中醫藥事業。如在發展“南藥”種植工作中,衛生部門為“南藥”的加工、炮制提供技術指導;財政部門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扶持;藥監部門加強產品質量監督;農業和林業部門提供種植基地和種植技術的指導;科技部門提供種植和產品研發方面的科技支撐。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使我市中醫藥事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七)以點帶面,全面推進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創建工作。一是發揮先行點的作用。我市的**市于1996年通過了國家的驗收,成為全省第一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市)。自**年我市被省中醫藥局批準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地)建設單位以來,我市大力推廣**市這個先行點的成功經驗,積極開展創建工作,通過幾年的努力,有關工作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二是發揮專家作用,為全市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提供指導。三是建立統一材料臺賬,建設統一設備設施。目前,郁南縣和新興縣已完成了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的有關工作,并通過了云浮市衛生局的預審,將迎接**省組織的評審驗收。

三、幾點體會

(一)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保證。我市中醫藥事業取得較快發展,是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的結果。國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等法律法規,**省制訂了《**省發展中醫條例》等規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提出要將**省建設成為中醫藥強省的要求,這些都為我省和我市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我市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各項工作都離不開各級各部門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大力支持,各級各部門的支持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保證。

(二)健全農村中醫三級服務網絡的功能是發展農村中醫藥事業的基礎。縣中醫院、鎮衛生院、村衛生站是農村中醫事業發展的載體,只有充分發揮其功能才能為廣大群眾提供簡、便、廉、驗的中醫藥服務。發揮好中醫院的“龍頭”作用,鎮衛生院的“樞紐”作用,村衛生站的“網底”作用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基礎。

(三)中醫藥隊伍素質的提高、技術的創新和普及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關鍵。醫療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優秀的人才,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權,并最終取得勝利。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也不例外,必須依靠人才。過去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農村中醫工作的滯后歸根到底是中醫藥人才的缺乏。通過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我市加強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高了中醫藥隊伍的素質。我們還體會到,技術創新和技術普及是中醫藥發展的關鍵。技術創新主要體現在中藥制作上,我市通過與科研中心、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中藥制作的技術水平,提高了醫療水平;技術普及主要體現在中醫技術廣泛應用上,我市60%的農村醫生都能熟練運用針灸技術,并深受群眾信賴。這些都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關鍵。

(四)中醫中藥互相促進相得益彰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內部動力。我市“南藥”種植業和中藥制藥業蓬勃發展的事實證明,中醫事業的發展可帶動中藥行業的發展,中藥行業的發展又可為中醫事業的發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兩者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發展農村中醫藥事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市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的中醫藥工作要達到建設中醫藥強省的要求,還需要作進一步努力。今后,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的領導、指導下,加快發展中醫藥事業,為**省建設中醫藥強省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