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講話

時間:2022-10-13 04:45:00

導語: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講話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自治區第五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隆重表彰全區涌現出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這對于在新的形勢下,繼續推進我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凝聚各族人民群眾的力量,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努力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我代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受到表彰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向蒞臨大會的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在各條戰線上為促進我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做出貢獻的廣大干部群眾、駐疆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表示誠摯的問候!

我們的時代,英雄輩出,燦若群星。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我區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先進典型、英模人物不斷涌現、層出不窮,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模范事跡,成為感召和激勵各族人民戰勝困難、勇往直前的強大精神動力。這次大會表彰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個人,是近年來我區涌現出的又一批先進典型,是各族干部群眾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在他們身上表現出的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社會穩定的堅定政治立場和艱苦創業、開拓進取、自強不息、執著奉獻的崇高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我們要通過表彰活動,在全區興起學習先進、宣傳先進、爭當先進的熱潮,用先進典型的模范行為和先進思想影響和帶動全社會,激勵和引導全區各族人民信心百倍地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譜寫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時代樂章。

一、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新形勢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證。這些年來,我們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始終把民族團結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來抓,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在全區廣泛深入開展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為中心內容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廣泛深入地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從**年開始,我們連續4次開展大規模的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大力表彰民族團結先進典型,以榜樣的力量感召和凝聚人心,形成增進民族團結的濃厚氛圍,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向前發展。從**年起,我們連續26年把每年的5月作為民族團結教育月,以月促年,常抓不懈,做到年年有重點,年年有新內容,年年有新發展,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和賦予時代特點的教育內容,廣泛宣傳教育各族干部群眾。通過長期扎實的工作和卓有成效地宣傳教育,使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為越來越多的干部群眾所掌握,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黨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互相諒解已蔚成風氣,有力地推動了我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證明,加強民族團結工作,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充分體現了各族人民休戚與共、團結一心共建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的共同心愿,完全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將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加快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生活在祖國六分之一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攜手并肩、團結奮斗,共同開發、保衛、建設著祖國西部邊陲這塊遼闊富饒的疆土,共同締造了**悠久的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廢除了一切舊制度,實現了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為實現國內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共同發展,我們黨在深刻總結我國歷史上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教訓,積極借鑒世界其他國家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教訓,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民族問題的實際相結合,建立了符合我國國情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方針政策,為實現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礎。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各族人民親密團結、并肩戰斗、開拓奮進,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我們經受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不斷勝利前進的重要保證。

當前,**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需要營造一個團結穩定的社會環境,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凝聚各族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力量。現在,我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各族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欣欣向榮。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既帶來了發展的巨大活力,也使一些方面的矛盾錯綜交織,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面臨的改革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地處反分裂、反恐怖斗爭最前沿,面臨的反分裂斗爭形勢依然嚴峻,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還很艱巨。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進一步增強民族團結,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團結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筑起維護社會穩定的銅墻鐵壁,形成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風險,才能實現建設更加繁榮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的光明愿景,各族人民才有幸福安康、繁榮進步的美好未來!

國際國內的歷史經驗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加強團結、保持統一,才有希望和前途。我們說,民族團結進步并不只是在中國、在**才重要,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團結出了問題,國家就永無寧日,人民就遭受災難。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續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必然要求。我們要著眼于國際大環境和世界發展的總趨勢,從確保國家長治久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切實擔負起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神圣使命,不斷把我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向新的階段。

二、站在新的起點上,不斷開創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中華民族有著團結奮斗的光榮傳統。在共同締造、保衛和建設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中,各民族生死與共,攜手并進,創造了團結奮斗、共同發展的中華文明。**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的歷史,就是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艱苦奮斗,共同開發建設的歷史。**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團結奮斗的結果,是黨的民族政策的偉大勝利??v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新中國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我們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我們黨的民族政策,體現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保證了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形成和鞏固,保證了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進步,保證了我們多民族國家的政治統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得到各族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要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進步和繁榮發展。

各民族的大團結,是我們的事業必定勝利的基本保證。要堅持不懈地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深入進行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的教育,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正確認識民族和國家的關系,真正懂得任何一個民族都必須生存于一個具體的國家里,依附于一定的國家形態,有了這個實體,民族的興盛和個人的幸福才能得到保障,任何時候、任何民族的個體都要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維護祖國的統一和發展,這是公民的神圣責任和義務。要有針對性地宣傳**的歷史包括民族發展和宗教演變的歷史,增強各族人民群眾對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要大力宣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政治觀念,推動各民族相互學習、加強交流、共同進步,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鞏固和發展各民族的大團結。要深入持久地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堅持年年有新內容,年年有新發展,以月促年,常抓不懈,打牢民族團結的群眾基礎。要堅持把民族團結融入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同推進我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

愛國主義歷來是引領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在**,堅定不移地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建設更加繁榮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最現實的愛國主義,也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生動的體現。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抗震救災精神,在**大地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祖國大家庭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團結好、人民解放軍好的主旋律,進一步激發各族人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引導各族干部群眾始終保持昂揚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要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為契機,大力宣傳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大力宣傳**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業績和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使各族干部群眾全面看到共產黨是為**各族人民謀利益的,在奪取革命勝利、建設社會主義的斗爭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在**這塊土地上作出了舉世公認的貢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的解放和今天的繁榮進步;**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祖國大家庭中,走社會主義道路,才有光明燦爛的前途。要把熱愛祖國、振興中華同熱愛**、建設**統一起來,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大地、在**各族人民身上煥發出新的光彩。

加快經濟發展,不斷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是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的最根本的保證。在**這樣一個地處邊遠、發展滯后、區情和周邊情況復雜的少數民族地區,只有不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逐步縮小與沿海和內地發達省區的差距,而且始終保持發展速度比周邊國家快、人民生活比周邊國家好的優勢,才能極大地增強黨和政府的凝聚力,才能不斷加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打牢**長治久安的物質基礎。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推進和中央關于**發展與穩定總體戰略部署的貫徹落實,**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呈現出更加美好的前景。根據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國務院32號文件精神,我們從**實際出發,提出了自治區“十一五”后三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新目標和重大措施。我們提出,“十一五”后三年全區生產總值確保兩位數增長,力爭年均增長12%以上,2010年達到52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地區前列。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長足進步,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社會更加和諧穩定。面向未來,我們要堅持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依托我區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有利條件,重點加快建設棉花、糧食、特色林果和畜產品四大基地。堅定不移地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和大企業大集團戰略,做大做強優勢支柱產業,努力把**建成全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化工基地、煤電煤化工基地和重要戰略資源接替基地。集中力量抓好一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項目,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充分發揮**向西開放的地緣優勢,提升向西開放水平,在新的層面上加快發展融合經濟,開創對內對外開放新局面。要進一步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在加快烏昌經濟一體化、推動天山北坡經濟帶更好更快發展的同時,加快南疆石油化工基地和環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業建設,特別是要以貫徹落實國務院32號文件為動力,更加重視、大力扶持南疆西部三地州經濟社會發展,造福人民群眾,盡快改變這一區域的貧困落后面貌,與全區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不懈地抓好抗震安居、就業再就業、農村富余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向非農產業轉移、扶貧幫困、改水防病、城鄉醫療保障等工作,通過努力為各族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決各族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斷增強黨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鞏固和發展各族人民的大團結。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知識和人才、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成為推動或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長期以來,少數民族地區由于歷史的、地緣的種種原因,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與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著不少的差距,但最根本的是教育和科技的差距,是人才和公民素質的差距。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倚重于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我們始終堅持優先發展教育,通過采取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促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我們在國家大力支持下,通過率先對全區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實施“兩免一補”政策,開辦內地**高中班和區內初中班等措施,使農牧區特別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義務教育入學率明顯提高,為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學生接受良好基礎教育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認真總結這些年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經驗,為從根本上解決少數民族教育質量不高、嚴重制約民族整體素質提高的突出問題,把加強漢語教學作為提高少數民族綜合素質的根本舉措,全面啟動“雙語”教育工程,特別是大力加強學前“雙語”教育,下決心從學齡前開始解決漢語普及問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成功經驗。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建設,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各族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這項提高民族素質、造福子孫后代的得民心工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從根本上提高少數民族整體素質,為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堅定不移地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和發展團結和諧的政治局面

穩定是**的大局,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內容。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堅定不移地維護祖國統一、維護各民族大團結和社會穩定,這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歷史和現實的斗爭經驗告訴我們,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穩定,必須堅定不移地反對民族分裂。沒有對民族分裂主義的堅決斗爭,就沒有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就沒有**的穩定與發展。這些年來,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央關于維護**穩定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嚴厲打擊“三股勢力”,強化各項治本措施,確保了全區社會政治大局持續穩定,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影響**穩定的因素仍然存在。面對國際形勢特別是周邊局勢的復雜變化,面對境內外敵對勢力加緊活動的新情況新動向,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反分裂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尖銳性,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不動搖,進一步強化政治觀念,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自覺肩負起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的神圣使命。維護祖國統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捍衛**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必須嚴厲打擊民族分裂主義,堅決粉碎境內外敵對勢力的分裂破壞圖謀。要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堅持“主動進攻、露頭就打、先發制敵”的方針,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境內外“三股勢力”的分裂破壞活動,牢牢把握反分裂斗爭的主動權。在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要充分揭露熱比婭及“東突”分裂勢力煽動、實施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動,破壞**社會穩定的丑惡嘴臉和反動本質,不斷增強各族干部群眾的政治免疫力。自治區黨委已經決定,針對當前的形勢,今冬明春我們將在全區集中開展反分裂斗爭再教育,進一步統一和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反分裂斗爭長期性、復雜性和尖銳性的認識。要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進一步落實各項治本措施,筑牢維護社會穩定的政治基礎、組織基礎、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形成反分裂斗爭的強大合力,確保**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要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不動搖,不斷強化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在**,領導干部政治上強,第一位的就是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堅定不移地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認識不含混、態度不曖昧、行動不動搖。這些年來,我們始終把解決干部政治上強的問題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通過各種途徑著力提高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形成了一支政治上堅定合格的干部隊伍,成為**改革發展穩定的中流砥柱。特別是一大批少數民族干部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站到反分裂斗爭第一線,為各族人民作出了表率。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以來,“三股勢力”的分裂破壞活動多數都在預謀和準備階段就被及時打掉,我們已越來越多地掌握了對敵斗爭的主動權,保持了全區社會政治大局的持續穩定,這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各級干部政治上堅強有力,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大大增強,在關鍵時刻真正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我們要繼續強化政治觀念,努力建設一支政治上堅強有力、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為**的改革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組織保證。**幾十年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證明,正是由于我們高度重視并培養使用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干部,正是由于漢族干部和少數民族干部相互信任、團結奮斗,才使我們的事業不斷克難攻艱、開拓前進,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面對新的形勢,我們要繼續加大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選拔力度,努力培養和造就更多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干部,既要使他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施展才華,又要讓他們在反分裂斗爭的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不斷開創**發展和穩定的新局面。

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是爭奪人心、爭奪群眾、爭奪陣地,鞏固社會主義思想基礎的政治斗爭,直接關系到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關系到**的長治久安。這些年來,我們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深入開展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宣傳教育,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有效遏制了民族分裂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破壞活動。當前,我區意識形態領域總體形勢是好的,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西方敵對勢力憑借經濟、科技等優勢,加大對我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境內外民族分裂勢力通過各種途徑,大肆進行反動輿論宣傳,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依然復雜嚴峻。他們杜撰和篡改**歷史,否認**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否認各民族共同締造偉大祖國的歷史,在意識形態領域制造混亂;攻擊**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果,否定解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詆毀社會主義制度和共產黨的領導;打著所謂“人權”、“民族”的旗號,制造分裂輿論,破壞民族團結;攻擊和歪曲我們的宗教政策,煽動宗教狂熱,支持并策動非法宗教活動。事實表明,我區意識形態領域一直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要緊密聯系當前反分裂斗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強化各項措施,鞏固和擴大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教育成果。要加大正面教育和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各族干部群眾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思想覺悟。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正確輿論、先進文化占領思想文化陣地。繼續加強“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東風工程”等文化基礎建設,不斷豐富文化服務的內容和形式,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準確把握信息化條件下文化傳播和輿論引導的新要求,切實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形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的強大精神動力。

宗教工作事關**團結穩定、和諧發展的大局。在新形勢下做好我區宗教工作,最根本的就是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各族人民群眾的力量,維護社會穩定,增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要尊重信教群眾信仰宗教的自由,更好地促進不同宗教和諧相處,促進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信仰不同宗教群眾和諧相處,把他們的力量凝聚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共同目標上來。要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滲透、打擊犯罪、確保宗教活動規范有序進行的原則,旗幟鮮明地保護愛國宗教人士和正常宗教活動,旗幟鮮明地反對非法宗教活動,嚴厲打擊宗教極端勢力;堅持政教分離,宗教活動不得干預行政、司法、教育等國家職能的實施,不得妨礙正常的社會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要堅持把愛國宗教人士作為肩負特殊使命的非黨基層干部來對待,在政治上信任、信仰上尊重、工作上依靠、生活上關心,不斷完善愛國宗教人士聘用、管理、培訓、生活照顧等制度。繼續加大培養宗教界愛國人士工作力度,努力形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的宗教教職人員隊伍,保證宗教組織領導權牢牢掌握在愛國愛教人士手中。要進一步引導各族信教群眾和愛國宗教人士正確認識民族、宗教和國家的關系,從祖國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實現民族振興的奮斗歷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培育愛國情操,把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現代化建設上來。

四、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先進的良好氛圍,激勵各族干部群眾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實踐

近年來,全區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先進典型不斷涌現,在全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這些先進模范身上蘊含的崇高精神,是新形勢下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在當代**的集中體現,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發揚光大,是我們開展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最生動、最現實的教材。我們要迅速掀起學習先進、宣傳先進、爭當先進的熱潮,大力宣傳民族團結、雙擁共建先進典型和各行各業、各條戰線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大力宣傳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精神,用先進模范人物的先進思想和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全社會,讓先進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發揚光大,激勵各族干部群眾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團結奮斗。要通過學習,引導干部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把自身的人生追求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之中,為建設邊疆、保衛邊疆作出新的貢獻;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腳踏實地、盡心竭力地做好各項工作,在本職崗位上創造一流業績;不斷增強各族干部群眾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堅定性,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為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而不懈努力。

加快**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是全區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愿望和崇高責任。要把宏偉的藍圖變成美好的現實,必須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立足區情堅定不移地推進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繼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激勵各族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必須立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美好家園。要努力營造解放思想、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不斷增強加快**發展,實現后來居上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大力弘揚廣大干部群眾在長期的開發建設實踐中形成的不怕困難、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腳踏實地、鍥而不舍、堅韌不拔、頑強奮斗,努力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創造富裕幸福的生活。要大力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排難而進、一往無前的精神,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的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精神,推進我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奪取新勝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努力在全社會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規范。要廣泛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國情區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引導人們通過縱向的歷史對比、橫向的國際比較和現實的發展變化,不斷增強各族干部群眾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信念和信心。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提倡勤儉節約,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要順應人類走向現代文明的大趨勢,形成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良好風氣,引導各族群眾移風易俗,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民族的發展進步。

五、切實加強領導,為推動我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關鍵在于加強領導。

各級黨委、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做到總攬全局、夯實基礎、抓好落實。要始終把這項工作擺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日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要經常聽取民族團結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切實加強各級民宗部門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政治上強、能力突出、作風過硬,能夠應對復雜情況、打開工作局面的干部隊伍。要加強對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工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服務?;鶎狱h組織要進一步密切與各族群眾的聯系,真正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群眾努力發展生產、脫貧致富、增強民族團結和創建文明新風。各級統戰部門和民族工作部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業務素質,為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不斷提高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水平。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研究民族工作的歷史經驗和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不斷增強處理復雜問題、化解矛盾與風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要認真排查和消除影響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隱患,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問題的突發性事件。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了解社情民意,關注民生改善。要把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同實施得民心工程結合起來,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盡心竭力地為各族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以實際行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

民族團結進步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宣傳、統戰、民族宗教、教育、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的工作特點,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健康發展。要高度注重抓基層、打基礎的各項工作,繼續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精神,廣泛組織發動群眾,通過廣泛深入地開展爭創、爭當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模范個人活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化和普法工作要充分發揮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努力營造增進民族團結的濃厚氛圍。要堅持把民族團結工作融入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以民族團結統領軍民團結、軍政團結、兵團與地方的團結、中央駐疆單位與地方的團結,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在**大地譜寫團結勝利的新篇章。

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關系到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政治穩定,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黨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萬眾一心,團結奮進,不斷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為建設更加繁榮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而努力奮斗!